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結束了,去年是驚喜的一年,各個方面都是如此,整體收穫相當不錯。既然一年結束,我也不能免俗,需要總結、檢討和展望投資市場和資產配置,另外本篇文章也想特別談一談,訂閱讀者到底應該怎樣結合本專欄的內容和你自己的投資?
本篇文章我花了很多時間寫,聊了很多內容,非常推薦大家看一下。同時,我也公開給所有人免費閱讀,如果對本專欄感到好奇,可以透過本篇文章知道專欄的運作重點。
本專欄這部分的成績應該是有目共賭的,持股比例每個禮拜都會貼,若有買賣更是當天就會貼公告出來給訂閱讀者看(連結),到底買了什麼、賣了什麼,買賣理由,都會交代清楚。2024年美股投資組合的全年回報是+68%。
作為對比,2024年其他對照標的回報表現如下:
我想應該也不用多解釋,本專欄大幅跑贏大盤,也跑贏ARKK這個主動型ETF。
如果把本專欄的歷年回報抓出來,就是長以下這樣:
如果在2020年年初,各投資100元到以上各個標的組合,到2024年年底的績效:
如果畫成折線圖作對照,大概是長以下這個樣子:
簡單說,從多年表現來看,除了2022年的回撤幅度較大,其他各個年份的表現應該都非常交代得過去。我最近兩年的做法,其實已經因應2022年的問題作了調整,原本預期調整後的回報會比較平庸,但以2023年、2024年的實際表現來看,年回報都超過50%,其實也已經相當不錯,我個人是滿意調整後的表現,會繼續維持下去。
至於調整前的做法和調整後的做法有何不同?我下文會再作詳細介紹。
在談操作手法之前,先按慣例檢討一下資產配置。
截至2024年年底,我的資產配置狀況大致如下:
我稍為比較了一下歷史數據紀錄,在2022年年底,美股表現最為低迷時候,我美股投資組合的比例一度低至28.5%。在經過2023年、2024年這兩年努力追趕,即使我都沒有投入更多資金,現在美股投資組合佔總資產的比例終於又回到50%,這大概是我2022年年初的水平(53%)。
以現在的後見之明來看,我美股組合的表現算是相當不錯,不過過去幾年如果都有待在市場體驗的話,其實體感是相當煎熬的。在資產配置部分,我個人一方面是順著人生規劃,另外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風險控管,整體資產是朝「分散」的方向去走。
在美股低迷時候,房產算是撐起了一片天。我剛從香港來台灣時候(2019年),那時已經在北部某社區買了個單位自住,就真的只是自住而已,沒有想到投資那些。後來因為結婚等規劃,需要一個更大的房子自住,也很滿意原本居住的地區,所以就在附近走路可達的社區又買了一個。因為最近幾年我都有努力存錢,原本是想說如果美股真的跌爛掉的話,那些錢可以進場去抄底,但2022年美股其實並沒有到最悲觀的預期,2023年以後因為通膨受控及AI題材刺激的關係,美股迅速回溫,所以存下來的錢我就都拿去買新房子了,舊的單位也沒賣掉,現在是出租給別人的狀態,等於是增持房產的意思。
我自己是80後的香港人(現在也是台灣女婿),對於我們這一輩的香港人來說,對房產的感覺是很複雜的。我爸媽在香港有一套房子,經歷多年香港房產牛市,帳面上升值很多也很值錢,但也就只是帳面上而已,畢竟只有一套,難道賣掉後睡大街嗎?我從台大研究所畢業剛回香港工作時,雖然薪水還過得去,但跟當時香港房價比起來,真的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現在台灣時不時吵房價高,但跟當時香港比真的沒什麼,只要願意接受遠一點的地方,台灣的房子其實不會買不起。但當年的香港可不是這樣,即使北至元朗,價格還是貴得離譜。我當時工作的辦公室有個同事,乾脆住在深圳,每天早上都通過邊境到港島上班。也有同事住在坪洲(香港的離島),每天坐船上班。還有個同事學歷比較好,美國哈佛畢業的,老闆給他比較優渥的薪水,讓他可以在港島租得起房子,但當時一個月五萬台幣的租金,在港島也只能租一個極小的套房而已。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也感謝家人的支持(免費提供食宿),所以我投資生涯初期的操作風格是極其激進的,不但每個月把薪水的九成都投到股市當中,而且還跟銀行借了幾十萬港幣也是投到股市,只能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了。當時的心態其實是反正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不博一把,人生也就只能這樣。還好那幾年都是牛市,所以還真給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來,只能說運氣和慧根各佔一半的因素吧。
後來2019年移居台灣,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何我不管怎樣都先買一套自住房再說,我是真的被香港的狀況嚇怕了。有一套自住房,至少進可攻、退可守,不至於被房產的資本市場予取予求。後來因為結婚關係多買一間大的,原本自住小的那間也沒賣,就是因為看到爸媽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尷尬情況(他們以前不是沒有機會多買,但不敢)。長期來說房產是一個很好的資產配置,抗通膨應該是沒問題的,租出去還有額外現金流,我自己覺得很適合拿來跟股票搭配。但前提是必須要量力而為,如果買了後會導致現金流枯竭的話,變成「房奴」就非常不值得。
