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33 回家真好 但家在哪裏?香港人的移民漂流心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個仔女的寒假開始,大約三至四星期的假期,渡過農曆新年及隔開上下學期。假期開始,台灣父母都安排興趣班讓孩子消磨時間,也有部份送仔女到長輩家中「安親」,解決照顧煩惱。以往寒假,我們會返回香港或澳門探訪親友,歡渡新歲。但疫情與國安法關係,我們已經有家歸不得,所以選擇從新竹回到台南,那是我們在台灣的家鄉。
回到台南,真的有回家的感覺。基本上只要不是去陌生的地方,都不用Google Map就來去自如。回到台南,不管台灣的還是香港的,大部份朋友都在此。
回想這些年來,天爸也陪伴不少香港人移民台灣,而天爸的人生也是如此移來移去。由以往拍拖到結婚要香港澳門兩邊走,到因為教育關係移民台南,再因為教育關係移居新竹~~~不累嗎?很累,但人生就是要keep住走,怎可能讓空間鎖住自己無限的未來與可能?
回到台南,逛菜市場的感覺很美好!
移民/移居最困難的地方,不是重新出發,而是要捨別過去。過去你認識的朋友,過去看着你長大的親人,過去打拼時認識的戰友與敵人,過去辛苦過來享受的成果……無數的過去成為一個看得見的舒適圈。移民,就是要告別舒適圈,這個已經很習慣的舒適圈!你要向親朋好友一一道別,你要與香港建立的一切斷捨離。過去的一切萬般帶不走,你可以帶走的只有未來。
未來很吸引,因為未來代表渴望。能夠動身移民的,大都是看到未來的人,所以願意放下一切,為未來開啓一扇窗,然後背向着家,向未來出發。只是當你走遍天涯,還是覺得回到家最好。
老家在香港,回不了,老家只能在記憶之中。回想年輕時家住屯門,差不多每星期都到佐敦的外婆家。我們這些勞苦階層,能省則省。仍是小學生時,有時候乘老爸在船公司工作之便,從屯門坐船到中環,再從上環坐船到佐敦。念中學時會坐一個小時巴士到深水埗,再走一小時路到佐敦碼頭外婆家是等閒事。中上環與油尖旺,根本是天爸小時候的出沒地。書沒讀多少,但大街小巷都是我的校園,遊蕩闖蕩,市井與中環都有我的足跡。
香港已經只能是回憶了
初到台南,頂着超過30度的太陽高溫,在東區用雙腿穿梭其間,為的是未來一家五口的安樂窩。從一開始買了一張台南市地圖,整天研究台南的道路結構,到後來巷弄了然於胸。日與夜、寒與暑,台南每一條街景都烙印於腦海之中。台南幾可代替香港與澳門,成為天爸最熟悉的地方。
台南
當一年前要二度移民新竹之時,對台南真的是萬分不捨,可惜我知道台南不會有公立華德福,我更清楚人生不能停下來。努力適應,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才是王道。只是當我們生活得很累時,仍然會想家。這個家既在香港與澳門,也在台南。
回來短短幾天,開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對外縣市遊客看似八陣圖的台南街道,對天爸來說就是熟悉易走已經破局的迷宮。我們或開車前往朋友新家,探訪時聊天似沒有時間限制;再開車前往餐廳用膳,老闆出來打招呼忙問近況,巧遇朋友互相問好,話題源源不絕,竟也有回香港澳門過年時的感覺。
回家真好,但家在哪裏?有人就有家,有回憶有感情就有家。我們一家的家,既在新竹,也在台南,更在香港與澳門。每一個香港人或許慢慢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我們都很清楚家在哪裏,未來將在哪裏。
註1:圖片是收費讀者才看到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歡迎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了解更多天爸的想法喔!
註5:如果你會粵語,歡迎到《親子・生活・去台灣》,除了會有移民資訊外,天爸不時也會有粵語影片發佈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12月開始,冬至、聖誕、除夕、新年……要慶祝的節日多不勝數,所以這陣子到酒店(飯店)吃自助餐,亦成為我們的日常。住台灣日子久了,自助餐也多吃了幾家之後,發現台灣有些自助餐的概念是與香港不同!
