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解封的危險性

驟然解封的危險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tegy)2.逐漸式降階的策略(Gradually Strategy)B.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tegy)、「驟然解封」模式!這種的「On and Off 」,就是考慮一次性的,完全解封,釋放所有原本封控的群眾。( The “on-off” release strategy considers releasing the quarantined population all at once )就像開關按鈕,開或關,直接按下去!📷研究中發現,在「開關On and Off 模式」的第50天,當疫情尖峰開始下降了,康復的人變多了,這時開始馬上全國人民大解封,但很快到了第80天左右,疫情又開始揚起,會再入封城措施,全國可能又出現嚴格隔離執法,疫情開始到了第150天,又開始馬上全國解封…也是如此的「on and off 的開開關關」!研究人員:「這樣的 " on and off " 不一會兒,疫情擴散,疫情也是會一直 " on and off " 的持續發展」C.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人員認為,那是因為社區內,仍然有許多的「未知感染案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持續存在,一但完全全國解封,那些早已被感染的人,也會同一個時段,出現在社區,持續傳播病毒🦠給下一個人,故在大爆炸後,又會陷入封城。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最好是在感染高峰結束後,再等待1-2週,然後再釋放封鎖的所有人。我們一般都希望儘早使人們恢復工作,但研究人員發現:在這1至2週的“等待”期,對於減少新案件的增長是幫助不大的。(白話就是:操之過急)D.意大利🇮🇹研究於是,英國🇬🇧專家Zisis Kozlakidis 和意大利🇮🇹専家Sandro Roleeu,共同提出了 :「逐步解封策略」(Gradually Strategy)對於漸進式釋放策略,他們用電腦模擬,提出在感染的第一個高峰完全過去之後,應仍鎖封部分人員。📷在研究中,在「逐步解封模式」的第80天,尖峰開始下降,符合了解封條件,這時,近有200萬人屬低風險區,原本封城隔離的人,可以開始活動!預計在此解封日後的1-2個月,可能會觀察到,會有第二次感染的高峰出現,故其餘部份人群,應保持在隔離區的狀態,在這當中,也可陸續逐步解封其他低風險區域,一直到再次觀察到,每天有幾週(2週-4週)的低新感染病例為止,就像是在這次研究中,在第200天後,才能正式第二次大解封。E. 解封的其他配套措施不管哪種解封方式,都必須得有配套措施,要同時進行:1.城內先連結解封,才對城外連結🔗解封,這是逐步實現開放。2.不同的時段,釋放不同年齡層的人。3.必須仍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F. 加拿大🇨🇦研究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2020年九月,對於世界各地政府,陸續一直想要替人民解封,提出了三個真心希望:他們認為,任何的解封策略,不會是100分的,也就是說維持清零是理想,現實生活中,你仍然可能會有零星傳播事件發生的,因為你的國家即使清零,這個地球🌍上仍然是病毒🦠大流行呀:1.通過加強,政府和民眾的風險溝通,資訊透明化,才能降低人民的恐懼2.讓社區人人🈶️參與防疫感受,以減少指責的出現(別忘了,任何的解封,都有可能,會再次被封)3.產生信任感消除「一直封鎖」污名化的條件,研究人員認為就是:要人民產生信任政府需要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通過大眾媒體、告知人民目前策略促進的改變!生活資源的分配,紓困方案的落實,讓人民生活不受影響,才能取信於民。也才能減少因為大流行,容易焦慮,少了信心,就進而會容易產生,批評政策輿論。" 真心希望,這個地球🌍,沒有私心和批判,大家一起解封成功! 我們共同的歒人是病毒🦠,而不是人類!來源: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ubh.2020.00262/full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8537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28821/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

A. 英國🇬🇧研究

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tegy)

2.逐漸式降階的策略(Gradually Strategy)

B.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tegy)、「驟然解封」模式!

