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贊助(上):大英博物館公開捍衛BP石油資助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Photo by Author, at British Museum in London
歐洲及美國的博物館營運,經費很大部份仰賴贊助。本篇將討論英國博物館、美術館的贊助資金爭議(以下將以「博物館」涵蓋博物館與美術館),來看博物館接受企業贊助辦理藝文展覽與教育活動時,為什麼會受到反對聲浪?——尤其是2019年7月大英博物館董事會成員之一的埃及文學家Ahdaf Soueif辭職,引起英國博物館界的一陣嘩然。
大部分英國博物館的收入來源
在英國,大部分的博物館經費來源包含:政府補助、爭取外部計畫經費、場地租金、票務商品活動收入、投資和贊助合作…等。
大型或國家級博物館,其組織規劃設有館長及董事會,董事會為遴選相關領域具名望和專業的人士出席擔任成員(trustee),多為無給職,除了替博物館爭取外部贊助外,也會共同研商與決議重大政策,館長負責執行和向董事會報告(這裡以大英博物館為例);地方和區域的中小型博物館,則多由地方議會(Council)轄下管理經營,每一年議會審議決算明年度博物館經費,像筆者接觸過的萊斯特(Leicester)和德比(Derby)地方博物館就是如此。
英國博物館經費緊縮
英國大多數博物館和臺灣一樣都是免門票參觀但不像臺灣絕大部分依靠政府預算單一收入。無論是國家大型還是地方區域型的英國博物館,並非可以100%仰賴年度預算—由政府編列和負責博物館絕大多數的營運費用
雖然英國博物館有部分的政府經費支援,但比例上不算高,且每年受到其他預算排擠影響,費用不固定,幾乎所有館舍皆有籌措財源的壓力。近年來英國財政緊縮,根據2012年英國博物館協會(Museums Association)的統計,2002年至2012年間,就有已知的42家博物館和歷史景點關閉。
許多補助計畫調整為競爭型(並非人人都有),更有甚者,開始縮編博物館人員,如萊斯特(Leicester)地方議會於2019年度大幅度刪減明年該市的藝術預算32萬英鎊(約台幣1280萬),3月份裁員了地方最大的博物館New Walk Museum內4名專業策展人,預定由「更便宜的觀眾發展與參與團隊」取代,突顯英國博物館面臨政府經費僧多粥少,而且來源並非外界想像的穩定。
因此,董事會成員被視為博物館財政籌措的一個基石——優秀的社交人脈手腕和名望,或是本身即為富有、熱愛藝文的企業家,他/她們如何協助博物館取得外部的資金贊助,是維持博物館營運的一項來源。
英國石油龍頭BP
英國石油公司BP的全名為BP p.l.c.,一直以來為英國眾多知名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大手筆藝文贊助者,例如:大英博物館、國家肖像美術館、Tate(於2017年終止)等,卻也極具爭議性。根據《The Art Newspaper》報導,2018年大英博物館同意BP贊助750萬英鎊協議(該贊助分為五年期),無論是對大館還是小館來說,這可以說是筆一筆非常可觀的資金。
然而,BP這幾年持續發生破壞和影響自然環境、氣候變遷的事件,像是漏油、鑽探活動等,又BP也是第一家進入伊拉克開採石油的外國公司,部分輿論認為該公司助長了當地的汙染、貧窮和腐敗。
因此,一直以來有許多環保和社運團體不滿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的榜樣,卻還收受了BP的贊助,認為該資金為「Dirty Money(不義資金/骯髒錢)」,不定期赴博物館集結抗議。
反對博物館接受BP藝文贊助的團體們認為,贊助恐使博物館削弱對其的批判性,也可能讓BP用錢「買下文化」以打造自己良好形象,能無視其對環境或當地人民長期造成的損害,使得這些不義且沾滿鮮血的鈔票諷刺地讓企業成為「好公民」,幫助提高、甚至翻新這些「富人」的聲譽。所有接受BP贊助的藝文館舍幾乎都無法逃避這樣的爭議聲浪。
Ahdaf Soueif辭去大英博物館董事一職
埃及文學家Ahdaf Soueif自201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董事一職,不過,2019年與大英博物館在勞工問題(英博外包人力公司倒閉,但博物館並無聞問)、文物返還(博物館對殖民時期掠奪的文物是否返還噤聲)和接受BP贊助上等的立場不合,因此於7月份辭職。
Soueif譴責大英博物館在這些棘手的問題上,即使處於領導地位,卻「很少說話」,表示大英博物館作為國際級博物館,應對於這些議題採取明確的道德立場。
面對Soueif的辭職,再度掀起了英國博物館界的辯論,究竟博物館可不可以收受有爭議的大型企業贊助?如果這筆贊助金額對博物館的營運和教育舉足輕重呢?博物館倫理能夠支撐博物館接受有疑慮的企業贊助到什麼程度?
