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棒小說再進化》:關於寫作者的長期抗戰
方格精選

《超棒小說再進化》:關於寫作者的長期抗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要當超棒小說家,你得花時間寫作,你不能做許多其他的事,因為你沒有時間。
全力以赴的意思是,花很多的時間在這上面。既然要花很多時間在這上面,就不能花很多時間在別的東西上面,例如工作、朋友、家人,以及洗馬桶。

也許《超棒小說再進化》說得是極端了點,但完全可以體會箇中的道理。寫作的確需要耗費非常龐大的時間和心力,龐大到會對上班感到憎惡的地步,因為它佔用了大把時間;然而上班賺錢,卻又是用以支撐自己無後顧之憂寫作的重要支柱。這就是寫作者心中的矛盾啊。

寫作也是不便大聲嚷嚷的事,因為這條路往往不被看好。我為了寫作推掉很多事,每當被問及「都在忙什麼」常常只能含糊以對。無法被了解,也是這過程中必須承受的。不過這些其實是小事(並且身邊也還是有支持我的人),真正難熬的是看不清前路的茫然。

成為「超棒小說家」的基本守則還包括要博覽群書、要研究「人」。這也是另一項挑戰,下班之後的有限時間裡必須寫作、也必須閱讀。雖然這是從我寫作以來就明白且有在執行的功課,不過最初想法只是「讓自己時時沉浸在小說的語感中」;後來開始更有目的性的閱讀,例如針對要寫作的作品去讀相關書籍,更覺得很有幫助。

至於為何要研究「人」,應該是不須贅述。此外發現算命也多少有幫助,從實際和「客戶」聊的過程,也可以多了解不同類型的人格。

其他覺得比較有趣的則是作者強調「小說作者必須隱身」這派說法是項偽規;會有人這樣提倡,是因為過去曾有一段時間作者觀點干擾得太過分。但其實作者適度的介入,是可以讓小說情節更加栩栩如生的。

看到這裡,就想到兩個分別代表正反面的案例:
(以下是個人主觀)

【正面案例】哈利波特


JK羅琳的文筆之生動應該是眾所周知。隨便翻開都可以看得到作者介入的成功效果:

石內卜的薄唇扭出一個難看的微笑。
達力擠在一張扶手椅中,一雙肥豬手塞在身子底下。
飛七緊抓著蛋的模樣,活像那個蛋是她第一個寶貝兒子似的。

石內卜應該是最常被羅琳拿來取笑的人物吧。

【反面案例】波特萊爾大冒險


很巧地書名也有「波特」兩個字。這系列有很多本,但我只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作者一邊說故事,一邊頻頻對讀者嗆聲「你絕對想不到波特萊爾一家有多悲慘」、「你以為這已經是最慘了嗎?不,更慘的還在後頭」(詳細文字不記得,但大約是這個意思)。這口吻非常自以為是又討人厭,並且出現次數之頻繁,令人非常不耐。

個人認為這就是作者干擾過度的寫作方式。

(補充:事後才知道《波特萊爾的冒險》這種寫法另有用意。)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avatar-img
沐謙的小地方
76會員
111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也很誠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沐謙的小地方 的其他內容
「很大程度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這句話確實令人很有感觸,初翻開這本書也覺得對寫作不得志和出版業生態的描述好中肯、好一針見血,但看到後來,覺得真的tooooo much!整本書可能有七八成都在敘述主角出書後得到了那些批評、酸民又說了什麼...
這本書可能要讀到接近尾聲才覺得有意思。前面會有點困惑主軸到底是連續凶殺案的犯罪心理調查,還是主角的幻覺疾病?職場鬥爭?或童年創傷?看到超過一半了,後者這些元素還是佔了大半篇幅(尤其是幻覺的情境描述,比重有點太多),於是只好轉變心態,可能重點本來就在這些地方,應該是我期待方向錯誤。
封面聲稱是17個真實故事,我覺得不太OK。每個篇章、以及整本書的串聯,很明顯都是設計精巧的小說情節。只有後記輕描淡寫地提到這本書是真實故事改編,並沒有在書封或任何較醒目的地方強調它的虛構性。  主角以精神病院實習生的身分,敘述所見的個案故事。作者文筆很好、敘事流暢,每個案例都很好看且極具故事性...
「很大程度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這句話確實令人很有感觸,初翻開這本書也覺得對寫作不得志和出版業生態的描述好中肯、好一針見血,但看到後來,覺得真的tooooo much!整本書可能有七八成都在敘述主角出書後得到了那些批評、酸民又說了什麼...
這本書可能要讀到接近尾聲才覺得有意思。前面會有點困惑主軸到底是連續凶殺案的犯罪心理調查,還是主角的幻覺疾病?職場鬥爭?或童年創傷?看到超過一半了,後者這些元素還是佔了大半篇幅(尤其是幻覺的情境描述,比重有點太多),於是只好轉變心態,可能重點本來就在這些地方,應該是我期待方向錯誤。
封面聲稱是17個真實故事,我覺得不太OK。每個篇章、以及整本書的串聯,很明顯都是設計精巧的小說情節。只有後記輕描淡寫地提到這本書是真實故事改編,並沒有在書封或任何較醒目的地方強調它的虛構性。  主角以精神病院實習生的身分,敘述所見的個案故事。作者文筆很好、敘事流暢,每個案例都很好看且極具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