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應打台灣牌以保護台灣的論點正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以台灣問題為武器刺激中國,是不負責的作法。因為這可能引發台海的緊張情勢,甚至爆發軍事衝突,傷害到台灣人民的利益,拜登政府不應該繼續奉行這樣的錯誤政策。

拜登從政多年,與習近平曾多次見面,與中國的商業投資關係也在選戰中被攻擊。

拜登從政多年,與習近平曾多次見面,與中國的商業投資關係也在選戰中被攻擊。

這種論點有道理的地方,在於台灣距離中國太近,直接面對解放軍的軍事威脅,一旦捲入美、中對抗裡,成為風暴中心,勢必成為中國強烈報復的目標。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即使美國願意馳援,台灣在戰火下,也會受到嚴重的破壞,形成美、台雙輸的局面。因此美、中兩國的競爭,不應該拖台灣下水,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這種說法還呼籲,美國要制裁中國有各種更安全的手段,拜登政府應該優先使用不會讓台海情勢陷入緊張的方式,來達到目標。

不過川普政府雖然屢屢打台灣牌,川普本人與國務卿蓬佩奧卻受到台灣社會的普遍支持,原因在於川普打台灣牌的方式,是大幅提升美、台關係,出售給台灣更先進的武器,並以嚴厲的態度回擊中國,這是過去所沒有過的。當然,台灣也知道川普政府的目的是什麼,但過去台灣被漠視太久了,不論是外交關係或各種軍購,都屢屢受到中國的不斷打壓,因此川普政府的這些措施,受到台灣人的歡迎。甚至可以這麼說,這大幅提升了台灣的士氣,讓台灣社會認為繼續堅持下去,在國際情勢的轉變下,是有可能戰勝中國的。

而且進一步來說,就算美國不以台灣為武器刺激中國,中國就會放棄對台灣的打壓與軍事威脅嗎?如果真的有人這麼認為,那代表他完全不瞭解中國。中國會不會對台灣動武,完全取決於解放軍準備好了沒有,與共產黨政府評估各國會不會嚴厲制裁。一旦共產黨發現解放軍已在台海佔有顯著優勢,而國際社會又充斥辜息主義,美國的態度游移,那中國就會馬上動手攻台。即使台灣不主動挑釁,美、中關係空前良好,中國也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機會。如果認為採取綏靖主義可以減緩中國的野心,那無疑是重蹈二戰前的覆轍。

當然,川普總統在執政最末期,選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採用了反中策略為競選主軸,因此對中國不假辭色。國務卿蓬佩奧更是逐步加碼,以快速提升美、台關係的方式,來支持川普政府的反中路線。有些言辭交鋒,過份流於情緒,讓中國隨之採用激烈對抗的方式來反擊,連帶的也讓台海情勢在短時間內快速升溫,的確有一些檢討的空間。但即使川普政府在政策的細膩程度上,並不盡人意,但是川普政府展現出全力支持台灣的態度,卻有遏止中國誤判的重要效果,這一點是無法反駁的。或許拜登政府在接下來,會希望讓台海情勢逐步降溫,因此可能採取較保守的策略,但如何讓中國不要產生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已經鬆動的誤判,恐怕會是拜登政府的重要課題。

因為中國接下來,一定會以「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絕不容妥協」的態度來引誘拜登政府在這方面讓步,至少回到過去嚴格奉行一中政策的程度。一旦拜登政府為了降低台海的緊張情勢,並尋求在氣候變遷與防疫問題上與中國政府合作,而同意中國的條件,就等於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主動性優勢拱手讓給中國,讓中國在未來繼續予取予求。因為台海的緊張情勢,就是中國所製造出來的,不止共產黨政府可以隨時故技重施,製造緊張情勢以勒索美國,也能重回過去中國在西太平洋不斷坐大,欺凌弱小的美好時光。

拜登政府也許可以不再打台灣牌以刺激中國,但在外交與軍事上對於台灣的支持,必需小心謹慎維持,至少不能比川普政府還差。因為拜登政府強調多邊主義,要與盟國組建新的圍堵網,但台灣就在這張網的正中間,這是誰也沒有辦法抺去的地緣戰略因素,一旦台灣成為這張網裡最弱的一點,那中國一點會從這一點突破,反而讓台灣陷於真正的危險中。因為美國不打台灣牌,絕不代表中國不會打台灣牌,而且中國一定會善用這張牌,這不是美國說不要,就可以阻止的。任何討論台海情勢或美、中、台關係的人,如果不能看清這一點,都過於鄉愿。

習近平近日在達沃斯論壇上講的話,是如此的冠冕堂皇,充滿溫情的喊話與美好的承諾,雖然多數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的宣傳,但相信很多人為了垂涎中國的龐大市場,會選擇相信。這也是中國最厲害的武器,利用貪婪來讓大眾自願蒙蔽雙眼,二戰前夕的綏靖主義,又何嘗不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出現的。川普的魯莾,赤裸裸地戳破這虛偽的遊戲。川普主張的單邊主義,獨斷獨行,又何嘗不是厭倦了各國的私心算計。川普對於中國的不假辭色,除了是選舉語言,恐怕也是交手四年後,所累積的積怨。拜登政府在推翻川普的各種政策時,是擁有更穩健的政策,還是鄉愿到想去相信習近平的甜言蜜語?