大英博物館的回應
7月份大英博物館Fischer館長(Hartwig Fischer)公開回絕了環保團體要求大英博物館放棄BP贊助的呼籲。他認為最有效能改善環境和氣候變遷的方式,是關注我們的生活和消費形式,而非聚焦在博物館是否收受BP的贊助。
Fischer館長指出過去BP的贊助使得大英博物館有能力辦理一些具有高度和豐富的特展,曾吸引400萬名觀眾參觀欣賞,肯定這些都是對文化平權和公共利益不容忽視的貢獻。此外,Fischer館長也在博物館年度發表會上強調了大英博物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所作的文化遺產保存和考古工作,並為館內的文物返還政策辯護。
BP公司的發言人也表示,未來世界需要共同完成並實現淨零碳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建立相互理解和合作,以共同找到解決方案,而非加劇彼此的分化和分歧。
正反兩方的論點突顯出博物館在接受贊助時面臨的兩難,如何在倫理道德、廣大的公共利益中取得平衡?大英博物館的案例值得我們深思。
Photo by Author, at British Museum in London
➤更多博物館消息都在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粉絲頁!
➤參考資料:
1. The Guardian|Campaigners protest against BP sponsorship of British Museum
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19/feb/16/campaigners-protest-against-bp-sponsorship-of-british-museum
2. Financial Times | British Museum rejects calls to drop BP sponsorship deal
https://www.ft.com/content/e3c33d5c-a187-11e9-974c-ad1c6ab5efd1
3. Artnet News|The British Museum Defends BP Sponsorship in a Public Debate With Climate Activists Following the Resignation of a Trustee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british-museum-bp-climate-1614934
4. The Art Newspaper|British Museum director endorses controversial sponsor BP as part of future vision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news/british-museum-director-endorses-controversial-sponsor-bp-as-part-of-future-vision
5. The Times|British Museum trustee Ahdaf Soueif quits with attack on BP sponsorship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british-museum-trustee-ahdaf-soueif-quits-with-attack-on-bp-sponsorship-lxwttqr9g
6. BBC News|British Museum trustee resigns over BP sponsorship and repatriation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49006976
7. The Guardian|V&A boss proud of funding from US family linked to opioid crisis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9/jul/10/v-and-a-boss-tristram-hunt-sacklers-family-funding
8. Museums Association|Code of Ethics: Additional Guidance
https://www.museumsassociation.org/download?id=1173810
9. The Guardian|Curator cuts at Leicester museums criticised as disastrous
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19/mar/13/curator-cuts-at-leicester-museums-criticised-as-disastrous
10. Museums Association|Closures hit museums across UK
https://www.museumsassociation.org/museums-journal/news/01112012-closures-hit-museums-across-uk
