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摘|一神主義者 vs. 宗教混雜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體上,現代聖經研究,無論是考古學、形式歷史,或是隨便一條現行的進路,都在揭示聖經明顯地與它的宗教與文化環境有延續性,同時也有非延續性。因此,我們不必認為聖經是完全獨特的,也不要輕視為與其他傳統的教導「差不多是相同」。所以作為基督徒,我們該緊記我們是身處宗教混雜的世界,無論是在地球任何角落或是在家裏,這一點異常重要。

(中略)

  在這駁雜的處境中,眾先知創造了「唯耶和華」神學("Yahweh only" theology),這詞是一位歷史學者所稱的。他們從來沒有主張「外來的神」不存在,只是要求以色列人不要敬拜或事奉他們。十誡中的第一誡中直截了當陳明此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先知實實在在經常責罵對巴力和當時其他神祇的崇拜,但他們關注的矛頭並非直指巴力崇拜本身,而是針對不知不覺沾染了這些崇拜的以色列人。對住在靈性多元環境、認為自己是「一神主義者」的基督徒、穆斯林或猶太人來說,這也是重要的啟迪。我們毋須駁倒其他信仰或證明其他信仰沒有價值,以表明對自己的信仰盡忠。
哈維.考克斯(Harvey Cox)著,黃杰輝、阮雅瑜等譯,2017,〈聆聽無聲者的呼聲:阿摩司與眾先知〉(第5章)。收錄於《新世代來了,我們該如何讀聖經》(How to Read the Bible)。香港:基督教文藝,頁154-155。

截稿之前

由於少年新眼光的截稿日期在即,就算早已構思許久,卻還是需要閱讀一些資料作為基礎。翻開Harvey Cox的這本書,想說能不能多點靈感,於是找到了跟稿件沒有直接關係,卻很想分享的一段文字(見上文摘錄)。

直到今日,聖經.舊約部分仍是我很不熟悉的弱點所在,但Harvey Cox的文字像一盞明燈,稍稍將我的思路拉出一條比較清晰的線來。

raw-image

聆聽無聲者的呼聲

Harvey Cox在談論先知書卷的篇章中,開門見山地說「先知不是為上帝代言,而是提醒聽眾上帝為無聲者和被遺忘者所發的呼聲。」並指出,基督徒必須要熟悉希伯來先知書,才有辦法理解耶穌所身處的「傳統」為何。

也因此,Harvey Cox認為研讀聖經,除了探討文本「當時是甚麼意思」與「現在是甚麼意思」之外,還必須問另一個問題:「文本曾有過甚麼意思」(what it has meant),也就是說,我們要了解文本的「原初語境」(original context),尤其是先知書卷更為必要。

所謂的「先知」(prophet)及其三角關係

raw-image

聖經裡有一群人被稱為「先知」,他們的任務是要控訴社會裡結構性的罪惡,並警告君王與人民若不改過自新將會面臨上帝的怒火。而先知一詞源自迦南文字的「預告者」(forth-teller),但一般的註釋書大多寫「預言者」(fore-teller),Harvey Cox認為前者的稱呼較適當,因為先知是「宣布上帝的話」,而不僅限於講述「預言」(foretelling)。

另外,雖然猶太人、基督新教與天主教各自認定的書卷有所差異,但就定義上來說,被認為是先知書寫的經卷,就是所謂的「先知書卷」了。

先知事實上與三種人有著錯綜複雜的密切關聯:先見(入迷[ecstasy,或譯忘我]者)、祭司(宗教建制)與君王(國家與政府)。先知與先見往往在靈性生活中角色重疊,先知雖抨擊宗教的偽善卻也同時受禮儀塑造,而先知在政治上則是扮演忠誠反對派,這三者間充滿張力。

學術方法:形式鑑別學(form criticism)

形式鑑別學是聖經鑑別學的一種,為要研究在口傳載錄的單元選段裏所反映的生活處境,以及這些單元選段的流傳歷史。

黃錫木,2005,〈形式鑑別學〉。收錄於羅慶才、黃錫木主編,《聖經通識手冊》。香港:基道,頁340-341。

Harvey Cox在這一章提到形式鑑別學這種方法,但講的就沒這麼拗口,他稱形式鑑別學為「形式分析」(form analysis),意思就是分析聖經文本中的(1)結構或模式、(2)表述的文類(genre)與情境類別

