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充滿少女情懷的rom-com終於迎來第三部大結局,真是可喜可賀。我深深記得看第一部的時候馬上就愛上了這部可愛的校園愛情片,它滿足了許多妳對戀愛的遐想。彼得是這世上最不真實的男孩;高大、帥氣、體貼又專情,他雖然是萬人迷卻只為妳一人傾心,承認自己的慾望但尊重對方的意願,請問這種男生要到哪裡找?況且彼得在這三部曲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行動證明,他的心只屬於勞拉。以一個高中生來說,他的感情觀其實非常成熟。(我強烈懷疑彼得提議跟勞拉假戀愛好讓前女友吃醋只是個幌子!)前兩集勞拉都在摸索"談戀愛"這件事情,甚至經歷了對象上的選擇。(再一次,編劇給了我們一個非常不現實的男配角;他欣然接受了勞拉的選擇並祝福她,大家好聚好散。)這一次,勞拉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未來──不僅沒有按照原定計畫和彼得上同一間大學,甚至喜歡上千里之外的紐約大學。勞拉在戀情和學業之間該如何抉擇呢?
美國東西岸的距離光是開車就要將近兩天(而且妳也不可能不眠不休地開車),搭公車甚至要花上三天,除非搭飛機,不然真的只有長假才有機會跟分隔兩地的愛人見面了。所以彼得的心情其實不難體會,況且事與願違本來就會沮喪嘛!關於追隨戀人的腳步選擇學校這件事,我以前的男友也做過。當時他聽說我的志願都在台北,就放棄原本打算申請的南部大學,把所有的志願都換成台北的大學。他滿心期待可以在台北跟我展開一段粉紅色的大學生涯,沒想到我最後決定不去台北了。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念著台北的學校,一到假日就搭長途車回來跟我約會。每次提起這段往事他就會心中充滿酸澀,覺得自己一個人被丟在台北根本是被陰了。不過他最起碼選擇了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孤單的校園生活也不是一無所獲。不過話又說回來,是他單方面決定愛相隨的,怎麼能怪我咧?(攤手)
如果你問我,這個系列收尾收得怎麼樣,我覺得,其實還不錯。第一部非常經典,就是很可愛、很青春,有點酸澀的愛情小品。第二部我覺得稍嫌平淡,女主角的人設感覺有點跑掉,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在熱戀期對其他男生有戀愛遐想。(不過,也許這樣的困惑在青少年之中是很常見的,畢竟大家都還在探索階段)第三部,小女孩不得不長大了,生活中不再只是以愛情為優先,漸漸地發現除了愛情,她對自己還有更多渴望。而且她願意為了這個渴望,承擔風險。這個結尾,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