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改朝換代以來,台灣政府便竭力甩脱「川粉之島」(特朗普名字台譯「川普」)形象,盼能爭取拜登(Joe Biden)這位新美國隊長的恩澤,或令政府有本錢遂行大內宣。究其心之所向,無非期盼美國多幾次對台灣的口惠實不至,抑或在鎂光燈前提升對中國的怒氣值。
然而拜登畢竟不是特朗普(Donald Trump)。3月8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於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對台立場明確不變,將信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和對台六項保證的長期承諾。而在此前,中國外長王毅方於3月7日的兩會記者會上強調,「中方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呼籲拜登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兩場記者會看似毫無關聯,實是一次中美的隔空對話。
與特朗普的極端、粗暴、無底線相比,拜登政府的對華立場雖未必有變,卻顯然在操作兩岸議題上更具專業性,也更加回歸美國傳統:有度的親台,精緻的反華。究其背後原因,既有拜登與團隊風格之故,亦與美國的現行困境相關。在此脈絡下,曾在兩岸激起千呎浪的「特式親台」,短期應難再現 — — 雖然即將退休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日前表示美國應重新審視對台的傳統「戰略性模糊」。
對華手段「特規拜不隨」
比較特朗普與拜登的對華政策,雙方的關注核心皆為應對中國崛起,但兩者的政策思維不同,對華手段自也有所差異。
特朗普任內,中美關係先是受總統與幕僚的強硬立場擠壓,又於後期遭逢疫下的總統大選刺激,出現了懸崖式陡降,不僅上演閉館逐使風波,更有國務卿發表新鐵幕演說,甚至出現要將台灣建設成「刺蝟島」的政治風聲,對中制裁與禁令更是層出不窮。
此時的美國對華政策,風格恰如特朗普其人:不可預測的一片混亂,罔顧規則的自我中心。特朗普或許洞察到了美國的內生危機,卻顯然開錯藥方,結果便是四年執政後,在國際上留下了滿地雞毛,以及一個更加分裂的美國。
拜登上台後,既要面臨特朗普主義的掣肘,更難翻越促成美國反華的三座大山:美式單極霸權的衰弱、白人的身分政治危機、日益嚴重的內部極化政治,種種障礙令其難以全然推翻前人的政治遺產,也勢必要在遏制中國的道路上前行。
但論及手法與實踐方式,新政府一要面對傷痕累累的美國內政,二要因應時移世易的國際局勢,顯然不會在反華手段上「特規拜隨」。
中美修復期下的台灣角色
首先,有鑑於美國眼下疫勢猛烈,防疫與紓困當為第一要務,2月的德州寒潮成災更顯美國聯邦與各州地方政府的權衡難題、治理弊病叢生。在此境況下,拜登一來暫無選舉壓力,二來其與幕僚立場接近傳統精英路線:相對重視科學證據、採用專業人士意見,故面對諸如防疫等內生危機,其並未繼承特朗普「以對外強硬遮掩內部困境」的路線,而是相對回防內政,強硬反華的外顯需求由此下降,台灣的「特式馬前卒」色彩自需淡化。2月份的台灣國安團隊人事變動,便是因應美國改朝換代的政策校正。
其二,針對特朗普任內「過度退群」所留下的傷口,拜登眼下正需費力治癒,故其既要重返國際組織,亦要修復與歐亞各國的盟友關係,更須彌合經歷震盪的中美裂痕。而在多邊互動的繁複脈絡下,各種區域熱點皆須回歸危機管理的盤點階段,不宜過度炒作激化。
以中東為例,拜登雖未立即重返伊朗核協議,卻已是談判與敲打策略並行,立場與特朗普時期相比軟化不少。而在兩岸議題上,台灣爭議既涉印太安全,又位處中美關係核心,拜登自不會如特朗普時期般無底線狂飆,而會選擇暫回傳統路線:對台承諾仍在,但不過度親近。
其三,特朗普任內諸舉侵蝕了美國的所處的道德高地,拜登自也需重拾理念的話語權柄。故其上台至今,屢以民主、人權等傳統意識形態武器圍堵中國,新疆議題再成焦點,「守護台灣民主」重躍舞台,但諸如「武裝刺蝟島」、頻繁軍售等特式手段,短期內皆難成美國對台政策主流。
與特朗普政府的盲目七傷拳相比,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更像場精準的漫長絞殺,但有鑑於美國實力的今時不同往日,以及亞洲崛起的國際新格局,美國此舉恐難收過往成效。在此脈絡下,對台政策重回傳統路線,將是中美修復期間的必然。然伴隨兩強競爭態勢激化,中美關係恐在緩步下滑與平衡間擺盪,美國的對台克制能持續多久,既關乎政治精英的抉擇,亦取決於國際格局的變動。
本文發表於:
2021年3月10日《香港01》:
2021年3月10日《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