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透過形式鑑別學來辨別聖經文本的材料為何、聖經作者乃群體組成而非單一啟示等。對理解先知書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到聖經文本與歷史中類似文類材料的關係,比如像上文已提及的「先知三角關係」。

稍微拉回正題,然後做結尾

其實我本來不是要書寫上面這一大串內容的,原本只是想摘錄個文字段落,殊不知就把Harvey Cox講述先知書的這一章節做了簡單的梳理與消化,竟變成文不對題的讀書筆記了。所以我需要稍微拉回本來想分享的部分,作為本文的小結。

raw-image

聖經中的先知們,所面臨的是混亂的社會與政治處境,尤其是在靈性生活方面,以色列人必須面對宗教多元化的議題。從這點出發則可以額外延伸討論原住民傳統宗教與基督一神信仰的衝突,甚至到使徒保羅面對羅馬帝國的難題;馬克.布雷特(Mark G. Brett)的《去殖民化的上帝:帝國主義浪潮中的聖經》(Decolonizing God: The Bible in the Tides of Empire,2009/2013,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一書有極深入的探討,以舊約的部分來說,凸顯出當時的迦南地以及以色列民族的多神論背景。

但我之所以想摘錄Harvey Cox的這段話,是為了要回應台灣作為多元文化、族群、宗教、意識形態的公民社會的處境。

容我引用自身於2018年曾投書的文字:

翻開教會史料,不乏宣教師在廟口敲鑼打鼓報揚上主福音,基督教會與民間廟宇和平相處甚至彼此合作的紀錄。但當我們逐漸強盛,卻從「尊主為大」邁向「一教獨大」,只要稍微風吹草動,便四處點火、大肆撻伐。

我們必須謹記,台灣是多元文化與信仰的島嶼,我們的社會自由且民主,任何公共領域以基督之名所做的行動,都將成為一種見證。

林書弘,2018,〈我們想說什麼故事?〉。《台灣教會公報》,第3453期,2018.04.30-05.08,第11版。

基督教本身的性質就是「排外」嗎?我想,回到Harvey Cox的論述,若讀者同意他所說的,勢必能夠帶給身處台灣的我們,再思一位「宗教徒」在現代公民社會中,該以甚麼樣的態度來生活。


