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 19 封院和清院下場:科學家的模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ness )的期刊裡:


1.封院的下場

raw-image

在封院一開始,COVID19 感染人數、加護病房感染人數、普通病房人數,急速會下降趨勢。這時的R0值一時衝到高點,然後會很快墜下了。

開似穩定下來的疫情,一直到了二星期後,可能會有第二波 ( second wave ) 疫情開始擴散,此時COVID19 感染人數會更大增,當然,此時一般民眾都不太敢出門,大多待在家裡。而這第二波( second wave ) 疫情,可能會使一般病房的住院輕症人數大幅增加(133%),但加護病房觀察的數量,卻只有少數增加(61%),其實ICU 可能已經沒有空間再增加,因為醫療負擔,此時已過重了。

2.清院的下場

raw-image

清院的動作,包括環境清潔,把病人移出,分艙分流...可以使院內感染急速下降到平穩。

如果無症狀感染者持續隱藏,或者可能一直驗不出陽性,或由於社區感染情況變嚴重,或清院出去的人,延續出現症狀或二次內都驗不出陽性,科學家認為在此逐漸清院情況下,預測在4-6星期後,醫院內才可能會有第二波的疫情。

raw-image

如果到時候社區有擴散,這時的R0值,會不斷間歇的增加。此時一般病房的增加量,會達到237%,而加護病房的需求量也大增到95%,這時,可能會已經是醫療漰潰的臨界負荷量了。

疫苗,沒有那麼快到

不管是封院 或清院,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們,不管使用哪種策略,只要全球的pandemic 未結束的一天,我們仍然會被 " 境外移入醫院社區移入醫院醫院移入社區 ",都會造成醫護人員,巨大的壓力。我們得好好隨時準備好迎戰,也得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被感染。

戴上囗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疫苗,沒有那麼快到,但口罩、洗手液,我們很快就能取得。封院或清院已經是戰疫中的一些策略而已,重要的:

你自己有「封鼻孔」?,你自己有「不亂摸」?

這些,比我上面說的封院或清院,更重要了。

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Thumbnail
為了接醫療諮詢電話還有對病人衛教 我從5/15起每天整理高雄市相關防疫照護資訊 隨著疫情的趨穩還有醫療戰備資源到位 開始變成不用每日一更 2022/8/10 CDC宣布社區篩檢站全面退場 相關業務回歸各醫療院所 在第一線作業的我 也觀察到民眾面對疫情已經不再恐慌無助 只在個人筆記本上註記了
Thumbnail
為了接醫療諮詢電話還有對病人衛教 我從5/15起每天整理高雄市相關防疫照護資訊 隨著疫情的趨穩還有醫療戰備資源到位 開始變成不用每日一更 2022/8/10 CDC宣布社區篩檢站全面退場 相關業務回歸各醫療院所 在第一線作業的我 也觀察到民眾面對疫情已經不再恐慌無助 只在個人筆記本上註記了
Thumbnail
7+7後面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日子,身體似乎還是在修復! 如何避免長新冠?恢復原有的健康活力?元氣滿滿回到原本的生活呢? 新冠確診者康復指南分享
Thumbnail
7+7後面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日子,身體似乎還是在修復! 如何避免長新冠?恢復原有的健康活力?元氣滿滿回到原本的生活呢? 新冠確診者康復指南分享
Thumbnail
終究還是躲不過(不是天選之人啊) !幸好是制度建立較完善時才確診!?COVID-19確診總人數繼續攀升,而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人生劇本總是出其不意,得到了就面對吧! 確診日記 (如果能不要寫這篇該有多好)+快篩陽確診評估視訊門診經驗分享
Thumbnail
終究還是躲不過(不是天選之人啊) !幸好是制度建立較完善時才確診!?COVID-19確診總人數繼續攀升,而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人生劇本總是出其不意,得到了就面對吧! 確診日記 (如果能不要寫這篇該有多好)+快篩陽確診評估視訊門診經驗分享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疫情猖獗,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幫大家稍微整理了關於COVID-19症狀、確診與匡列流程等 但是要特別強調 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進行規範上滾動式修正 這些內容隨時都有可能更新 ⚠ 更多圖文歡迎追蹤【HiBODY 嗨健康|物理治療 x 插畫】Instagram帳號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Thumbnail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Thumbnail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Thumbnail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Thumbnail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Thumbnail
終於, 可以報點正面消息了. 西班牙的感染人數, 持續第三天的下降趨勢, 雖然差異及小, 但無疑是個帶來正面希望的消息. 然而, 今天的西班牙感染人數, 也正式超過了中國的官方數字. 死亡人數, 也降至812人, 呈現輕微減少的趨勢. 
Thumbnail
終於, 可以報點正面消息了. 西班牙的感染人數, 持續第三天的下降趨勢, 雖然差異及小, 但無疑是個帶來正面希望的消息. 然而, 今天的西班牙感染人數, 也正式超過了中國的官方數字. 死亡人數, 也降至812人, 呈現輕微減少的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