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的閱讀分享.Part II

2021/03/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二章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改變習慣之所以具有挑戰性,原因有二:一、我們試圖改變的東西不對;二、我們試圖改變習慣的方法不隊。
行為改變分成三層次。可以想成是洋蔥的三層皮。
第一層是改變結果:減重、出書、奪冠軍。你設立的目標多半跟此層次有關。
第二層是改變過程:是改變習慣和系統:在健身房執行新的訓練課表、清理書桌的雜物好讓工作順暢、開發適合自己的靜心法。
第三層,也就是最深層的改變:改變身分認同。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信念:你的世界觀、你的自我形象、你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你抱持的信念、假設及偏見與這個層次有關。
因此,結果是關於你「得到什麼」;過程是關於你「做了什麼」,身分認同是關於你「相信什麼」。
許多人在展開改變習慣的過程時,都把重點放在第一層-也就是結果。替代做法是建立以身分認同為基礎的習慣,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內在動機的終極型態,就是讓習慣成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覺得自己是想要這樣的人是一回事,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又是另一回事。越以身分認同中的某個特定面向自豪,愈有動力去維持與之相關的習慣。一旦有所自豪,你就會為了維持習慣竭盡全力。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
●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
●目標不是學會一種樂器而是成為演奏音樂的人。
長遠來說,未能維持習慣的真正原因,都是被你的自我形象所阻攔。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就要持續編輯、修訂自己的信念,升級並拓展你的身分認同。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步驟

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身分,其字面意義就是「重複的存在」。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每次寫了一頁,你就是個作家。每次練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每次去健身,你就是個運動人。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習慣並非影響身分認同的唯一因素,但因為頻率的關係,它們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就像我並非一開始就是個作家,而是透過習慣成為一名作家。
「我是那種願意為學生挺身而出的老師。」自我信念。
「我是那種會為員工發聲的經理。」自我信念!
要改變身分認同,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簡單的兩步驟改變你的身分認同:

一、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二、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去強化你渴望得到的身分。詹姆斯有個朋友靠著隨時自問「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而成功減重了一百磅。

習慣的精髓不是擁有,而是「成為」。


各位是否想好了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令人興奮啊!最好的你的版本就要出現了! 請在一張白紙上寫下:
「我是個○○○的人」
「我是個ΩΩΩ的人」
例如佩霖:「我是個跑步人。」「我是個說到做到的人。」「我是一個珍惜夫妻之情的人。」
換你試試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匯集了島內和島外的各種旅行心得,分享各地值得一遊一探的事物,帶給大家輕鬆悠閒的愉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