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台北城 part 1

2021/02/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公會堂
第一站:台北公會堂。

1945年10月,台北公會堂擠了好多人在看熱鬧,統治臺灣的日本,投降了。陳儀代表同盟國,來接受日本投降。終於,臺灣結束日本人的統治,臺灣人對於未來,有好多美好的想像。

路上傳來歡呼聲,是用台語混和日語說的:「日本『狗』要離開臺灣,真好真好,萬歲!萬歲!」
(註:在中山堂對面的牆上,有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碑文內容沒有提到的是:中華民國對日本的戰爭,是輸多贏少。真正讓日本投降的,是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
陳儀上一次來到臺灣是10年前,1935年,日本邀請中華民國福建省主席:陳儀,到臺灣參加臺灣博覽會。他覺得台北非常先進,有電力、郵政、電信、都市規劃,不像中華民國(民國24年),還在跟共產黨打仗,百姓吃不飽,生活得很辛苦。因為他們沒有在建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中華民國政府希望先把他們不喜歡的人給消滅掉。

過去在日本統治下,臺灣人很難明白什麼是平等。倒是,對於不平等,非常熟悉。重要的管理工作,都是日本人擔任。普遍來說,日本人過得輕鬆愉快、臺灣人要被使喚來、使喚去,像是做牛做馬一樣,鞭子下來,想不走也不行。
回到「祖國」,有許多臺灣人,希望自己能夠做過去日本人的工作,甚至希望能夠加入政府。但是,陳儀卻說:因為臺灣人不會說國語,所以不行擔任重要的政府工作。
什麼?什麼是國語?日本時代,日本人說:國語是日語。中華民國說:現在的國語是北京話。

「他搶走我的位子,我在這!我在這!」(那邊有聲音在呼喊我們。)
站這麼高的人像,他是誰? 他是一百元鈔票上面的孫中山。這裡現在不叫作台北公會堂了,現在叫作「中山堂」。

孫中山銅像下面的底座繼續發出聲音,「他搶走我的位子,我在這!我在這!我本來是在新起街市場附近的公園,上面站的本來是日本人。以前日本人在臺灣生活得很開心耶!我走不動了,請妳代替我去那裡看看。喔,對了,妳的稻荷神社及新世界館,就在那裡!」

(註:祝辰巳銅像的原址,在台北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附近。 祝辰巳,第四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戰後基座移往臺北中山堂廣場,改立孫中山銅像)

下一站:新起街市場。
    Glueglue
    Glueglu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