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移民台灣速寫日記:如果安居樂業 為什麼要移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移民台灣已經六年,既是台灣人,又是香港人。不管如何,至少我們一家在台灣安居樂業。在這裡,有我們想讀的學校;在這裡,有我們想發展的事業;在這裡,我們一家大大方方用廣東話交談時,台灣朋友不會視為奇怪;在這裡,我們無畏無懼過我們想過的生活。因為這裡是台灣,全球華人社會之中最民主自由的國家。

白居易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雖然我們很清楚家鄉在何方,但關鍵是此刻能讓我們心安之處就是台灣。

如果香港也能夠安居樂業,為何那麼多人要移民離鄉別井呢?回望香港過去數十年,的確長期處於低失業及高薪的環境,但一個地方能否安居樂業並不能只看工作機會與薪金,也要看看整個城市的環境與氣氛。天爸在醞釀人生要作出轉變的同一時期,香港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經濟與底氣急升,為港中關係帶來前所未有的大破壞。

raw-image

天一出生前一兩年開始,大批中國遊客以自由行的簽證,人山人海地衝到香港購物。他們在買甚麼?尿布、奶粉、益力多(養樂多)、洗頭水、淋浴露⋯⋯只要你想得到的所有泊來品,統統都來香港購買。如果每人只買一些自用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這些「遊客」就如帶水貨的走私客,把整個香港的貨都買走。小小一個香港,變成整個中國權貴及中產購買「正版貨」的大型購物中心。

有錢賺不好嗎?不是發大財了嗎?現實是商家賺錢同一時間,天爸收到公司一封「共體時艱」的通告,商家賺多少錢,與一般香港人無關。

當天爸初為人父,只是想為小孩買尿布,整個元朗的藥房及超市都走過一遍,根本沒有貨。曾經在一間藥房門外看到有一整板尿布,馬上進店裡去購買,店員卻回說整板已被人買走。那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時刻,香港被大量中國人入侵,不少中國孕婦在即將生孩子時衝進香港,使用香港公立醫院的婦產科服務,目的除了可以享用香港比中國先進及安全的醫療以外,更是希望籍此取得香港人身分。

香港從未如此對中國人反感,在天爸剛出生的那個年代,香港人用盡方法運送物資接濟留在中國的親友,那個時候港中連枝,是兄弟之邦,是一脈相連。即使在六四事件之後,香港人只是對中國政權反感。新移民在香港或許會受人白眼,但只要是合法的、積極工作的,香港人都會視為自己人,不會故意排擠。

但自政權移交之後,濫用香港社會安全網之輩日多,加上港中婚姻老夫少妻所產生的故事耳語相傳,整個香港已經捲入風波之中。然而作為一個殖民政府,當然不會替殖民地人民發聲,每當遇有爭議之事,錯的一定是香港人,官員出來只會以訓斥的語氣,命令香港人必須包容與禮讓。

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已是全球的經濟重鎮,在這個小小的地方人人安居樂業。至政權移交之後,香港人未能當家作主,繼續以前被殖民的生活,更被新殖民主的子民以高傲之姿態呼呼喝喝,而殖民官則唯恐表忠不及,終日自貶身分迎合中國價值觀。想想香港人真的安居樂業嗎?

