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首爾歷史之旅開始暖身。
對一個生活範圍不出走路距離的宅宅來說,搭交通工具總是很有旅行感。看著形形色色的人上車下車,無法預期的相遇正是旅行最有趣的部分。很久沒聽到梅雨季這個名詞了,這是個仍會下梅雨的城市,下了一整早上依舊不見消停。巴士窗外濕漉漉的街景帶來涼意,我在心裡記誦著巴士廣播的站名和廣告,猜想上下車的人在這城裡扮演什麼角色。公車一路向西,昌慶宮、昌德宮、景福宮、天壇、首爾歷史博物館,巴士最後把我放在西大門。
漢陽都城的西大門已不在,由西式造型的獨立門取而代之。獨立門原為朝鮮末期親日的獨立協會負責興建,後來移到迎接清國使節的迎恩門舊址,象徵脫離中國控制獲得自主。雖然後來歷史告訴我們,昔日朝鮮分裂成南北韓仍不脫大國勢力影響,從來沒有誰能獨立於這些關係網外。
比起見證歷史的感動,膚淺的我其實是抱著重遊影視場景的追星心態而來的。我從《無限挑戰》的一日世界旅行特輯中看到他們把獨立門當作法國凱旋門來拍,我很單純地這麼想著,原來韓國還有這種地方呀,以後有機會要去看看。
漫步前往
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會先經過綠樹成蔭的西大門獨立公園,裡面有祭祀烈士的獨立館。又沒走幾步,紅磚砌成的日本帝國美學映入眼簾,那是以前的京城刑務所。不知是濕涼的天氣所致,還是心情因素,簡潔肅穆但陰氣森森。
日帝強佔期時人民抗爭遍地開花,日帝政府立了十幾間刑務所囚禁抓來的愛國志士,其中又以位在西大門的京城刑務所規模最大。這裡曾經關過為朝鮮獨立奔走的金九先生,也關過回鄉散播朝鮮獨立思想的少女柳寬順。紀念室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的犯人入所紀錄表,上面有入所照片,紀錄著姓名、入所年月和健康狀況。張張面無表情的肖像,藏著憤恨、委屈、恐懼的情緒,控訴著人類對付異己的殘忍。
金九在《白凡逸志》裡回顧自己在刑務所的歲月,監獄僅提供吃不飽且沒營養的粗糧,不足以應付每日超量的勞動。收容犯人的空間極其狹小,大家得交錯著身體,甚至站著才能睡下。因為冷、因為餓、因為被抓去刑求的痛,呻吟聲不絕於耳,呻吟聲一消停,取而代之的是死亡的氣息。
我跟著參觀路線來到地下室,是一間間惡名昭彰的拷問室。拔指甲、灌水、倒吊、動彈不得的禁錮等等拷問方式,我覺得有點噁心。是真的想要答案,還只是把深藏人性裡的惡意具象化而已?韓國獨立後刑務所的管理交還給韓國人,監禁在裡面的人數卻未見減少。韓國政府在長期專制獨裁的戒嚴時期,把民主鬥士一律打成赤色份子,用日本人對待朝鮮人的方式對待自己同胞。螢幕上播放著採訪影片,在這裡受刑過的愛國人士伸出已變形的手指,談著自己直不起的腰板,午夜夢迴憶起的夢魘。一想到那些不人道的遭遇,身為愛哭鬼的我忍不住熱淚盈眶。監獄裡要關的應當是惡人,這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正義,結果長大後見識越廣,原來是非對錯只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政治正確罷了。
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由展示館、監獄、工作區、死刑執行區等區域組成,展示館外只剩罩著一片薄霧的廣場,原本這裡還有其他監獄建築,現在只復原兩座。人們經過廣場,撐著五顏六色的傘點綴著死亡的磚紅,我在戶外漫步著,想舒緩自己參觀後的陰鬱情緒。
死刑執行區圍牆外立著一棵孤伶伶的櫸樹,被稱為哭泣的櫸樹。它堅守在此幾十年,是這段血淚歷史無言的見證。西大門刑務所外觀簡潔俐落,已經整理成深具教育意義的文教場所,但我只要一想到它原先的用途,就無法由衷讚揚它的建築之美。尤其廣場上那座扇形放風區更是一絕,當監視者在扇形底部站著,就能毫無死角監視每個人,顯現人類對於控制具有多大的天份。
