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十):甚麼時候該賣出股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日美股成長型科技股面臨幅度還不小的調整,我的整體持倉大概從二月中旬創下歷史新高後,在短短十天上下,截至美東時間周四(25日)收市已下跌了16%,雖說到目前為止本年回報(YTD)還維持在正數,但如果今晚再大跌就很難說了。

本年回報已經是負數的WisdomTree雲端計算ETF(WCLD)

本年回報已經是負數的WisdomTree雲端計算ETF(WCLD)

很多股票我都持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從高位下跌16%的壓力是還好,畢竟噴掉的錢也只是從市場賺來的帳面盈利。不過,在我的Telegram群組當中,最近也有群友分享說,這輪跌市已經幾乎讓他的帳面盈利全部蒸發,再跌就要虧到本金了,是否該要出清持股避一避險,等市場穩定點再買回來

這問題我很難簡單回答,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我自己當然是繼續持有的,正如我前面文章所說,賣出持股的原因通常只有兩個:一、公司成長狀況不如預期(像是業績走下坡、公司經營方向有重大變動,不符當初買入時的理據等);二、覺得有別的更好的投資對象。買賣的依據在於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而非股價短期變動。

這輪美股成長型科技股下跌的原因,大家都討論了非常多,但總的來說不管是十年期國債殖利率急升,導致資金從風險較高的股市流出;還是疫情可望趨緩,導致市場把錢從估值較高的科技股抽走,轉入估值較低的經濟復甦相關類股,造成板塊輪動。兩者都屬於市場資金面的因素,對於我看好一家具長遠增長基本面,並在過去已證明有良好執行力的公司,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過,我決定繼續持有是一回事,畢竟我有盈利作為支撐,但是如果有投資者才剛進市場幾個月,過去一周這種殺氣騰騰的跌法應該就差不多可把盈利全數砍光,再跌就要虧到本金了,怎麼辦?

我覺得,在回答之前,要先釐清幾個問題:

  1. 你目前投放在股市的資金有沒有成本?(槓桿、貸款、期權等)
  2. 持倉有沒有過份集中於某隻股票?
  3. 未來兩到三年有沒有需要動用到投放在股市的資金?

如果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沒有」,那麼就沒甚麼需要擔心的,如果是我的話就會繼續持有,即使明知道短期內很可能會虧到本金,理由如下:

  • 多年前我剛投入股市沒多久,也曾經試過在快要虧到本金的時候,一時腦衝把手上持股全部賣掉,宣布「投降」。當按完那一刻,的確有解脫之感,而且清倉之後市場還再跌了幾天,似乎有「賺到」。不過,解脫只是當下的,從清倉之後就有個問題時刻折磨著我,就是我到底要甚麼時候重新進場?因市場愈跌你就愈想觀望,市場反彈你就內心不爽,回到買價你就想再等等不然又買回來好像很蠢在做白工,等到市場情緒穩定了你內心舒服了,不好意思那時候股票價格就早就漲上去而不是你當初清倉的價格了,最後只能摸摸鼻子用更貴的價格接回來(有些人更可能因此直接畢業不玩了)。我個人感想是,經歷過上述過程的內心創傷,心理陰影面積絕對比忍受虧損還大,畢竟對我來說股票虧損睡覺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清倉了卻要一天到晚擔心會不會漲回來,明明自己內心是相信股票長線多半上漲,卻又因為自己空手關係每天盼望下跌。與其把自己弄得精神分裂疑神疑鬼,不如直面內心,看好就Strong Hold比較簡單。
  • 如果不是那麼激進,一口氣把持股全部清倉,那麼另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要將手上哪些股票賣掉?如果太關注是否「虧到本金」,那麼我覺得很可能是把投資組合當中尚有盈利的股票賣掉,而留下的就是那些跌幅比較深的。跌幅比較深的股票不一定不好,但按照經驗在跌市當中能夠相對抗跌的股票,多半是市場當中的強者,如此「汰強留弱」,對於投資組合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真的非要操作,可能也是逆向的「汰弱留強」,但這樣操作就更需要拋棄是否有「虧到本金」的思維模式了。

長線來說甚麼時候可以賣掉股票?

我向來主張長期持有股票,對一般人來說才比較容易帶來理想的回報。不過,有些人可能也會疑惑,難道我要持有股票到死的那一刻嗎?到底要到何年何月,才可以把股票全部賣掉,徹底離開市場,享享清福?

同樣地,這個答案也是因人而異,但最少,在清倉之前,以下因素一定要考慮到:

  1. 每年開銷
  2. 通貨膨脹
  3. 預期壽命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物質欲望會隨著金錢愈來愈多,也變得愈來愈強,在這種狀況下毫無疑問就必須一直留在市場,直到死那一刻,才會知道自己極限到底在哪裡。

當然,如果你不是把股票市場當作極限運動場地,而認為只要資產累積到可以在不用工作賺取薪資的情況下,也足夠解決基本日用開銷到離世那刻的水平就可(也就是俗稱的「財富自由」),當然是不需要一直留在股票市場的。

但想要財富自由並沒有想像中簡單,你並不能簡單以現在的開銷水平衡量(即使你的欲望不變,通貨膨脹也會令未來維持同樣物質水平的成本上升),我更不主張利用目前市場上許多流行的配息產品(像是銀行股、公用股、房地產信託基金和封閉式債卷基金等)來達致所謂「財富自由」,詳見拙文

