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耳朵借我:專訪Lenny郭達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June, Lenny和我。

June, Lenny和我。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若你不認識郭達年Lenny,這期節目你會遇到一些初聽或許不好下嚥的歌,還有信息密度很高,必須豎著耳朵聽纔能大致領會的口音比較重的港式普通話。那麼請試試把自己「歸零」,帶著好奇聽聽看,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誰是郭達年?他是香港傳奇樂隊「黑鳥」的創始人,一位年過六旬的安那其,也是我青春時代的啟蒙者之一:當年台灣水晶唱片引進黑鳥的專輯《民眾擁有力量》,並邀請他們來參加「台北新音樂節」,那場演出之狂暴完全超乎我想像,那捲錄音帶更是和我聽過的所有搖滾樂流行樂都截然不同,粗糙然而生猛,揉合西方民謠、搖滾的翻唱和東方民樂的元素,再加上強烈的抗爭意識。算起來,那應該是我認識的第一張堪稱「抗議歌曲專輯」的中文唱片。

後來,我曾經兩次訪問郭達年,彼此稍微熟了一點。上次他來台灣,我們匆匆喝了杯咖啡,聊不了太多,但記得他說到這幾年生活艱難,一度甚至無家可歸,幸而還有朋友幫忙安頓。說著那些的時候,他也是一貫溫和的帶點兒自嘲的微笑,和他演出時候總豁出去閉眼拼命的模樣,是很大的對比。

2018年,郭達年竟然出版了個人專輯,還在台灣發行了台壓版。配合專輯上市,Lenny和親密戰友June一起飛來台灣,上了許多通告,參加很多場演出,包括高雄大港開唱,南北奔波,行程很滿。這種註定賠錢的事情,多虧「香灣人」Thomas牽成,應當記一大功。

我拿到新專輯《抱靈賦》,聽了幾遍,很是感慨,彷彿一下子跌回古老的青春期,重新聞到一股手工粗礪,滄桑樸拙,然而意象強烈的氣味。那氣味在如今這時代顯得不合時宜,顯得十分倔強,但當你真的聽進去,卻又不能不動容。

就像黑鳥多年前那些地下錄音的作品,這張專輯也完全沒有循傳統唱片工業的路線製作(那樣由少數壟斷技術者把持的「專業美學」,正是Lenny極力抵制的),而是以一種「公社式」的協作模式:有的歌是Live House現場實況錄音加上後製疊錄的樂器聲軌,有的是用極古舊的筆電在簡陋的空間裡自己錄製。歌曲材料也一秉黑鳥時代的精神,許多都是以歷年西方樂壇詩歌為基礎再做改編,有知名的Leonard Cohen, John Lennon, CSNY, 也有老前輩Woody Guthrie和Pete Seeger,美洲原住民女歌手Buffy Saint-Marie,詩人Allen Ginsberg,更有近一些的Ani DiFranco和Manu Chao,和義大利革命歌曲Bella Ciao……。Lenny說,他是港英殖民地時代教育出來的「番書仔」,那些翻唱改編的致敬對象,都是他文化構成的一部分。

儘管錄音環境極之簡陋,畢竟是「野戰錄音」幾十年的實踐者,Lenny對聲音美學的直覺和掌握仍然厲害,這些歌聽來仍然氣血翻湧。Lenny對那些前人作品的改編詮釋,總能呼應他自身的生命狀態和他對當下時代環境的觀察。他像一頭不肯飛走立在樹頭的烏老鴉,倔強地叫個不停,從小我唱到大我,從香港唱到世界。

這樣的音樂,令我想到那些二戰前的藍調、民謠老錄音:那些人唱的往往也是前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詩歌,只不過在自己手上變化出自己的版本,呼應他們當下感應到的什麼。歌樂仍是生活、勞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糧食一樣,必須咀嚼吞嚥,化為熱量,提供你對付明天的資本。不管插不插電,用什麼配器,唱的是粵語國語英語,我以為《抱靈賦》是一張實踐「民謠」這個名詞原初涵義的作品:古老的歌曲口耳相傳,在不同人的手裡變化出新版本,而能反映甚至干預每個全新的時代。畢竟所有我們的為難我們的喜怒哀樂,前人都經歷過了……。

於是在這天的空中現場,Lenny和June唱了三首改編前人作品的歌,卻都呼應他們心目中十萬火急的現實危機。

一位年過六旬來自香港的安那其,一張低成本錄製的專輯,在2018年的台灣,能激起多少迴響?這我也不敢說。但是誰知道呢,或許有人聽到了,聽進去了,生命從此有一點兒不一樣了,這一切,也就不算白忙一場了。

播出曲目:

Suite of Freedom 上路
Find the Cost of Freedom (CSNY)
Everybody Knows
Free the People NOW!
New Stanza for Amazing Grace

郭達年、June Live @Alian963 :
Lenny: 木吉他
June: ukulele / 鈴鼓 / 手鼓

Politik Kills(改編自Manu Chao)
我知道(改編自李雙澤)
Universal Soldier(改編自Buffy Saint-Marie)

I Ain’t Got No Home / Which Side Are You On
We Shall Not Be Moved
Bella Ciao 砍破這爛囚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