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 19 封院和清院下場:科學家的模擬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ness )的期刊裡:


1.封院的下場

在封院一開始,COVID19 感染人數、加護病房感染人數、普通病房人數,急速會下降趨勢。這時的R0值一時衝到高點,然後會很快墜下了。
開似穩定下來的疫情,一直到了二星期後,可能會有第二波 ( second wave ) 疫情開始擴散,此時COVID19 感染人數會更大增,當然,此時一般民眾都不太敢出門,大多待在家裡。而這第二波( second wave ) 疫情,可能會使一般病房的住院輕症人數大幅增加(133%),但加護病房觀察的數量,卻只有少數增加(61%),其實ICU 可能已經沒有空間再增加,因為醫療負擔,此時已過重了。

2.清院的下場

清院的動作,包括環境清潔,把病人移出,分艙分流...可以使院內感染急速下降到平穩。
如果無症狀感染者持續隱藏,或者可能一直驗不出陽性,或由於社區感染情況變嚴重,或清院出去的人,延續出現症狀或二次內都驗不出陽性,科學家認為在此逐漸清院情況下,預測在4-6星期後,醫院內才可能會有第二波的疫情。
如果到時候社區有擴散,這時的R0值,會不斷間歇的增加。此時一般病房的增加量,會達到237%,而加護病房的需求量也大增到95%,這時,可能會已經是醫療漰潰的臨界負荷量了。

疫苗,沒有那麼快到

不管是封院 或清院,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們,不管使用哪種策略,只要全球的pandemic 未結束的一天,我們仍然會被 " 境外移入醫院社區移入醫院醫院移入社區 ",都會造成醫護人員,巨大的壓力。我們得好好隨時準備好迎戰,也得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被感染。
戴上囗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疫苗,沒有那麼快到,但口罩、洗手液,我們很快就能取得。封院或清院已經是戰疫中的一些策略而已,重要的:
你自己有「封鼻孔」?,你自己有「不亂摸」?
這些,比我上面說的封院或清院,更重要了。

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能長大,我們可以活那麼久,比古人更長命,這些都是疫苗接種救了我們。你可以去問問祖爺爺奶奶,他們嬰兒時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有些是出生後一年確定嬰兒活著,才去報戶口的,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疫苗注射。 即然是疫苗注射,當然都會有其副作用,不是嗎?而我們都一一經歷過這些一堆的副作用,安全活到現在。 C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有了檢疫措施、有了口罩、有了酒精、有了疫苗... 為何全球COVID 19 仍持續失控 ?  每天有3,000人死亡,似乎應該引發更廣泛的同情心,並應改變公眾行為以阻止病毒傳播。 但在美國,事實並非如此。 儘管專家人士一直提出警告要求,美國感恩節假期的旅客,仍使機場的群聚大流竄,當局機場也警告,聖誕
    2020:我每個月產出 = 9.5篇 天呀!真的不可思議。 近十萬字,早已經是一本書了... 真希望,COVID 19 快結束。 我不願 ,再專為一隻病毒,又寫100,000個字了...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12月3日的文章 今日早上 ( 12月28日),我閱讀12月3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 那是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NIAID),研究人員及其合作夥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公佈了Moderna COVID19 疫苗mRNA-1273激發起的免疫反應,可以維持多久的數據 ?  研
    我們能長大,我們可以活那麼久,比古人更長命,這些都是疫苗接種救了我們。你可以去問問祖爺爺奶奶,他們嬰兒時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有些是出生後一年確定嬰兒活著,才去報戶口的,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疫苗注射。 即然是疫苗注射,當然都會有其副作用,不是嗎?而我們都一一經歷過這些一堆的副作用,安全活到現在。 C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有了檢疫措施、有了口罩、有了酒精、有了疫苗... 為何全球COVID 19 仍持續失控 ?  每天有3,000人死亡,似乎應該引發更廣泛的同情心,並應改變公眾行為以阻止病毒傳播。 但在美國,事實並非如此。 儘管專家人士一直提出警告要求,美國感恩節假期的旅客,仍使機場的群聚大流竄,當局機場也警告,聖誕
    2020:我每個月產出 = 9.5篇 天呀!真的不可思議。 近十萬字,早已經是一本書了... 真希望,COVID 19 快結束。 我不願 ,再專為一隻病毒,又寫100,000個字了...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12月3日的文章 今日早上 ( 12月28日),我閱讀12月3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 那是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NIAID),研究人員及其合作夥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公佈了Moderna COVID19 疫苗mRNA-1273激發起的免疫反應,可以維持多久的數據 ?  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緊張懸疑X分別囚禁 昏沈地在病房中醒來, 四周充斥莫名的詭異。 實驗依舊進行,秘密仍被埋藏,感染正在延續……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緊張懸疑X分別囚禁 昏沈地在病房中醒來, 四周充斥莫名的詭異。 實驗依舊進行,秘密仍被埋藏,感染正在延續……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5/11全國二級警戒→5/16雙北三級警戒→5/19全國三級警戒→5/24 A公所爆出主管確診、本局實施異地辦公(分第一、二辦公室)→6/2 B公所爆出員工確診→6/14本局實施分流居家辦公(135或24居家,隔周輪流)→7/12微解封→7/20本局1名員工確診,全局PCR→列入7/21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