走進餐廳,發現店員已經安排好餐具,四套大人碗筷,還有一套兒童餐具。所謂兒童餐具,就是打不破、只有湯匙與叉子而沒有筷子的餐具。台灣就是如此貼心,只要看到不算太大的小孩,就會自動安排不會打破的餐具。但我家小三已經五歲半,我們也讓她用筷子很久了,所以請店員換一套大人餐具。店員問:她會打破餐具嗎?
2020年來到尾聲了,這一年你過得好嗎?如果你是台灣人,或許開始盤點這一年生活有甚麼趣事,遇過甚麼難關,賺多少賠多少,多少機會擦身而過,又有多少戀情開花結果。這些年來有人愛說台灣人沒有大志,總為小確幸而不知進取。但是他們不懂的是,小確幸是一種實力,一種不用為生存而過份煩惱的實力!
前陣子氣溫稍降,又是打邊爐的好時機。打邊爐,台灣稱火鍋,反正就是同桌共食的人,各自將不同材料放入鍋中燙熟。台灣火鍋的湯頭一般用昆布高湯、蔬菜清湯、麻辣湯等等,而香港較常見用皮蛋芫茜湯、沙爹湯、豬骨湯等等。有一天,當我們在新竹市覓食之際,居然發現一間頗低調的小店,湯頭標榜是「柱候牛腩煲」。 
當車子駛至遠離繁華市區的鄉鎮,高樓大廈消失眼前,換來是老街風景。一排數十年的老店之中,有一間低調的越南料理,店舖裝潢已不再新,應該至少經營有五六年吧,食客都自在地聊天用餐,相信都是熟客。我們隨意點了一些食物,天媽吃過後一臉滿意,再看看店員的樣子,應該也是越南來的朋友吧,怪不得口味如此正宗。
中秋節是一個人月兩團圓的佳節,每到這一天,散居四海的家人也得回家,吃一口家鄉的月餅,與家人團聚於月色之下。2020年的中秋節,整個台灣都在大遷移,國道上、高鐵中滿滿都是人,為了團圓而不懼舟居之苦以解鄉愁。在同一月夜下,一群只想守住家的孩子,永遠不能再返家。
12月開始,冬至、聖誕、除夕、新年……要慶祝的節日多不勝數,所以這陣子到酒店(飯店)吃自助餐,亦成為我們的日常。住台灣日子久了,自助餐也多吃了幾家之後,發現台灣有些自助餐的概念是與香港不同!
走進餐廳,發現店員已經安排好餐具,四套大人碗筷,還有一套兒童餐具。所謂兒童餐具,就是打不破、只有湯匙與叉子而沒有筷子的餐具。台灣就是如此貼心,只要看到不算太大的小孩,就會自動安排不會打破的餐具。但我家小三已經五歲半,我們也讓她用筷子很久了,所以請店員換一套大人餐具。店員問:她會打破餐具嗎?
2020年來到尾聲了,這一年你過得好嗎?如果你是台灣人,或許開始盤點這一年生活有甚麼趣事,遇過甚麼難關,賺多少賠多少,多少機會擦身而過,又有多少戀情開花結果。這些年來有人愛說台灣人沒有大志,總為小確幸而不知進取。但是他們不懂的是,小確幸是一種實力,一種不用為生存而過份煩惱的實力!
前陣子氣溫稍降,又是打邊爐的好時機。打邊爐,台灣稱火鍋,反正就是同桌共食的人,各自將不同材料放入鍋中燙熟。台灣火鍋的湯頭一般用昆布高湯、蔬菜清湯、麻辣湯等等,而香港較常見用皮蛋芫茜湯、沙爹湯、豬骨湯等等。有一天,當我們在新竹市覓食之際,居然發現一間頗低調的小店,湯頭標榜是「柱候牛腩煲」。 
當車子駛至遠離繁華市區的鄉鎮,高樓大廈消失眼前,換來是老街風景。一排數十年的老店之中,有一間低調的越南料理,店舖裝潢已不再新,應該至少經營有五六年吧,食客都自在地聊天用餐,相信都是熟客。我們隨意點了一些食物,天媽吃過後一臉滿意,再看看店員的樣子,應該也是越南來的朋友吧,怪不得口味如此正宗。
中秋節是一個人月兩團圓的佳節,每到這一天,散居四海的家人也得回家,吃一口家鄉的月餅,與家人團聚於月色之下。2020年的中秋節,整個台灣都在大遷移,國道上、高鐵中滿滿都是人,為了團圓而不懼舟居之苦以解鄉愁。在同一月夜下,一群只想守住家的孩子,永遠不能再返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