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屋結果好像讓人吃了一顆定心丸,第二次去新家時,有別於初次造訪的忐忑與擔憂,我整個人平靜了許多。裝修公司去丈量時,我也能更仔細的觀察新家每個角落。房子還是小,卻沒有初次看見時那種壓迫感了,好像變得寬敞了一點。那種兩個人待在同一個空間就覺得摩肩接踵的感受彷彿只是我的想像,其實這間小屋兩個人生活似乎就是剛剛好,不多也不少。我好像在認識一位新朋友,冷靜觀察就能發現對方有何特點。新家的座向是真的蠻好的,客廳和主臥都是白天就能曬到陽光,頗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覺,完美的避開西曬。現在住的家裡四樓有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是室內晒衣場,冬天時我總喜歡在下午溜上去偷憩個半小時。那種被綿密冬陽鋪滿全身的感覺,讓我覺得很幸福、舒適。(夏天就不用說了,我簡直像個偷情的人,對毒辣的陽光東躲西藏深怕被發現啊!每到夏天就活得像個吸血鬼。)
J的弟弟近年也買了新房,和我討論裝潢時,他疑惑的問我:「你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冷靜?你對於裝修自己的房子不會感到雀躍、期待嗎?」其實我幻想過無數次,在只屬於我跟近江的家裡的生活情境,我確實感到期待與雀躍。不過,我想像中的那些場景,其實都跟裝潢無關。所以裝潢只是我需要完成的一項任務,既然是任務就希望能好好完成,比起期待,我可能更偏向兢兢業業。我沒有想過要在很美的新家過生活,我希望新家很實用,每個空間都妥善利用。現在,前前後後也去過三次新家了。從一開始覺得窄小,到變得比之前寬敞,到現在覺得有信心把這裡打造成五臟俱全的空間。每接觸一次新家,心裡就越踏實,想法也越具體。雖然現在還是四面白牆,但我的好感與日俱增。我期待新家落成的那一日,我心裡那些像蒲公英種子般無垠飄盪的焦慮與不安最終能夠落地生根,開出欣然的花朵。
買房是個很重大的選擇,所以我希望能留下一些紀錄。偶爾也能回顧,看看當時的心情。不太知道相關的裝修文到底要怎麼寫,所以不知道關於新家的文章還會不會有下一篇。網路上如果有分享自家裝潢的,大多是因為有些特殊設計,有特定風格。設計師在問我們預期的裝潢風格時,我毫不猶豫的回答:「貧窮風。」沒有啦!後面有說,我比較注重實用,外觀只要整潔乾淨就好我不用甚麼別出心裁的風格。甚麼侘寂風、美式鄉村風、工業風這類的,我不太需要。貧窮風是玩笑,但也不完全是玩笑。兩個人六雙鞋萬年不變的我們,顯而易見的沒有把外貌放在首要考量,而是希望設計好的裝修是實用、好用的。在能力範圍內,活出最舒適的樣子,是我們的目標。希望接下來一切順利囉!
本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