舉個例子,我在香港房價高點時候也並不是沒有機會買,跟親戚東借西挪一下,頭期款還是湊得出來。但我當時算了算,如果買下去,跟親戚借的錢雖然不用利息但還是要還的,跟銀行借的也要還,這樣兩邊欠下來,未來幾十年的現金流都極其吃緊,機會成本之昂貴可說細思極恐,所以我寧可選擇在股市背水一戰。現在回頭看,如果當年我選擇在香港買房的話,最近幾年香港房價這樣回調下來,帳面損失最少破百萬港幣,而且每個月的現金流都要拿來填坑,股市漲多少也不關我的事,人生完全會是另一個樣子。
我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在台大念的,但學科比較學術性,很多同學朋友畢業出來,收入也就一般上班族的水平。我有個好朋友是公務員,在疫情時候看中板橋一間房子,當時價格滿甜的,可惜因為還要考慮家人意見,拖了一兩個禮拜,房子就被買走了。最近幾年房價一路漲,他越看越絕望。去年他找我跟他家人一起去看板橋一個預售建案(家人堅持要買在市中心),單價已經漲到70多萬一坪了,最少又要買兩房的話,跟我當年在香港的處境一模一樣。那總價不是說買不起,積蓄全拿出來,再跟家人東借西挪一下,頭期款還是有,有點猶豫要不要買。這時我就建議他把後續的支出全都先算一下,包括每月的銀行還款、預留可能升息空間、每年的房屋稅地價稅保險、每月的管理費等等,最後算完真的太勉強,也就只能放棄。
我們這一輩的人大概都這麼尷尬,很多人到最近幾年因各種生活壓力之下,才驚覺好像不得不學投資理財。老實說,雖然起步永遠都是不嫌晚的,但如果剛畢業時候就已經開始在股市累積資本和經驗的話,現在的處境應該會好得多。我自己也深知自己在美股的操作風格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最難的點在於財報後的震盪與如何解讀),所以跟朋友都是推薦台股的0050。
我自己設身處地去想的話,假設到了現在這年紀,雖然工作穩定,但收入也就那樣,理想的房子買不起,又不知道自己在股市有沒有慧根(更不要說還要有運氣),這個局到底該怎麼解?我思來想去,買大盤ETF真的就是最佳解。不過,不是每個月幾千塊定期定額的那種買法,而是把能夠動用的積蓄,扣除生活預留金之後,一筆過ALL IN進去。
這樣做並非百分百必勝,有可能買了就跌,但只要持續有工作收入,別動投資的錢,如果經濟是長期往上,大盤早晚會漲回來的。如果真的連這樣做都不敢,那我實在也沒有更好的建議了。
跟香港相比,其實活在台灣已經算不錯了,最少台股有半導體產業支撐,估計未來幾年都可以受惠於AI轉型。不管是什麼晶片,都需要台積電來製造。港股產業空洞化的問題很嚴重,近年則是中資化,長期投資港股大盤的效果是遠遜於美股或台股。像我媽其實是滙豐控股的長情股東,幾十年來很大一部分資產都押在滙豐,回報只能說很平庸。我在想,如果她生在台灣,滙豐的持股可能會變成台積電,就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故事了。
去年台股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亮麗,加權指數一年漲了30%多,表現比美股還好,不管是QQQ還是VOO都沒有加權指數強。綜合各方資訊看起來,AI轉型是一個最少會持續數年的過程,除非國際格局真的出現較大異動,不然以台灣現在的產業鏈位置,沒什麼道理大盤就止步於此。我自己從去年開始利用台指期介入台股,也很幸運有趕上上半年那一波的行情(我的美股組合上半年比較沒在動),到了下半年兩邊表現顛倒過來,美股組合像斬瓜切菜一樣狂漲,但台指整整半年都在躺平,可說無聊之極。
不過資產配置的精神,本來就在於「分散風險」,而不是集中力量跑最快,只要不同資產類別在不同時期可以拉長補短,也就可以了。目前看起來,台指的配置應該沒什麼道理不繼續才對。台股的基本面是滿好的,現在問題是川普還沒上台,國際政治和政策面有些不確定性,資金不太敢進場大舉推高。可能等川普正式上台後(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當政策方向較為明朗,才比較有機會打破悶局。
我自己放在台指期的8%資金是保證金,不是合約市值,有長期持有無限轉倉的,也有搭配程式訊號做些交易進出。無限轉倉部分有少許槓桿,約在1.5倍左右。有時候也會看訊號做些交易。整體來說,台指期的部分雖然上半年賺了不少錢,但下半年實在是沒行情沒波動,躺平成這樣也是拿它沒辦法,故下半年就是賺賺賠賠沒什麼進展。不過台指都已經躺平半年了,今年應該要有行情才對。如果有興趣布局這塊,可以考慮一下我的台指期程式交易直播計劃,我從去年3月就開始在做,詳細介紹和績效報告可參考索引。
這節要談一個問題,就是讀者可以如何利用本專欄幫助到自己的美股投資?我想趁撰寫這篇文章的機會,把這個問題說得更清楚一些。
第一,本專欄都會公布「投資組合比例」,以及如果有任何買賣異動,都會公告。先講投資組合比例的問題,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覺得,只要知道了投資組合比例,然後依樣畫葫蘆照樣配下去,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回報?
