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房內內外外,COVID19皆可污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12.5%

2.空調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66.7%

一般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8.3%

3.空間

排風囗處COVID19 陽性率:35.7%:

病室內COVID19 陽性率:44.4%

醫生值班室內COVID19 陽性率:12.5 %

隔離病房的物品污染

raw-image

1.電腦💻設備

在"重症隔離病房" 最易污染,最髒的就是:電腦滑鼠🖱️、鍵盤...電腦💻設備了

COVID19 陽性率:75%

在 " 一般隔離病房 " 最易污染,最髒的也是:電腦滑鼠🖱️、鍵盤.

raw-image

2.垃圾桶COVID19 陽性率:60 %

3.病床把手COVID19 陽性率:42.9%

4.隔離病房的門把COVID19 陽性率:8.3%

5.囗罩衣物

醫護人員的穿著,也都會被污染!這些包括了囗罩、鞋底 ( 50% ) 、袖子 ( 16.7%),手套🧤⋯⋯

All swabs from the outer mask surfaces of the masks were positive for SARS–CoV-2, whereas most swabs from the inner mask surfaces were negative

哪裡區域,最容易發生污染?

在隔離病房,我們都會簡單分成「汚染區」,「半汚染區」和「清潔區」

汚染區 : 通常就是病室區,病人治療的地方

半污區:脫下防護裝備的地方

清潔區:離開以上的地方

研究發現,最容易發生醫護人員受汚染的地方就是在「半汚區」,也就是說醫護人員脫下防護裝備,是比穿上防護裝備更危險⚠️⋯⋯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在半污區的COVID19 陽性率:50%,都比「污染區」還更高呢。

raw-image

在半汚區,也就是在醫護人員脫下防疫裝備,在此處的乾式洗手液,是100%受到汚染的,而這裡的區域,一半的門把都沾滿了COVID19 病毒🦠。

raw-image

隔離病房 " 外 " 的污染

1. 藥局

國外的研究發現,當對全院的地板做COVID19 的研究,發現藥局的地板,竟然是100%完全被病毒🦠汚染啊!

奇怪?藥局沒有病人,地板上怎麼會都是COVID19 病毒🦠?

後來才想到,鞋底!沒錯啊,早就有文獻資料告知COVID19 病毒🦠,可以在鞋底活上好幾天!

果然查到一半(50%)曾到隔離病房的醫療人員的鞋底下,都有COVID19 病毒🦠,原來病毒🦠是隨這些醫療人員,踩出了隔離病房的。

2.一般病房

國外的文章發現在隔離病房的醫療工作人員,平均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8.3%,而在一般病房工作的醫療人員,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3.4%而已。進一步分析,不同職別,發現有差別的:

醫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4.4%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21.4%

護理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3.4%

清潔工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0%

在一般病房,清潔工反而最安全的!

在隔離病房,清潔人員 (9.1%) 的感染機率比醫生 (8.0%) 和護理人員 ( 6.3% ) 更高。

在非隔離病房的醫生(21.4%),其發生感染率,是比隔離病房的醫生(4.4%)更高。

就像那位醫生👨‍⚕️戴只一般外科口罩😷因為在非隔離病房,而在838醫師接觸下,他就容易被汚染到了。主要可能是在非隔離病房的醫生👨‍⚕️沒有全套防護的。

我之前有寫過,醫護人員在哪種場景容易被傳染 ?

https://idoctor.timelog.to/a214850090

醫療人員NG行為,導致自己被感染

-家中有人確診,而被感染

-防護裝備,穿脫不當

-在休息室,和其他醫療人員交談超過15分鐘

-和其他醫療人員在近距離(1m)內,一起吃飯

-工作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替確診COVID 19 病人做檢查

寫一下,飛沫傳染!

1.吸入飛沫

raw-image

很多人在問,醫護人員之間,都會有戴口罩,怎麼會相互傳染?大家都以為是醫護人員之間互相對彼此咳嗽,才得吸入飛沫感染。

其實這種機會,不要說醫院,你現在在捷運車廂內只要清喉,類似咳嗽聲音,你旁邊的人也有戴上口罩😷,大家都會遠離你呢!只要你有戴口罩,面對面咳嗽,然後吸入飛沫傳播機會,也會減低很多。

但現在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感染為主,這些感染病毒在環境中製造汚染,也就是:

你的手指頭,才是最危險

2.接觸飛沫

raw-image

在重症隔離病房,在一般隔離病房,最髒的東西,就是滑鼠🖱️和鍵盤,這些都是醫生,護理人員,共用的電腦,很顯然接觸838留下在手指頭的飛沫傳播,就會變成主要途徑之一了。當838回醫院用電腦💻打病歷,護理人員,又用838用過的滑鼠🖱️和鍵盤,打報告,接下來就是人類自然反射動作:挖鼻孔

3.挖鼻動作

我們在沒有人之下,在私人空間下,我們會常常接觸到眼鼻嘴耳,還有脖子呢!

你每小時,會有三次機會挖鼻孔

你每小時,會有四次機會碰嘴巴

你每小時,連耳朵👂都有一次機會摸到呢!

raw-image

摸摸的次數

我常常在節目引用的是

2015年,澳洲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的研究分析,發現我們人類,是控制不了會一直反覆觸摸自己的臉。

這些人,會每小時摸自己的臉不少於【23次】,當中包括頻繁地摸眼、鼻和嘴。

同樣的,當838協助主治醫師取咽喉異物,如果手指頭的滿滿病毒🦠,也可以透過接觸的任何東西造成汚染,而主治醫師與同在的護理師,又沾到汚染的任何東西,然後當把囗罩拿下時刻,又自然反射動作去挖鼻孔,就會傳染了。

向醫護人員致敬

在群魔亂舞的隔離病房内內外外,醫護人員在防疫第一線工作,用自己的生命搶救大家的生命,你們知道我們是多危險⚠️?

時刻都會被環境污染,而間接的方式自己也會被感染?

raw-image

我們醫療人員決對【是人,而不是神】,而病毒🦠才理職務是什麼,逮到機會一樣感染的。故向全球的醫護人員致敬,單一個美國🇺🇸,就已經有三千名醫護人員,因這場戰疫,而犧牲了生命...我們珍惜眼前所有的醫護人員👨‍⚕️

向醫護人員致敬

10.1371/journal.pone.018155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0340626?via%3Dihub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6/7/20-0885_article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s  Tacr-avatar-img
2023/05/29
用科學的方法來講述此症的危險性,讓人看了一目瞭然,非常詳盡^^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繼上一篇急診室的味道之後,今天我們來談談,病房裡的味道。
Thumbnail
繼上一篇急診室的味道之後,今天我們來談談,病房裡的味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上一次在醫院裡不戴口罩,聞到的是什麼味道嗎? 不知道還要經過1年、2年,還是5年、10年之後,希望這些味道還可以有捲土重來的機會,能夠有被「聞到」的可能性。
Thumbnail
你還記得上一次在醫院裡不戴口罩,聞到的是什麼味道嗎? 不知道還要經過1年、2年,還是5年、10年之後,希望這些味道還可以有捲土重來的機會,能夠有被「聞到」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Thumbnail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Thumbnail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