 Su-Hong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1.02.02 22: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冊弘,寫日常
49會員
83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讀冊弘,寫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就是單純覺得在 2024 的年末,BN 哥的這篇講道篇真的是淡淡的、淺淺的,卻令人不斷回味與思索,也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提醒眾人,我們正站在關鍵的轉折時刻上。
Thumbnail
2024/12/31
就是單純覺得在 2024 的年末,BN 哥的這篇講道篇真的是淡淡的、淺淺的,卻令人不斷回味與思索,也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提醒眾人,我們正站在關鍵的轉折時刻上。
Thumbnail
2024/10/11
捉摸不定的山陀兒颱風,打亂了中心辦公室的步伐,表面上放了三天假,但我自己並沒有放假的感覺。反而是各種焦慮與不安。
Thumbnail
2024/10/11
捉摸不定的山陀兒颱風,打亂了中心辦公室的步伐,表面上放了三天假,但我自己並沒有放假的感覺。反而是各種焦慮與不安。
Thumbnail
2024/09/22
如果各位看到這篇短文,表示我還活著,而且還有打字的力氣。
Thumbnail
2024/09/22
如果各位看到這篇短文,表示我還活著,而且還有打字的力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生命的價值,超越一切學術的界線;愛的成全,更包含所有智慧的總和。 全人醫治的範圍有身體、心理和靈性的部份。其中相互影響、交織在一起的情況,按人的角度來看,是挺複雜的,人也無法將它分割單獨處理。但有一位醫生,他能將三個層面在交互作用的情況之下,抽離靈性的腫瘤、心理的糾結...
Thumbnail
生命的價值,超越一切學術的界線;愛的成全,更包含所有智慧的總和。 全人醫治的範圍有身體、心理和靈性的部份。其中相互影響、交織在一起的情況,按人的角度來看,是挺複雜的,人也無法將它分割單獨處理。但有一位醫生,他能將三個層面在交互作用的情況之下,抽離靈性的腫瘤、心理的糾結...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宗教與信仰〉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七章〈宗教與信仰〉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五章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五章 第一節
Thumbnail
「宗教的40堂公開課」書評:從宗教起源到現代世俗化,一次探索人類與信仰的深刻對話。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多種宗教,尤其側重基督教發展史,並探討信仰如何形塑文化、影響人類行為。文中作者更提出大哉問,引起讀者省思信仰的本質與現代社會的關聯。
Thumbnail
「宗教的40堂公開課」書評:從宗教起源到現代世俗化,一次探索人類與信仰的深刻對話。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多種宗教,尤其側重基督教發展史,並探討信仰如何形塑文化、影響人類行為。文中作者更提出大哉問,引起讀者省思信仰的本質與現代社會的關聯。
Thumbnail
希伯來書‬4:12-13 和合本 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13 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Thumbnail
希伯來書‬4:12-13 和合本 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13 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Thumbnail
‪希伯來書‬1:1-2 新譯本 1  神在古時候,曾經多次用種種方法,藉著先知向我們的祖先說話; 2 在這末後的日子,卻藉著他的兒子向我們說話。 神已經立他作萬有的承受者,並且藉著他創造了宇宙(“宇宙”或譯:“諸世界”或“眾世代”)。
Thumbnail
‪希伯來書‬1:1-2 新譯本 1  神在古時候,曾經多次用種種方法,藉著先知向我們的祖先說話; 2 在這末後的日子,卻藉著他的兒子向我們說話。 神已經立他作萬有的承受者,並且藉著他創造了宇宙(“宇宙”或譯:“諸世界”或“眾世代”)。
Thumbnail
終於,十誡的介紹來到尾聲,將天要來介紹第一誡: 我以外,不可敬拜別的神明。 有些分類會將前一句話:「我是上主─你的上帝;我曾經領你從被奴役之地埃及出來。」也擺進去,不過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一個直接定義一神教的句子。 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定義,不論是對上帝自身,還是對你的價值觀而言都是。在這句話
Thumbnail
終於,十誡的介紹來到尾聲,將天要來介紹第一誡: 我以外,不可敬拜別的神明。 有些分類會將前一句話:「我是上主─你的上帝;我曾經領你從被奴役之地埃及出來。」也擺進去,不過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一個直接定義一神教的句子。 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定義,不論是對上帝自身,還是對你的價值觀而言都是。在這句話
Thumbnail
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Thumbnail
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Thumbnail
歌羅西教會的問題是一個信仰上的問題。他們的問題是將其他宗教的思想、文化傳統或者是世界上某些觀念帶入了教會,令他們的信仰混合了很多不同的雜質。
Thumbnail
歌羅西教會的問題是一個信仰上的問題。他們的問題是將其他宗教的思想、文化傳統或者是世界上某些觀念帶入了教會,令他們的信仰混合了很多不同的雜質。
Thumbnail
在靈性的道路上,我相信大家都會對「宗教」跟「信仰」產生無法辨別的混淆,尤其又加上近期一大堆如雨後春筍般的資料跟資訊,我們可能更加無法區別這些東西。這個概念我在我前一陣子的直播中也有部分提到,我今天就再用文章的形式來幫大家整理這些東西。  信仰與宗教的差別?  一般來說,因為我們活在一出生就有宗教存
Thumbnail
在靈性的道路上,我相信大家都會對「宗教」跟「信仰」產生無法辨別的混淆,尤其又加上近期一大堆如雨後春筍般的資料跟資訊,我們可能更加無法區別這些東西。這個概念我在我前一陣子的直播中也有部分提到,我今天就再用文章的形式來幫大家整理這些東西。  信仰與宗教的差別?  一般來說,因為我們活在一出生就有宗教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