移民,總是發生在不滿與恐惧之前。2009年天一出生的那一年,天爸對香港情況深感不滿,但那時候仍未有移民的念頭,怨氣仍在累積當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片時突發的囈語 看《憂鬱之島》過程中,腦中莫名就浮現了”日久他鄉成故鄉"這個在台灣很常聽到的一句話,香港的歷史命運突然與台灣有了某種的連結,二者有著相似的起源但又有不同去向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看片時突發的囈語 看《憂鬱之島》過程中,腦中莫名就浮現了”日久他鄉成故鄉"這個在台灣很常聽到的一句話,香港的歷史命運突然與台灣有了某種的連結,二者有著相似的起源但又有不同去向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自從1997年以來,香港人的家被強行奪走,自此不管去或留,都是寄人籬下。留下來的人,要面對一天比一天陌生的舊居,究竟是要適應新生活?抑或堅持舊的價值觀?無論如何都很難。而漂泊四海的,只能努力適應,期望當地人接納自己,容許我們能在此落腳,也是在無盡的患得患失之間掙扎。
Thumbnail
自從1997年以來,香港人的家被強行奪走,自此不管去或留,都是寄人籬下。留下來的人,要面對一天比一天陌生的舊居,究竟是要適應新生活?抑或堅持舊的價值觀?無論如何都很難。而漂泊四海的,只能努力適應,期望當地人接納自己,容許我們能在此落腳,也是在無盡的患得患失之間掙扎。
Thumbnail
最近不少近一兩年認識的香港人選擇移離台灣,二度移民到其他國家。他們原本以為可以在台灣找到落腳之處,認認真真做生意,慢慢融入台灣社會成為台灣人。但政策的轉變,致使他們逼於無奈選擇把未扎實的根再次拔起,移植到其他國家。
Thumbnail
最近不少近一兩年認識的香港人選擇移離台灣,二度移民到其他國家。他們原本以為可以在台灣找到落腳之處,認認真真做生意,慢慢融入台灣社會成為台灣人。但政策的轉變,致使他們逼於無奈選擇把未扎實的根再次拔起,移植到其他國家。
Thumbnail
香港人移民之路,應該源於歷史給香港人開的一個玩笑。曾經在英國殖民的年代,香港被喻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這個因戰爭而誕生的小地方,成為世界上一顆東方之珠。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用有限的時間,善用這個港口的資源,名成利就財富暴增之後再離開香港,尋找一個更安全、更安穩的空間定居。香港既是移民之城⋯⋯
Thumbnail
香港人移民之路,應該源於歷史給香港人開的一個玩笑。曾經在英國殖民的年代,香港被喻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這個因戰爭而誕生的小地方,成為世界上一顆東方之珠。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用有限的時間,善用這個港口的資源,名成利就財富暴增之後再離開香港,尋找一個更安全、更安穩的空間定居。香港既是移民之城⋯⋯
Thumbnail
移民台灣已經六年,既是台灣人,又是香港人。不管如何,至少我們一家在台灣安居樂業。在這裡,有我們想讀的學校;在這裡,有我們想發展的事業;在這裡,我們一家大大方方用廣東話交談時,台灣朋友不會視為奇怪;在這裡,我們無畏無懼過我們想過的生活。因為這裡是台灣,全球華人社會之中最民主自由的國家。
Thumbnail
移民台灣已經六年,既是台灣人,又是香港人。不管如何,至少我們一家在台灣安居樂業。在這裡,有我們想讀的學校;在這裡,有我們想發展的事業;在這裡,我們一家大大方方用廣東話交談時,台灣朋友不會視為奇怪;在這裡,我們無畏無懼過我們想過的生活。因為這裡是台灣,全球華人社會之中最民主自由的國家。
Thumbnail
要移民嗎?為什麼要移民?思考移民總有一個過程,期間心中轉念無數遍,遊說自己走出去的同時,也有另一把聲音遊說你留下來。不同的因素要考慮再考慮,一點不容易,只可以說離鄉別井放下一切,是千百條無奈的線牽在一起的結果。
Thumbnail
要移民嗎?為什麼要移民?思考移民總有一個過程,期間心中轉念無數遍,遊說自己走出去的同時,也有另一把聲音遊說你留下來。不同的因素要考慮再考慮,一點不容易,只可以說離鄉別井放下一切,是千百條無奈的線牽在一起的結果。
Thumbnail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Thumbnail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Thumbnail
移民台灣已經六年了,2015年8月19日,我們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之夢。現時三位小孩都已經長大不少:天一剛剛到台灣時才六歲,正要上小學一年級,而今她已婷婷玉立,青春十二準備踏上中學的階段;大天二來到台灣時才兩歲,現在已經是般讀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小三初到台灣時只有四個月大⋯⋯
Thumbnail
移民台灣已經六年了,2015年8月19日,我們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之夢。現時三位小孩都已經長大不少:天一剛剛到台灣時才六歲,正要上小學一年級,而今她已婷婷玉立,青春十二準備踏上中學的階段;大天二來到台灣時才兩歲,現在已經是般讀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小三初到台灣時只有四個月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