假設你透過長期持有成長型科技股,又假設一切順利,那麼多少錢才足夠離場?我又假設一年五十萬台幣的開銷就滿足好了,一個三十歲的投資人,活到八十歲,五十年的時間,是否50乘以50,即累積到2,500萬台幣就足夠呢?我認為如果算上通膨,大概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只要簡單回想一下周遭生活用品和餐飲在過去十年的價格變化,一樣的東西,上漲五成有吧?如果每十年上漲五成,同樣相當於現在五十萬台幣的生活水平,從三十歲活到八十歲,可能需要的資金換算下來就不是2,500萬,而是:

  • 31歲至40歲:600萬
  • 41歲至50歲:900萬
  • 51歲至60歲:1350萬
  • 61歲至70歲:2025萬
  • 71歲至80歲:3037萬
  • 小計:7912萬

當然,即使錢不放在股市,拿去做定存甚麼,多多少少可追回一些,但是5,000萬應該總是跑不掉的(每年1%回報,4,000萬本金,50年後約6,500萬)。

我想要在三十歲在股票市場滾到5,000萬,撇開那些有父幹甚麼的,大多數人應該都做不到。相反,如果你四十歲才考慮賣光股票離開市場,同樣八十歲預期壽命,未來通膨風險就少了一個十年的區間,而你又多了十年時間累積財富。如果再延後十年到了五十歲,預期壽命和通膨風險又更低,如此類推。

所以到底甚麼時候才可以賣光股票?我個人覺得即使很順利,大概也要四十歲到五十歲上下才比較合理。如果將來預期壽命更長,就再延後。在此之前,我想都沒有真正的「財富自由」可言,倒不如學會與市場長期共舞吧。

  • 【立即訂閱|美股投資十日談:每月更新四篇付費會員限定文章,包含產業背景與營利模式深度剖析,以及根據「歷史縱向估值法」進行的財報數據整理與分析,還有許多專屬福利,幫助你更好地駕馭高波動、高估值的市場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北蘭遇叔-avatar-img
2021/02/26
的確,一直上下車真的蠻累的,不如一直待在車上。
avatar-img
美股投資十日談
28.2K會員
819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美股投資十日談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4/25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1/12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1/12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1/03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1/03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搭乘AI題材的順風車,五月美國大型科技股和半導體產業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也連帶讓Nasdaq指數脫離盤整四月的盤整區間,一舉突破去年八月中創下的波段高點。觀察台股,也可發現沉睡已久權值股終於醒來,不再是早先大型股盤整,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的情況。
Thumbnail
搭乘AI題材的順風車,五月美國大型科技股和半導體產業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也連帶讓Nasdaq指數脫離盤整四月的盤整區間,一舉突破去年八月中創下的波段高點。觀察台股,也可發現沉睡已久權值股終於醒來,不再是早先大型股盤整,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的情況。
Thumbnail
當你決定展開投資投票的行動時,萬不能以情緒的高低點做為買賣時機;比如說,你發現了一支股票很想買進,但遲未出手,因為你對它不甚了解,始終猶豫不決,可股價每天漲個不停,直到有一天,你的壓抑被股價向上噴出、爆量創高給震驚,再受不了,顧不得它是何原因上漲,一股腦兒梭哈買進,代表高點已盡,從此註定與它相依為命
Thumbnail
當你決定展開投資投票的行動時,萬不能以情緒的高低點做為買賣時機;比如說,你發現了一支股票很想買進,但遲未出手,因為你對它不甚了解,始終猶豫不決,可股價每天漲個不停,直到有一天,你的壓抑被股價向上噴出、爆量創高給震驚,再受不了,顧不得它是何原因上漲,一股腦兒梭哈買進,代表高點已盡,從此註定與它相依為命
Thumbnail
長線必勝、一週交易紀錄與感想、披著炒股外衣的存股族。
Thumbnail
長線必勝、一週交易紀錄與感想、披著炒股外衣的存股族。
Thumbnail
「現在的市況很不好,我是不是該先賣掉呢?」 「今年進場後已經賠了很多,要不要先停損觀望一下?」 「現在先賣掉,等到明年股市比較穩定再買回來,免得一直跌下去,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9月接近尾聲,台股和美股主要指數不是破底,就是再度逼近前低,最近朋友圈慢慢開始出現一些這樣的疑問。 如果說上個月市場上的觀
Thumbnail
「現在的市況很不好,我是不是該先賣掉呢?」 「今年進場後已經賠了很多,要不要先停損觀望一下?」 「現在先賣掉,等到明年股市比較穩定再買回來,免得一直跌下去,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9月接近尾聲,台股和美股主要指數不是破底,就是再度逼近前低,最近朋友圈慢慢開始出現一些這樣的疑問。 如果說上個月市場上的觀
Thumbnail
過完年後,股市漲了一段 有些朋友常常在問 「我手上的○○股,已經漲了快15%,請問我要賣掉它嗎?」 我通常會先回他一張圖 接著,會再問他 「請問您當初進場時,您的停利與停損條件是什麼??」 如果是做價差,停利是設在>10%,那我覺得就可以照計畫出場 我的做法,都是以當時進場時的操作策略的條件
Thumbnail
過完年後,股市漲了一段 有些朋友常常在問 「我手上的○○股,已經漲了快15%,請問我要賣掉它嗎?」 我通常會先回他一張圖 接著,會再問他 「請問您當初進場時,您的停利與停損條件是什麼??」 如果是做價差,停利是設在>10%,那我覺得就可以照計畫出場 我的做法,都是以當時進場時的操作策略的條件
Thumbnail
近一星期,股市腥風血雨,科技成長股抱團下跌,就單單講我的持倉吧,利潤已經從最高點回落了將近30%,資產總值正式返回年初水平。
Thumbnail
近一星期,股市腥風血雨,科技成長股抱團下跌,就單單講我的持倉吧,利潤已經從最高點回落了將近30%,資產總值正式返回年初水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