答案不是。除非你是一開始就完全跟著我買賣,不然你的投資組合很難跟我差不多。即使比例都一樣,成本價也會不同,而成本價會非常影響持有時候的心態,這是人性。
舉個例子,我投資組合當中有一隻持有很久的股票叫TTD,大概從我開始撰寫專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而且一路拿到今天。老讀者都知道,我TTD的成本價只有14元,而且中間還獲利減持過一些,所以我在持有TTD的時候,基本沒什麼成本壓力可言。在2022年時候,TTD的股價曾經從100元跌到剩下40多元,但我堅持持有這隻,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財報一直都很紮實穩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成本壓力不大,只是少賺而已。
但你想一想,如果你在TTD股價80多元、甚至90多元的時候買進,買了後股價腰斬,虧的都是本金,後面又磨了整整兩年才回到成本價,買入理由又可能只是看我的持股比例而已,信心也說不上多高,內心應該已經把我罵了千百遍了吧(笑),持股多半也很難拿到現在。而即使拿到現在,其實回報也說不上非常好(90->120,回報33%,中間還要被反反覆覆折磨,其實還不如買大盤就好)。
去年下半年,我美股組合當中很多股票都漲了非常多,剛剛看了一下,其中一隻目前盤中看到的總回報高達366%。因為實在漲太多了,可想而知,這隻股票目前佔我投資組合的比例頗高。如果你現在訂閱我的專欄,看到我目前美股組合配了很多這隻股票,就照我的比例買下去的話,我不敢說一定會虧錢,但最少你冒的風險是比我高很多的。如果你比較用功,再往前翻看「買賣通告」的話,會發現去年下半年,我已經有在陸續減持一些,對我來說這就是把投資成本收回、降低風險的意思,然後留利潤繼續滾。
我記得以前在寫「投資心法」時候,有介紹過我的投資風格有點像「養蠱」。簡單來說的話,我不太會因為看好一隻股票,就直接拿本金配個10%下去,基本上都是先買個小部位(通常是2%左右)觀察一段時間,觀察點包括財報趨勢、市場氣氛等等,如果一切都如預期發展,累積了一些獲利、也產生安全邊際後,我會再拿一筆錢加碼,但通常也不太會超過投資組合的5%。再接下來,如果沒什麼大問題就不動了,就讓這隻股票自己去跑,反正只要表現夠好,比例會自然而然地拉上去。去年下半年比較特殊,我有兩隻持股都由5%左右自己一路跑到約10%、甚至13%,這時候我就會開始考慮要不要收割。
但即使開始收割,只要基本面沒什麼大問題,我也很少會純粹因為股價漲太多就把股票出清,畢竟投資市場很多時候真的就是強者恆強,即使已經漲很多了,但留些賺來的利潤讓它繼續滾,永遠為自己保留上檔的空間,還是非常必要的。但為了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當個股比例大到一定程度,獲利同時回收成本、降低風險,還是很必要。
上面我把整個投資組合的建立與思考過程講出來,目的是為了說明一件事,即建立投資組合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中間要經過很長時間與市場的博弈與反覆確認。我投資組合裡面的大部位,很多時候都是經歷過上述這麼一個完整的過程才會變成大部位,而不是我從一開始就非常看好它所以直接配了10%下去。所以,如果有人訂閱本專欄只是為了知道我的「投資組合比例」的話,其實意義真的不大。
第二,既然不能直接看「投資組合比例」配下去,那麼看「買賣通告」跟單可以嗎?我的回答是,理論上是可以的,尤其是一些我才剛開始建立的小部位。如果是剛開始建立的部位,我通常都會確認過幾點:第一、財報結構可以;第二、有長線增長故事;以及第三、合理或最少不太離譜的估值。
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要強調一點,你跟單時候要留意一下我買入的資金來源。我的美股投資組合通常不太留現金,不知道買什麼我就放大盤ETF,所以資金挪來挪去時候,我內心裡面永遠都是在比較「相對的值博率」。
