寺廟巡禮 宜蘭.五結鄉.錦眾村.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

2021/02/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地理位置

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外觀
「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地址為五結鄉錦眾村五結路一段120號,廟前有冬山河流經,沿著五結路一段再往東走500公尺,就是五結的重要水利設施清水大閘門。該廟外觀為北方宮殿式風格,形制壯觀,矗立在路旁,相當顯眼。
粗紅線範圍內即為茅仔寮堡,細紅框內為八大庄庄名;橘色圖標即為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所在地
茅仔寮堡八大庄的相對位置
「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的廟名簡單明快的點出了其所在位置。所謂「八大庄」,是包括城隍廟所在的「一百甲」及九十二(中二結)、四百名、中一結、大埔、茅仔寮、松仔腳、鐤撖社8個聚落的總稱,它們在清領晚期到日治初期同屬「茅仔寮堡」,經幾番演變,現則為五結鄉錦衆(包含一百甲、茅仔寮)、協和(包含中一結、鐤撖社、大埔)、孝威(包含九十二、四百名、松仔腳)3村(順帶一提,除了這個「八大庄」外,宜蘭境內還有另外兩個祭祀圈也叫「八大庄」:以搶孤聞名的頭城開成寺、以走尪聞名五結利澤簡利安宮)。

祀神

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為一進五開間之建築,其格局請見下方之格局圖。正殿分為三龕,中央正龕分為兩階,第一階祀城隍爺及其,第二階左側祀文判官、七爺;右側則祀武判官、八爺;左龕陪祀觀世音菩薩;右龕陪祀福德正神;左側耳室祀三姓公。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三姓公」這名字讓人聯想到百姓公一類孤魂信仰神明,但據沿革碑說明,祂們其實是三位廟祝(但僅塑一尊神像),故其性質更為接近紀念廟宇前輩的先賢祿位。
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格局圖
正龕分為二階。第一階祀城隍爺及其分身;第二階則祀文武判官、七爺、八爺
右脇的文判官(較大尊,白臉持書筆者)與七爺(較小尊,棕臉一手持扇,一手劍指者)
右脇的武判官(較大尊,黑臉持錘者)與八爺(較小尊,黑臉持刑具者)
左龕祀觀世音菩薩
右龕祀福德正神
祀於左耳室的三姓公神像。「三姓公」這個神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百姓公、大眾爺一類的孤魂信仰神明,不過據沿革所載,祂其實是大眾廟的三位廟祝(不過神像不知為何只有一尊)

沿革

雖然「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的廟名直接了當地指出該廟主祀城隍爺,但仔細一看廟中細節,不難發現其實另有一番故事。比如正殿懸著「大佑眾民」匾額,廟中對聯也皆以「大眾」藏頭,而非以「城隍」藏頭。這是因為該廟在2009年以前是以「大眾爺」為主祀,直到2009年方「升格」為城隍爺,為符合情境,本節提到2009年前的城隍廟時,將以大眾廟稱呼。
正殿懸掛的「大佑眾民」匾額
中門對聯,可見到橫批、上下聯皆以「大」、「眾」藏頭
龍邊對聯,一樣以「大」、「眾」藏頭
虎邊對聯,一樣以「大」、「眾」藏頭
關於大眾廟的創建時代,綜合廟方沿革及其他文獻,有乾隆(1735-1795)、嘉慶(1796-1820)、道光(1821-1850)三說,考量漢人直到嘉慶中期(1812年設立噶瑪蘭廳)方在宜蘭站穩腳步,後二說的時間應當較符合實情。至於其起源,則可分兩種:一為源自祭祀漂至當地的水流屍、二為源自旅客為航行平安攜帶大眾爺神像。由於文獻不足,難以判定孰是孰非。但不論何種說法,都體現了一百甲地區位於河海交界之處的地理特色;又或許,二說皆說明了部分真相(比如說先以神位形式祭祀水流屍,因緣際會下某旅人留下神像,而開始以神像形式祭祀)。
嵌於左耳室的大眾廟沿革碑
1956年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上的大眾村。該村相當於一百甲地區,村名即來自境內的大眾廟。1978年與錦草村合併後各取舊名一字,即今日之錦眾村。
「大眾廟」與主祀玄天上帝的艮安宮(位於孝威村九十二地區,地址為孝威村孝威二路91號)同為茅仔寮八大庄共同祭祀的廟宇,早期曾有5公頃左右的廟產,但在耕者有其田政策下幾乎損失殆盡。大眾廟祭典(農曆4月26日的大眾爺千秋與農曆7月28日的中元普渡)、廟產早期為艮安宮代管,直到1995年,才與艮安宮協調分離,獨立成立管理委員會。此後,大眾廟在1904年、1962年進行改建,2002年因1962年修建之廟身損壞,信徒決議重建,至2005年8月竣工,並於當年10月舉行神尊安座暨慶成典禮及福醮以為慶祝。從重建芳名錄可見,出資者多數來自舊茅仔寮八大庄地區,其次是五結、羅東、蘇澳(而且不知道為何被寫成「蘇沃」)等鄰近地區。也有不少來自宜蘭溪北地區(如宜蘭市、頭城、員山)及外縣市者,甚至正龕案上還有一對鶯歌「建一書局」奉獻的釉彩花瓶與葫蘆。
八大庄中元普渡輪流表。艮安宮主祀玄天上帝,為八大庄另一共祀廟宇。雖然各聚落各有庄廟,但從廟內的中元普渡值年表看來,「八大庄」居民們還是維持了一定的認同感
大眾廟信徒在神尊出火(寺廟重建時遷出神尊)於舊廟前合影
八大庄一百甲大眾廟2005年重建完成後之外觀,可發現此時廟名仍為大眾廟
鶯歌建一書局奉獻的釉彩葫蘆
從1980年代開始,宜蘭溪南地區有不少位(精確來說是14位)大眾爺透過縣長冊封或乩示、請玉旨的方式「升格」為城隍爺。2009年,大眾爺經爺「玉旨」敕封(根據佛光大學蔡明志老師〈試論宜蘭溪南地區大眾爺神格化為城隍之現象〉一文,此次升格是由艮安宮出面奏請玉帝敕封)升為城隍爺,廟名也改為「城隍廟」。當年並有舉行醮典以示慶祝(要注意的是,該次醮典名目為「加官升格暨祈安圓醮」,故非單純的晉升慶典,也有圓滿2005年整修完畢作醮之意)。
大眾廟嵌在右耳室的八大庄一百甲城隍廟加官升格暨祈安圓醮捐獻芳名錄,書於2009年(巳丑年)
城隍廟玉旨牌,可以看到其落款日期為2009年


參考資料:

蔡明志,〈試論宜蘭溪南地區大眾爺神格化為城隍之現象〉,《藝術學》,30(臺北,2015.05),頁123-156。
游謙、施芳瓏,《宜蘭縣史系列社會類(4):宜蘭縣民間信仰》(宜蘭:宜蘭縣政府,2003),頁271-272。

喜歡歷史與民俗的彰化/三峽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