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光化門:守門將換崗交接儀式和百年月臺

韓國|首爾光化門:守門將換崗交接儀式和百年月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光化門位於韓國首爾鐘路區,景福宮的南門、光化門的北端,觀光客只要有安排景福宮的參觀行程,會順道來光化門走走拍照,近年來推廣穿韓服遊古宮免門票的活動,大家都會早上一大早先在景福宮附近租借韓服,穿著韓服走到景福宮前的光化門看完守門將換崗交接儀式後,再進景福宮穿越古今遊玩囉。

這次去首爾特別跟老羊分享了朝鮮時代的守門將換崗交接儀式,因為老羊是陸軍儀隊出身,每當國慶日和國家重大節日有儀隊出現的場合,總是很認真地看著後輩們的表演,覺得雖然時代不同,但都代表著國家的門面盡職的執行勤務。

raw-image

光化門的歷史

光化門始建於西元1395年,西元1426年重修的時候,由集賢殿學士們共同擬議改名為「光化門」,西元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半島發生壬辰倭亂導致景福宮、光化門被大火燒毀,一直到西元1867年高宗時才又重建。

raw-image

西元1926年,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期間為了要在景福宮前建造朝鮮總督府,本來決定要拆除光化門,但遭到在朝鮮的日本人反對後,最後同意保留光化門但將其建築移到建春門的北邊,也就是現在的國立民俗博物館附近。

raw-image
國立民俗博物館

國立民俗博物館

朝鮮日據時代結束後接下來發生的韓戰,光化門遭到炮火燒毀,西元1968年韓國總統朴正熙重建被破壞的光化門,並把它重新移回景福宮前附近的位置,西元2006年韓國政府決定依據歷史原貌,重建光化門並移回朝鮮時代最初的位置,並於西元2010年8月15日韓國光復節當天重新開啟新門,現在看到的光化門是西元1867年景福宮重建時的樣子。

raw-image

光化門的百年月臺(광화문 월대)

朝鮮時代的景福宮光化門前有設置月臺,漢字是月見臺(월견대)意思是可以看到月亮的臺面,王室主要在此舉行重要典禮、聚會、宣導政令等多種活動,朝鮮國王也曾在此與老百姓進行交流溝通,光化門月臺是長方形的平臺,兩側設有石制欄杆,日據時期因為興建電車鐵軌而就此被毀損掩埋在地底下100年。

西元2006年開始歷經了17年,終於在2023年完成了光化門月臺復原工程,讓月台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因為日據時代景福宮和周圍的古蹟被嚴重破損毀壞,韓國文化財產廳預計到2045年為止將會在首爾繼續進行古蹟復原工程,我們下次再去首爾時會看到更多被復原的古蹟。

raw-image
raw-image

朝鮮時代的守門將

朝鮮時代的守(지킬)門(문)將(장수),為負責駐守興仁之門、崇禮門等都城門與景福宮等宮廷的守門將,守門將會依既定的程序開關光化門並交接換崗,護衛著朝鮮時代的國王與王室,朝鮮高宗時代因為軍制改革這個職位已經消失了。

西元2002年在日韓一起舉辦的世界足球盃,帶來了大量的外國觀光人潮,也才開始有了現代版的守門將換剛交接儀式的出現。

raw-image
raw-image

光化門守門將換崗交接儀式(수문장 교대의식)

守門將換崗儀式以朝鮮時代為背景,開始由守門將的領隊走在最前頭,依序是守門將(負責指揮守門軍)、守門軍、承政院注書(執行王命和監督官)、掖庭署司鑰(移交宮門的鑰匙保管盒和監督官)、吹打隊的順序登場,中間用韓、英、中文分別介紹交接儀式,不會讓外國人霧裡看花的困惑感,儀式中搭配著傳統宮廷音樂整場不冷場。

raw-image
raw-image

一天會有兩次儀式,早上十點和下午兩點,時間大概為20分鐘,建議開始前先提早到先卡位,每周二為景福宮和光化門的公休日,若遇到下雨天和下雪則會取消儀式,請大家要前往前要再確認一下公休日。

