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想要擊退假新聞?請提高你的EQ!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社群網站的使用率、滲透力持續增加,「假新聞」的影響與傷害也越來越顯著。
「政治」方面的假新聞不用多說,對於社會和諧、人民共識、國家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可能帶來嚴重傷害。「醫學資訊」方面的假新聞,則會傳達錯誤的保健醫療知識,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即使是看似無傷大雅來自網紅分享、民眾爆料的假新聞,也常造成民意對立,並助長「非黑即白」的心態。
除了教育民眾正確觀念與事實澄清,究竟還有沒有其他可行的策略來降低假新聞所造成的傷害?這就是本研究所要釐清的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54會員
940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疫情期間,基於防疫考量,外出活動、與親友見面的機會大大減少,有許多時間必須待在家裡。 而即使在平時,除非你正好是喜歡每天安排社交聚會的個性,否則也有不少機會必須獨自在家。 雖說有些人的個性是喜歡一個人「獨處」(比如我),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善於與自己相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獨處時的孤單感
父母的支持對子女很重要,這應該不用懷疑。但是光有支持自己的雙親(supportive parents),是否就足以讓小孩「不會學壞」?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類似的新聞:某罪犯落網後,父母表示自己一直都很關心、很照顧小孩,鄰居也表示他們家庭向來互動很正常,不明白為什麼小孩會變成這樣。
不論是在家庭、職場、學校、社交、法院等場合,只要討論到「對話」,就會牽涉到「可信度」的問題。大家只要稍加回想,一定能想到某些人讓你覺得很誠懇,而某些人卻讓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抱持懷疑。其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接觸大自然」對身心健康有益,這個觀念應該不需要多做解釋,早已有太多研究證實了。但是在面對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大自然的「力量」還能不能發揮?最新研究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光是「看待」大自然的「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如果你常為了看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新聞而生悶氣、血壓飆高,如果你常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發生爭執、衝突,那你絕對應該仔細閱讀本文。 這篇二月初發表的論文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是第一篇透過實證研究確認:透過「訓練」可以提高「生活智慧」,進而更為成熟、更有智慧的面對生活中種種衝突場面。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疫情期間,基於防疫考量,外出活動、與親友見面的機會大大減少,有許多時間必須待在家裡。 而即使在平時,除非你正好是喜歡每天安排社交聚會的個性,否則也有不少機會必須獨自在家。 雖說有些人的個性是喜歡一個人「獨處」(比如我),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善於與自己相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獨處時的孤單感
父母的支持對子女很重要,這應該不用懷疑。但是光有支持自己的雙親(supportive parents),是否就足以讓小孩「不會學壞」?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類似的新聞:某罪犯落網後,父母表示自己一直都很關心、很照顧小孩,鄰居也表示他們家庭向來互動很正常,不明白為什麼小孩會變成這樣。
不論是在家庭、職場、學校、社交、法院等場合,只要討論到「對話」,就會牽涉到「可信度」的問題。大家只要稍加回想,一定能想到某些人讓你覺得很誠懇,而某些人卻讓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抱持懷疑。其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接觸大自然」對身心健康有益,這個觀念應該不需要多做解釋,早已有太多研究證實了。但是在面對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大自然的「力量」還能不能發揮?最新研究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光是「看待」大自然的「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如果你常為了看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新聞而生悶氣、血壓飆高,如果你常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發生爭執、衝突,那你絕對應該仔細閱讀本文。 這篇二月初發表的論文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是第一篇透過實證研究確認:透過「訓練」可以提高「生活智慧」,進而更為成熟、更有智慧的面對生活中種種衝突場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日前我投書Yahoo論壇,直言「雙重標準是人性,改不了的」。那麼,身為選民,我們應該如何確認政治人物在國家大事上是否有雙重標準呢?我的答案絕對公正客觀…上雅虎新聞網,多看幾篇報導或評論就成了! 為什麼呢?三個理由。其一,我們的腦袋容量有限,記不住很多以前的事情,所以被許多政治評論者批評為「台灣人不長
Thumbnail
▓說明 ■會說:「我不想再過這種日子了。」 ■覺得自己現在的情況(各方面都算)不好,很想蛻變。  
  長久以來,主流媒體運用其能夠廣泛影響大眾的優勢,試圖利用對自己有利、或偏好的論述來主導社會輿論。這在過去有相當的作用,因為大眾傳播媒體是少數能夠將言論傳播的工具。而大眾長期對媒體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媒體是替人民監督政府的「第四權」,所以一直對媒體有較高的信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言論長期被媒體壟
Thumbnail
媽媽們,下次母親節,請試著爭取放假看看吧,斬斷一切理由,給自己兩小時、吃一頓安靜的、純然自我的晚餐,以母親節之名學習放假,跟各位掛保證真的超爽der。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Youtuber呱吉的一支影片,看出現在自媒體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已經很大,甚至凌駕於傳統媒體。當傳統媒體背叛了「第四權責任」也拋下了第四權的優勢,無視假新聞的問題而選擇流量。
Thumbnail
<p>在網站建置初期,我們聯繫了許多旅居在外的獨立媒體人,希望這些優秀的從業人員可以加入SOS平台,透過我們的機制持續的深入寫作。但國際新聞容易曲高和寡,也需要長期的經營和累積,這是不爭的事實。國際新聞怎麼做才能性感?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更多國際新聞?是台灣人不愛看國際新聞,還是媒體不愛做國際新聞?唉呀,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日前我投書Yahoo論壇,直言「雙重標準是人性,改不了的」。那麼,身為選民,我們應該如何確認政治人物在國家大事上是否有雙重標準呢?我的答案絕對公正客觀…上雅虎新聞網,多看幾篇報導或評論就成了! 為什麼呢?三個理由。其一,我們的腦袋容量有限,記不住很多以前的事情,所以被許多政治評論者批評為「台灣人不長
Thumbnail
▓說明 ■會說:「我不想再過這種日子了。」 ■覺得自己現在的情況(各方面都算)不好,很想蛻變。  
  長久以來,主流媒體運用其能夠廣泛影響大眾的優勢,試圖利用對自己有利、或偏好的論述來主導社會輿論。這在過去有相當的作用,因為大眾傳播媒體是少數能夠將言論傳播的工具。而大眾長期對媒體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媒體是替人民監督政府的「第四權」,所以一直對媒體有較高的信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言論長期被媒體壟
Thumbnail
媽媽們,下次母親節,請試著爭取放假看看吧,斬斷一切理由,給自己兩小時、吃一頓安靜的、純然自我的晚餐,以母親節之名學習放假,跟各位掛保證真的超爽der。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Youtuber呱吉的一支影片,看出現在自媒體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已經很大,甚至凌駕於傳統媒體。當傳統媒體背叛了「第四權責任」也拋下了第四權的優勢,無視假新聞的問題而選擇流量。
Thumbnail
<p>在網站建置初期,我們聯繫了許多旅居在外的獨立媒體人,希望這些優秀的從業人員可以加入SOS平台,透過我們的機制持續的深入寫作。但國際新聞容易曲高和寡,也需要長期的經營和累積,這是不爭的事實。國際新聞怎麼做才能性感?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更多國際新聞?是台灣人不愛看國際新聞,還是媒體不愛做國際新聞?唉呀,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