離開西大門刑務所,我晃到慶熙宮。濕漉漉的雨天沒什麼遊人,看見有人導覽,我默默靠過去偷聽。導覽伯伯和小朋友一問一答,還要小朋友背出朝鮮王序的口訣。不具備韓國歷史知識的我其實只聽懂了百分之三十,不時點頭裝懂。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慶熙宮曾被日帝政府做為學校使用,這與昌慶宮被拆掉宮牆做為動物園使用有異曲同工之妙。重點就在汙辱朝鮮王室,把最尊貴的王室用地貶為庶民也能隨意進出的空間。
下一站來到首爾歷史博物館,主角當然是首爾,也就是過去的漢城。在講述現代史總是很難的,有句老話叫「蓋棺論定」,然而在利害關係還沒被時間刷淡之前,各種說法必有立場。我對韓國近代史特別感興趣,韓國政經發展與台灣有類似的背景,若研究韓國近代史,也許反而能把台灣看得更清楚。
我在1988年漢城奧運的吉祥物前佇足許久,那是一隻笑口常開的黃色老虎。老虎是韓國人的民族意象,加上韓國國旗的太極圖案,運動員們常自詡為「太極虎」。我不記得漢城奧運,記憶所及最早的奧運是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主題曲是阿美族長老的歌聲 。我記得自己守在電視前看著開幕式,還有後冷戰時期美國與俄羅斯的金牌拉鋸戰。
我記得的是2002年日韓合辦的世界盃足球賽,那年韓國隊背負主場優勢,被稱為「紅魔鬼」的韓國球迷穿著紅衣為韓國強勢應援,營造出一片狂熱紅海。還是高中生的我第一次接觸世界盃足球賽,我瘋狂支持德國隊,對小動作不斷的韓國隊感到相當生氣,堅信一定有黑幕才保送他們到四強。像我這種沒有經歷過韓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台灣年輕人,蠻多人是因為韓國人在運動場上的強勢而討厭他們。
拉回1988年漢城奧運的時代背景,當時韓國各地民主運動正風起雲湧。1987年甚至爆發全國性的社會運動「六月抗爭」,抗議人群密密麻麻地從市政府一路漫延到明洞,只為要求全斗煥政府退回修憲案。那時候韓國政府密集發展3S政策:Sports(運動)、Screen(影視)、Sex(情色),力求轉移國民的注意力。在當時硬體設備及國家經濟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積極申請舉辦奧運,並刻意辦得風風火火地,他們打的算盤正是如此。2002年的世界盃也是如此。那幾年金大中政府正和美國談FTA協定,美國想傾銷牛肉,引起全國農民一片抗議聲浪。當媒體上充滿紅魔鬼肩併肩聲嘶力竭為韓國隊加油的影像時,誰有心力關心農民的生計呢?
我再度經過光化門廣場,是觀光客的拍照熱點,也是韓國聚眾抗議的熱點,最近廣場上最醒目的莫過於架設在廣場尾端的黃色帳篷與黃絲帶。2014年世越號事故發生之後,家屬一直等不到事故真相,也尚有9名失蹤者遺體還沒打撈出來。保守勢力把持的政府試圖將輿論導向抗議活動為有心人搧動,至今仍無所作為。紀錄片《
黃金救援時間內,毫無作為的國家》忠實紀錄了當時救生員在海上打轉,而家屬在岸上焦急著的畫面,最後所有人眼睜睜見著船身沉入多島海。只要是人,絕對可以同理家屬們無能為力、憤怒、驚訝、焦急的情緒。無關政黨,也沒有道德兩難,單純只是有人需要幫助就該去幫的處境,不幫忙還扯後腿的韓國政府到底在幹嘛?看完影片我只留下滿滿驚訝和困惑。
現代韓國依舊有好多令人難過的事件發生,我總會聽見一句「我們不會忘記(잊지 않겠습니다)」。台灣人善忘,又抱持功利主義,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與過去斷層的現世感之中。韓國人的日常也與我們無異,然而舉目可見的地標建築、政治性的紀念日和各種民族活動仍孜孜不倦告誡不要忘了歷史傷痛。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總是有意無意地一再強調韓國人的共同記憶,或許這就是韓國人和其他民族相較之下更顯團結的理由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