raw-image

光化門如何去

  • 地鐵:地鐵5號線光化門站2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 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 入場費用:免費
  • 守門將換崗儀式: 每日10:00、14:00 (每週二休宮日無表演、雨天及暴雪時取消儀式)
avatar-img
艸頭黃這一家的生活週記
51會員
170內容數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間韓式料理位於一個小斜坡的轉角是一個獨棟的一樓平房,建築外觀雖然稱不上是傳統韓屋建築,但可以確定的是棟老屋,有點像是台灣四五十年代重要政府官員由國家分配的宿舍,平房建築而且門口有著不小的庭園,庭園中種著許多綠色植物。
小時候對韓國古裝劇很有興趣,最有印象的是韓劇「明成皇后」,當年沒有網路可以線上追劇,只能看著電視節目表看完一百多集的影片,從此對韓國歷史有更多的好奇,上大學後利用課餘時間找資料來研讀相關的歷史。 在韓國讀書時也有去過景福宮,但十幾年前的觀光客們不會穿韓服在宮廷裡拍照,最近幾年韓國觀光局推廣穿韓服遊
我們沿著鎮海濱海公園一路散步往市區的方向前進,走到濱海步道的盡頭在遠方圓環處佇立一棟紅磚色的三層樓建築,上面寫著「COFFEE SUNNY」走累的我們猶如看到一個沙漠中的綠洲,又可以補充咖啡因又可以小憩一下,三步併兩步的往這家咖啡廳前進。
西元2011年釜山航空在台灣開航後,每次從台灣出發去釜山都會選擇釜山航空Air Busan,這次行程安排釜山進首爾出,從釜山到首爾有很多交通工具,如韓國國內班機、韓國高速鐵路列車KTX(Korea Train Express)還有韓國高速巴士,我們沒有進釜山市區只有在昌源鎮海賞櫻,經過多方的考慮後選
藍瓶咖啡於於2000年創立於加州奧克蘭,創辦人是「詹姆士.費里曼」(James Freeman),他原為一位單簧管樂手,職業樂手的工作環境單調乏味讓他「不開心」,所以他想要另外開發新的興趣沒想到就一頭栽進咖啡烘培的世界,之後更辭掉原本工作,規劃自己的咖啡事業。
今天是到釜山的第二天,這次到釜山借住在胖虎妹韓國朋友的家,但是因為今天白天她們有家庭活動就變成我們的自由活動日,前一天就在跟胖虎妹討論隔天的行程,拿著手機在查附近有沒有什麼景點,「昌原之家」就出現在候選名單中。
這間韓式料理位於一個小斜坡的轉角是一個獨棟的一樓平房,建築外觀雖然稱不上是傳統韓屋建築,但可以確定的是棟老屋,有點像是台灣四五十年代重要政府官員由國家分配的宿舍,平房建築而且門口有著不小的庭園,庭園中種著許多綠色植物。
小時候對韓國古裝劇很有興趣,最有印象的是韓劇「明成皇后」,當年沒有網路可以線上追劇,只能看著電視節目表看完一百多集的影片,從此對韓國歷史有更多的好奇,上大學後利用課餘時間找資料來研讀相關的歷史。 在韓國讀書時也有去過景福宮,但十幾年前的觀光客們不會穿韓服在宮廷裡拍照,最近幾年韓國觀光局推廣穿韓服遊
我們沿著鎮海濱海公園一路散步往市區的方向前進,走到濱海步道的盡頭在遠方圓環處佇立一棟紅磚色的三層樓建築,上面寫著「COFFEE SUNNY」走累的我們猶如看到一個沙漠中的綠洲,又可以補充咖啡因又可以小憩一下,三步併兩步的往這家咖啡廳前進。
西元2011年釜山航空在台灣開航後,每次從台灣出發去釜山都會選擇釜山航空Air Busan,這次行程安排釜山進首爾出,從釜山到首爾有很多交通工具,如韓國國內班機、韓國高速鐵路列車KTX(Korea Train Express)還有韓國高速巴士,我們沒有進釜山市區只有在昌源鎮海賞櫻,經過多方的考慮後選
藍瓶咖啡於於2000年創立於加州奧克蘭,創辦人是「詹姆士.費里曼」(James Freeman),他原為一位單簧管樂手,職業樂手的工作環境單調乏味讓他「不開心」,所以他想要另外開發新的興趣沒想到就一頭栽進咖啡烘培的世界,之後更辭掉原本工作,規劃自己的咖啡事業。
今天是到釜山的第二天,這次到釜山借住在胖虎妹韓國朋友的家,但是因為今天白天她們有家庭活動就變成我們的自由活動日,前一天就在跟胖虎妹討論隔天的行程,拿著手機在查附近有沒有什麼景點,「昌原之家」就出現在候選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