接下來的十年,將是美國能不能繼續在西太平洋維持影響力的關鍵時刻,一旦拜登政府妥協,開了惡例,那這一次美國真的要退回到西岸,讓聖地牙哥港成為最前線,開始打下一場太平洋戰爭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an Yang-avatar-img
2021/02/04
台外交據點再+1 蓋亞那設「台灣辦公室」 美國友台政策持續進行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204/1914258.htm?feature=todaysforum&tab_id=268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5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面對中國威脅 民主共和兩黨共識 拜登在CBS節目中承諾,美國軍隊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保護台灣,我國外交部除表達感謝,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 在此次期中選舉,「中國威脅」也是熱門議題,雖說外交政策不能主導國內選舉,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威脅已經引起美國選民的注意,根據
Thumbnail
自美國改朝換代以來,台灣政府便竭力甩脱「川粉之島」(特朗普名字台譯「川普」)形象,盼能爭取拜登(Joe Biden)這位新美國隊長的恩澤,或令政府有本錢遂行大內宣。究其心之所向,無非期盼美國多幾次對台灣的口惠實不至,抑或在鎂光燈前提升對中國的怒氣值。
Thumbnail
自美國改朝換代以來,台灣政府便竭力甩脱「川粉之島」(特朗普名字台譯「川普」)形象,盼能爭取拜登(Joe Biden)這位新美國隊長的恩澤,或令政府有本錢遂行大內宣。究其心之所向,無非期盼美國多幾次對台灣的口惠實不至,抑或在鎂光燈前提升對中國的怒氣值。
Thumbnail
今天中美雙方將派出代表,在阿拉斯加舉辦外交高層的晤談,而對於台灣的定位與外交方針,必然是其中討論的重點之一,此次的結果,可以基本看出拜登上台後,對於中美的關係將如何處理,以及台灣接下來的外交策略又將如何找出破口。 當前美國總統川普為了對抗中國持續的擴張展開中美貿易戰的對立時,台灣因此成為美方陣營的一
Thumbnail
今天中美雙方將派出代表,在阿拉斯加舉辦外交高層的晤談,而對於台灣的定位與外交方針,必然是其中討論的重點之一,此次的結果,可以基本看出拜登上台後,對於中美的關係將如何處理,以及台灣接下來的外交策略又將如何找出破口。 當前美國總統川普為了對抗中國持續的擴張展開中美貿易戰的對立時,台灣因此成為美方陣營的一
Thumbnail
拜登政府的外交對策,首要問題當然是處理中共,而處理與中共的關係並不是在強硬與退讓這兩條路線之間做選擇而已,而是要用什麼辦法最能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馬上有一個基本問題要面對,就是川普對中共的貿易戰要繼續,還是收起來……
Thumbnail
拜登政府的外交對策,首要問題當然是處理中共,而處理與中共的關係並不是在強硬與退讓這兩條路線之間做選擇而已,而是要用什麼辦法最能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馬上有一個基本問題要面對,就是川普對中共的貿易戰要繼續,還是收起來……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論美中關係的展望:最近最常被記者或媒體問到的題目,就是拜登上台後美中關係要怎麼看?對台灣會有怎樣的影響? 坦白講,這個題目夠大,一次兩次回應也不夠講,不過,有一個大方向可以確定,就是說,美國這邊的政局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你看川普還有彈劾案要應付,拜登是不是能閃過選舉舞弊的追究也還有未知數……
Thumbnail
是說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仍處於僵局中,川普並未放棄在司法訴訟上尋求翻盤的任何機會,但情勢似乎已對拜登極度有利,他有很高的機會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中國政府的重要財經智囊則在演說中,自得意滿地透露,中國在美國的政經高層中擁有充沛人脈,可以輕易解決美、中爭端,所以佔盡便宜。似乎說明了中國對未來.......
Thumbnail
是說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仍處於僵局中,川普並未放棄在司法訴訟上尋求翻盤的任何機會,但情勢似乎已對拜登極度有利,他有很高的機會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中國政府的重要財經智囊則在演說中,自得意滿地透露,中國在美國的政經高層中擁有充沛人脈,可以輕易解決美、中爭端,所以佔盡便宜。似乎說明了中國對未來.......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最終會由川普或拜登勝出,也成了台灣社會極度關注的焦點。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讓台灣普遍希望川普能連任。只是目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拜登勝出的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未來如果是由拜登勝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會有什麼改變,或許是台灣社會應該提前思考...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之中,陸續談到了美中關係急遽改變的根本原因,與川普新孤立主義的影響,而未來另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就是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我們認為美中關係的改變已經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即使未來由立場較親中的政治人物當選,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但較為親中的美國總統,還是會在短期內讓美中兩國的關係緩和....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之中,陸續談到了美中關係急遽改變的根本原因,與川普新孤立主義的影響,而未來另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就是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我們認為美中關係的改變已經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即使未來由立場較親中的政治人物當選,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但較為親中的美國總統,還是會在短期內讓美中兩國的關係緩和....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中貿易戰的越演越烈,過去斷言美中貿易戰不可能出現的專家,也紛紛改口說,美中貿易衝突可能會演變成長期態勢,不會在短期內結束。但是隨著川普執政快滿兩年,我們已經更能掌握川普的行事風格,他極善長於使用恫嚇施壓的方式,來將對手逼上談判桌,並且在取得一定成果後,見好就收......
Thumbnail
是說隨著美中貿易戰的越演越烈,過去斷言美中貿易戰不可能出現的專家,也紛紛改口說,美中貿易衝突可能會演變成長期態勢,不會在短期內結束。但是隨著川普執政快滿兩年,我們已經更能掌握川普的行事風格,他極善長於使用恫嚇施壓的方式,來將對手逼上談判桌,並且在取得一定成果後,見好就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