這種的「On and Off 」,就是考慮一次性的,完全解封,釋放所有原本封控的群眾。

( The “on-off” release strategy considers releasing the quarantined population all at once )

就像開關按鈕,開或關,直接按下去!

raw-image

研究中發現,在「開關On and Off 模式」的第50天,當疫情尖峰開始下降了,康復的人變多了,這時開始馬上全國人民大解封,但很快到了第80天左右,疫情又開始揚起,會再入封城措施,全國可能又出現嚴格隔離執法,疫情開始到了第150天,又開始馬上全國解封…也是如此的「on and off 的開開關關」!

研究人員:「這樣的 " on and off " 不一會兒,疫情擴散,疫情也是會一直 " on and off " 的持續發展」

C.為什麼會這樣呢?

研究人員認為,那是因為社區內,仍然有許多的「未知感染案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持續存在,一但完全全國解封,那些早已被感染的人,也會同一個時段,出現在社區,持續傳播病毒🦠給下一個人,故在大爆炸後,又會陷入封城。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最好是在感染高峰結束後,再等待1-2週,然後再釋放封鎖的所有人。我們一般都希望儘早使人們恢復工作,但研究人員發現:在這1至2週的“等待”期,對於減少新案件的增長是幫助不大的。

(白話就是:操之過急)

D.意大利🇮🇹研究

於是,英國🇬🇧專家Zisis Kozlakidis 和意大利🇮🇹専家Sandro Roleeu,共同提出了 :

「逐步解封策略」(Gradually Strategy)

對於漸進式釋放策略,他們用電腦模擬,提出在感染的第一個高峰完全過去之後,應仍鎖封部分人員。

raw-image

在研究中,在「逐步解封模式」的第80天,尖峰開始下降,符合了解封條件,這時,近有200萬人屬低風險區,原本封城隔離的人,可以開始活動!預計在此解封日後的1-2個月,可能會觀察到,會有第二次感染的高峰出現,故其餘部份人群,應保持在隔離區的狀態,在這當中,也可陸續逐步解封其他低風險區域,一直到再次觀察到,每天有幾週(2週-4週)的低新感染病例為止,就像是在這次研究中,在第200天後,才能正式第二次大解封。

E. 解封的其他配套措施

不管哪種解封方式,都必須得有配套措施,要同時進行:

1.城內先連結解封,才對城外連結🔗解封,這是逐步實現開放。

2.不同的時段,釋放不同年齡層的人。

3.必須仍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F. 加拿大🇨🇦研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2020年九月,對於世界各地政府,陸續一直想要替人民解封,提出了三個真心希望:

他們認為,任何的解封策略,不會是100分的,也就是說維持清零是理想,現實生活中,你仍然可能會有零星傳播事件發生的,因為你的國家即使清零,這個地球🌍上仍然是病毒🦠大流行呀:

1.通過加強,政府和民眾的風險溝通,資訊透明化,才能降低人民的恐懼

2.讓社區人人🈶️參與防疫感受,以減少指責的出現

(別忘了,任何的解封,都有可能,會再次被封)

3.產生信任感

消除「一直封鎖」污名化的條件,研究人員認為就是:要人民產生信任

政府需要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通過大眾媒體、告知人民目前策略促進的改變!

生活資源的分配,紓困方案的落實,讓人民生活不受影響,才能取信於民。

也才能減少因為大流行,容易焦慮,少了信心,就進而會容易產生,批評政策輿論。

" 真心希望,這個地球🌍,沒有私心和批判,大家一起解封成功! 我們共同的歒人是病毒🦠,而不是人類!

來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ubh.2020.00262/full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8537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28821/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有片) A. 美國 CDC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提出一份建議,指出經在實驗室測試多種口罩之後,發現若在 [ 不織布口罩(外科口罩)再多加一層布口罩 ] ,可降低病毒飛沫傳播給他人,會有顯著的效果。 B. 日本研究 日本超近期也針對人們戴不同種類與組合的口罩時,病毒微粒的流動進行模擬。結果卻發現 :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有片) A. 美國 CDC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提出一份建議,指出經在實驗室測試多種口罩之後,發現若在 [ 不織布口罩(外科口罩)再多加一層布口罩 ] ,可降低病毒飛沫傳播給他人,會有顯著的效果。 B. 日本研究 日本超近期也針對人們戴不同種類與組合的口罩時,病毒微粒的流動進行模擬。結果卻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