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分享|Clubhouse憑什麼快速竄起?RC語音、Discord沒做到的,它都做到了
方格精選

個人分享|Clubhouse憑什麼快速竄起?RC語音、Discord沒做到的,它都做到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ource:shutterstock

source:shutterstock

這兩週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clubhouse這款app,關於clubhouse是什麼、怎麼申請已經有滿多文章做過說明,我就在下方附上連結讓大家自行參考。

有眼尖的使用者發現,clubhouse的模式和功能根本不是什麼新發明,更早一點的discord(2015年)和已經終止營運的RC語音(2010年)都採取類似的方式,但為什麼獨有clubhouse被大家看見,而d家和r家卻沒能得到同等的待遇?

我從比較大範圍的角度切入,把clubhouse的熱潮歸結成三個原因:(1)飽和、爆炸的網路世代(2)限定熱潮,KOL加持(3)定位差異放大工具的差異性

這三個原因可以算是相輔相成,如果只有單獨一個或兩個都可能不會造成今天這個局面。


先瞭解RC(以下簡稱R)和Discord(以下簡稱D)

為了減少篇幅,一樣我就用連結的方式讓大家自行參考。

這兩篇數位時代的文章,都有簡述R和D的發展歷史,R在2019年正式結束營運,而不意外地D有感於社群蓬勃發展,不能固守遊戲圈,也正式決定要向其他領域拓展。

有基本的認識之後,就可以看我自己對clubhouse熱燒的三個要點。

一、飽和、爆炸的網路世代


source:Discordapp.com

source:Discordapp.com

RC的存活時間是2010-2019,而Discord是2015,clubhouse則是從2021開始。在時間上,雖RC發展的最早,當時得力於網路世界發展不算完備、產品的優勢,成功取得一席之地。

2015年呢?Discord剛出世的時候,正好碰上的是蓬勃發展的Facebook,現在也有許多網路知名的電商,都是從那時候冒出來的,Facebook使用者急速成長也可以算是那時候。

2021年呢?大家一定都能察覺,現在網路上的「知名人士」已經多到數不清,甚至你我知道的KOL,很常彼此根本不知道這號人物的存在,到了這種大爆炸的時代,流量已經只是基本門票。

主流社群平台的版圖也已經很明顯了,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ik Tok這幾個,中小型的平台就是因人而異,因此不做過多討論。平台數量有限的狀況下,再加上近幾年鼓吹「個人品牌」的意識,競爭者快速增加,自然從既有平台上得到的紅利自然就逐漸下降。

新平台的出現,自然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寧可錯過一百,也不可放過其一,你要說恐懼也是可以,只要能夠在新平台取得一席之地,對日後的發展自然是多了一分保障。

另外,被稱為Podcast元年的2020,造成的影響也得記上一筆,如果不是podcast先被知道,聲音經濟能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被網路用戶接受都還是一個問題。


二、限定熱潮,KOL加持

source:Getty Images

source:Getty Images

clubhouse上線初期只有ios的版本,這本身就是一種限定發售的概念,再加上只能透過有限的邀請碼才能取得,在獲得的瞬間本身,成為一種正向的肯定或者你也可以說是「虛榮感」。

但作為一個新產品,一味限定只會搞死自己,因此這邊必須要再加入各大領域的知名人士、權威人物,也就是大神們的加入。

除了有效達到更快速的曝光之外,透過名人邀請名人,名人團聚下線的這類手段,本身就是替產品做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及背書,推特王Musk開房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在近期也有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人進駐開房,不管是想要嘗鮮的、想要發展自己的,都成為促進clubhouse的燃料。


三、定位差異,讓工具的差異性被放大

Photo by Yuki Kohara

Photo by Yuki Kohara

很多人會說其實clubhouse在做的事情,R和D都在做,這是沒錯的,但R和D對自己的產品定位都是在遊戲,當決心要走遊戲直播、語音這塊時,某種程度上就會排除掉很大一群不玩需要語音的玩家,更別提還有很多人是不玩遊戲的。

在clubhouse的設定上可能就沒有這麼針對(畢竟產品也剛上市),但由於這些KOL互相拉來拉去,各界人士都有的情況之下,大眾對於clubhouse的定位就自然不會限縮在遊戲上。

在差異性的部分,clubhouse在前面的條件下,比FB、IG多了語音的真實感;比起Yt多了臨場互動感;相比Podcast則是多了即時感;比起聊天室、直播多了多人參與感。

這並不是在歌頌clubhouse的偉大,只是比起來clubhouse更貼近於現實世界的老年人宣傳王牌-賣藥電台。整體的運作上,存在著另一種不同的吸引力,能夠滿足在單一社群上沒辦法被滿足的那塊。


究竟會不會成功呢?

上述這些原因當然都是後設之見,如果覺得看起來有點複雜,那簡單描述就是

如果有天你可以,聽到國民老婆結衣,跟你在同一個聊天室內聊天,貝佐斯CUE你發言或是你跟蔡依林同房唱歌

這樣聽起來應該滿厲害的吧?!

但,如果說到會不會成功,我自己也還不太敢保證,畢竟現在還在蜜月期。

個人意見是clubhouse能不能成功商轉,某種程度上得端看podcast。如果podcast能完全商轉,那也許clubhouse就有機會,否則他就只會成為一種「工具」,而非「社群媒體」。

avatar-img
Yo Chen的沙龍
101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隨著Youtube內容大量成長,各式主題和種類的題材也不斷出現,其中有一類型的內容引起我的注意—音樂影片。你可能會好奇MV有什麼值得注意的?這不是出現很久了嗎?歌手明星現在發數位專輯的多如繁星,哪裡不一樣?確實,歌手明星發MV不稀奇,但如果是大家口中的KOL、網紅或是Youtuber,甚至是插畫家
2021年熱門影片榜單出爐,不負眾望的榜單上一定有那台車車!從這份榜單上,或多或少也能窺見2022年未來的發展,究竟Youtube的內容會怎麼走下去呢?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隨著Youtube內容大量成長,各式主題和種類的題材也不斷出現,其中有一類型的內容引起我的注意—音樂影片。你可能會好奇MV有什麼值得注意的?這不是出現很久了嗎?歌手明星現在發數位專輯的多如繁星,哪裡不一樣?確實,歌手明星發MV不稀奇,但如果是大家口中的KOL、網紅或是Youtuber,甚至是插畫家
2021年熱門影片榜單出爐,不負眾望的榜單上一定有那台車車!從這份榜單上,或多或少也能窺見2022年未來的發展,究竟Youtube的內容會怎麼走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