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開車返鄉,一路上真的少不了吃零嘴,嘴巴塞點東西好像特別能提神;而且,每每踏進休息站,就算沒什麼東西好買,也都會忍不住逛一下。
用蟋蟀磨成粉入菜,是食蟲的選擇之一。(此圖為一般麵糰,photo credit: Diane Helentjaris on Unsplash)
2021金牛年,途經雲林口湖休息站,我走進了地方特產中心,被一盒像是方塊酥的餅乾吸引。除了本身就愛吃方塊酥,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它名叫「蟋望餅乾」。
嗯?是因為老闆名字跟蟋蟀有關嗎?還是雲林特產蟋蟀?就算如此,也不可能用蟋蟀做餅乾吧?這一塊塊大概2*2公分的點心,看起來一點也不像蟋蟀啊。把罐子翻個面看向產品成份表,驚!還真的列出了「蟋蟀粉」。
上網查了一下,聯合國農糧組織在2013年開始力推食蟲,因為昆蟲不但有豐富的蛋白質,飼養時所需的土地,以及排放的溫室氣體都相對少。在芬蘭,食品公司推出
蟋蟀麵包;去年,日本無印良品也上架了
蟋蟀仙貝、女星
長澤雅美甚至愛上了蟋蟀拉麵、上野街頭還出現昆蟲食品販賣機。
我真是井底之蛙(一定都是不能出國害的)。
雖說本來就知道昆蟲其實營養價值很高,但一直以為「吃蟲蟲」都是整隻拿來烹調、油炸,面對那種蟲蟲全屍,實在是吃不下去啊啊啊啊啊!但若是把蟲蟲磨成粉,加入料理過程,似乎就沒什麼門檻了。
後來呢?我入手了這罐餅乾,吃起來味道有點像五香乖乖。一口接一口。
註:包裝上提醒,對蝦、蟹等甲殼類過敏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