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和快時尚的合作屢見不鮮,但多看幾檔就知道聯名不盡然是票房靈藥。設計師光環是一回事,服裝本身的樣式、質感,以及跟客座品牌的連結性才是大眾焦點。
近期最標準的例子要屬Simone Rocha x H&M:擷取了品牌最具辨識度的元素,以刺繡、珍珠、紗質勾勒誇飾輪廓,將夢幻又詭奇的雙重性展現無遺,情感更流動於全系列間。本次聯名合作首度從男女裝擴及童裝,每套造型之間互有連結,混搭起來毫不違和,能讓穿著者自由演繹對品牌風格的理解。
或許難免出現原創性不足的質疑,但Simone Rocha x H&M的立意本是以「里程碑」之姿回顧品牌歷史。概念一如Simone Rocha在線上論壇
Creativity during the crisis所述:「
很多人都在談論疫情過去之後,應該減緩生產速度並減少生產數量,我對此表示贊同。我主要認為,人們將會降低對於一次性時尚與創意的渴望,我希望人們想要與時裝系列保持密切關係,並與歷久彌堅的時裝系列產生個人連結。」
快時尚縱然貼有浪費標籤,以聯名系列而言,卻也可以是一種表達理念的方式。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場培養大眾鑑賞力的實驗;若站在消費者角度,則無疑是收藏經典、突破自我的機會。聯名大幅拉近普通受薪階級與伸展台的距離,其程度不僅止是跟風大牌趨勢,而是光明正大普及設計原典,一系列富有紀念意義的新作。而當價格門檻不再,大眾自然能撇開「實穿性」考量,勇敢追求心之所向。這時穿的已經不單是衣服,還是一種自我認同。
不過理想終歸要回歸現實面,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根本無法順利買到這些聯名服裝。
也許為了維持限定款應有的稀缺性,或單純行銷過頭,鋪貨沒跟上,這次Simone Rocha x H&M 各地的販售狀況都亂成一團。國外因應疫情只能線上購買,考量Simone Rocha的話題度,即便系統當機/超賣/砍單都在合理範圍,但台灣一樣以疫情為由,僅開放在台北松高店現場排隊就讓人難以理解;加上先前H&M讓30人優先入場的抽獎活動(以及某些啟人疑竇的混亂狀況),一般人實際入場後能選購的東西根本所剩無幾。
對比社群媒體上率先曬出試穿照、同步收獲公關品的KOL們,感覺格外不是滋味。社群行銷是顯學沒錯,但如果品牌的目的是想從消費者身上賺錢,實際上又只專注討好KOL,兩面手法到最後恐怕是將消費者越推越遠。
標價界定出普通人與設計師品牌的距離,儘管快時尚聯名為其開闢了事半功倍的捷徑,能不能到達彼岸還是各憑運氣。運氣用罄之際,我們也只好摸摸鼻子腳踏實地(但說不定還走更快?)
-
延伸閱讀
>>
小紅書,紅什麼?從使用者角度看社群風波,以及app本身的指標意義>>
產業觀點聽起來:推薦五個時尚/美妝相關的中文Podcast>>個人Instagram
@esme.wu記錄時尚 / 美妝 / 影劇,還有其他瑣碎又有趣的事
各種即時開箱 / 新知分享 / 日常所感都在限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