11. Christopher P Jones|Can Art Clean Up Dirty Money?
https://medium.com/@chrisjones_32882/can-art-clean-up-dirty-money-fa5ddf838e6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4大照明重點,打造優質博物館與廟宇照明! 藏品與文物保存必看!LED 照明在博物館、藝廊和寺廟中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僅可照亮展出的藝術品或文物,更可增強整體訪客體驗。適當的照明可以對公眾體驗、欣賞和了解藝術或文物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我們將分享照明對於博物館、畫廊和寺廟的重要性,以及在為這些空間設計照明系統時應考慮的不同注意事項和細節因素。
Thumbnail
avatar
謝易芨 Jason Hsieh | Co-Founder/Manager at TJ2 Lighting 東捷生活科技
2024-05-31
去博物館了嗎?—讀《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avatar
這編好想說
2024-05-20
台北市的小旅行:歷史博物館與植物園整修好長一段時間的歷史博物館,終於又盛大開幕了,乘著非假日,和周靜宜來趟充滿文藝氣息的風雅之旅。 原本80元的門票,這段時間優待只要40元,進了展場,我們直奔4樓餐廳,先飽口福再來飽眼福。 餐廳的用餐環境舒適寧靜,接近400元的簡餐,加點150元的飲料和茶點,剛剛好的飽足感,Tea Time時間
Thumbnail
avatar
Grace
2024-02-27
佛館與海科館首度攜手簽MOU 友好博物館共創新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首度攜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3-08-19
香港M+博物館與台北市立美術館之比較僅管針對了地理位置、硬體設施、開銷、展覽時間規劃等面向進行了香港M+博物館與台北市立美術館之比較,可我不打算提供任何一方較為優秀的結論,僅管港台連結密切,但這兩者仍相差甚遠,以北美館進行對照僅是希望台灣的觀眾能夠對於M+的規模和多樣性有更深入的體悟。我比較想批評的是北美館缺乏一個常設展覽這點。
Thumbnail
avatar
Tammy
2023-07-20
【慢行博物島】充滿在地故事的老建築: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與大溪老街上一次來大溪,是2015年木博壹號館剛開館的時候。 不怎麼大的木造日式建築,踏入屋內仍能感受到日式建築獨有的一種寧靜氛圍,志工姊姊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壹號館,也告訴我們木博還有好幾棟正在整修,之後會陸陸續續開館。 當時,我想著等其他場館整修好了再來,卻沒想到,等我再訪大溪,已經是七年後了。
Thumbnail
avatar
藍蒼
2023-01-25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特展:國家肖像館與萬神殿的民族神話兩位時代相隔五百年的文化巨擎,為「時代的臉孔」畫出時間的廣度,而他們共同的生命經驗,則是出現在這展覽的必要條件,例如說,無論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他們都經歷過一位名為伊莉莎白的女王逝世,以及他們都屬於發跡於不列顛島,被歐陸稱為「阿爾比恩」的英國人。
Thumbnail
avatar
Kuan
2022-11-02
與孩子們一同神遊司法博物館與元宇宙法律今年(2022年)7月中旬我與太太帶著兩個孩子到台南遊玩,特地到司法博物館去參觀,大人們欣賞這座台南地方法院的百年舊址(現已成國定古蹟)與台灣司法相關的展覽內容,並試圖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小孩們理解這個世界包括元宇宙法律的輪廓樣貌。 讓小孩認識這世界司法與律師爸爸工作的模樣
Thumbnail
avatar
建佑律師_NoMoreLaw
2022-07-28
書香伴遊—《博物館與它的產地》,一起實地尋寶去!如果你對參觀博物館感到陌生,那麼不妨先來看看《博物館與它的產地》,先感受一番紙上博物館的獨特魅力!本文以實地走訪的展覽為切入點,淺談參訪博物館的趣味。希望大家在閱讀本書時,也能從中發現自己心目中的「寶藏博物館」,一起朝著博物館踏出步伐,尋寶去!
Thumbnail
avatar
Miracle|奇蹟放送所
2022-07-24
【佛館與臺史博締結友好 共同發揮博物館的力量】【佛館與臺史博締結友好 共同發揮博物館的力量】 簽署後並有揭牌儀式,在場有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莊佩樺和館長室副研究員張淵舜等多位見證。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