也就是說,如果我把錢從大盤ETF退出一些,拿來買個股,其意思是,我覺得該隻個股的值博率比大盤更好,這種狀況代表我真的比較看好它後續的股價表現。
但如果我買入某隻個股的資金來源,是某隻已經漲很多的股票,純粹因為風控關係減持得到些錢,然後再找東西來買,那麼我內心的標準其實會稍為降低一點,就是只要「相對保值」其實就可以了。這時候我買的股票,會更看重它下檔空間不會很多,而不是上檔空間可能很大。大概是這個意思。
第三,我要強調一點,「美股投資十日談」不是一個報明牌的專欄,我所有的買賣都是圍繞著我的投資組合為中心,當投資組合沒有需要交易,我就不會有交易。如果在交易比較少的時候,你會發現本專欄就是一直在寫「財報分析」。
我寫那些「財報分析」是為了什麼?我不是為了交作業,不斷寫「財報分析」其實也是管理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一環。我上文提到在建立和管理投資組合的過程當中,有幾件事情是需要不斷反覆確認的,包括:財報結構和趨勢、市場氣氛、長線增長故事,以及反覆確認估值水平。
財報結構和趨勢、市場氣氛、長線增長故事,這三點應該很好理解,就不多解釋。但為什麼「估值水平」需要反覆確認?不是算過一次就可以了嗎?
我的估值系統比較特殊,我並沒有要真的算出某隻股票到底值多少錢,因為講到底我的投資風格不是巴菲特那種價值投資者,而比較像「動能投資」。對動能投資來說,我主要做的事情不是「人棄我取」,反而還是需要市場參與者保持一定的熱度(像2022年那種寒冬,對我來說真是極其痛苦),但也不能過熱(這時反而要降低風險了),所以我的估值是市場板塊的「相對估值」,像追蹤軟體股的預期市銷率行情。對我來說,介入股票最好的時機,就是確認過財報結構和趨勢不錯,也具有長線增長故事,而估值還在將熱未熱之際。我想撰寫專欄這麼多年,我已經示範過非常多成功的案例了,整體實戰成績也已經擺在上面,應該也不用再多贅述例子。
因此,我不斷寫「財報分析」,不斷看數據、管理層的說法、更新市場行情估值,其實就是我自己的日常功課,我需要不斷建構與更新市場的最新狀況,從而確保在必要的時候能作出正確的決策。我寫的「財報分析」,就是我把自己看到的重點摘錄下來,而我投資組合的表現也回過頭來證明我「財報分析」的精準度應該還算是不錯。
最後談一下上文提到的問題,即「調整前的做法和調整後的做法有何不同?」
在經歷2022年之後,我的操盤方法作了一些調整。我以前是更加徹底的動能投資,也就是越具動能的股票,越是勇敢地追下去。但經歷2022年之後,我覺得以前的做法實在是太過激進了,也會讓自己在股市低潮時候特別難熬。所以,我在投資組合當中納入相當比例的大盤ETF居中調配,強迫自己必須要衡量「相對值博率」,把介入股票的標準定為估值還在將熱未熱之際,同時在比例過大時候,適當降低比例、控制風險。這兩年這樣操作下來,我覺得還滿適合自己的,效果也比預期更好,可以這樣繼續下去。
因此,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你選擇訂閱本專欄,真正訂閱的是:我管理自己美股投資組合的整個資訊累積和思考決策過程。「投資組合比例」是我多年以來累積到目前為止的結果,其實相對來說並不是太重要;「買賣通告」是我決策的那一刻,真要跟單也不是不行,但某程度上也同樣只算是一種結果而已。如果真想學會如何管理投資組合,真正重要的,其實還是專欄日常看似無聊的資訊累積和行情追蹤,這些才是我進行決策時候的根據來源。我的決策不一定就是最好,也許你可以根據這些資訊作出更好的決策,也說不定。所以,我覺得如果想讓本專欄幫助到你的投資,看一兩個月,抄幾個明牌真的幫助不會很大,建立投資組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單位都是以「年」作計算,本專欄過去的實戰績效已經擺在這裡,如果想學,最好看久一點,才比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