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做行銷、想創業?從場景與角色任務來挖掘深層洞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需求,不管你是在做行銷或是想創業,或是想要更理解人、想好好溝通、想說服人,都能從仔細考人的「需求」這一點來獲得一些啟發!

上篇「掌握他人的渴望與痛點,就能說服任何人!」我們用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明需求的階段性與層次,而需求是怎麼產生的呢?

需要、想要其實就是一種期望,而需求的產生,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因為現況與理想狀態出現了落差,而產生一種缺乏感,人產生了想消除這種不平衡狀況的動機。

raw-image

從角色任務與場景切入需求

每個人的「理想狀態」都會不同,每個人「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也就不同。每個人身上又包含了不同的角色,我們可以試著從「角色任務與場景」的角度來分析需求的產生,這包含了以下的面向:

自我形象與目標

每個人都有心理上認同或是期望成為的那個自我形象,這個自我形象和實際上的真實自我是有落差的。比如想要漂亮好看、想要受歡迎、想要專業受到肯定、想要更聰明、想要成為善良的人等等。不管是自我與自我形象的落差,或是現況跟目標之間的落差與阻礙,都是某種刺激與誘因下引發的缺乏感,透過喚起這樣的缺乏感,可以產生他想滿足需求的動機。

工作角色

工作角色包含了一個人所在的工作領域,以及他所從事的職務,或是專業上的形象,比如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技能、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他的工作內容與型態是業務、行銷、行政人員、服務業、管理顧問、自由工作者、表演者等,他是老闆、主管、員工、還是講師,這類型工作的人重視什麼?他們被認可為這個專業的過程中會需要什麼?

人際角色與同儕

他在家庭中是孩子、父母、兄弟姐妹、伴侶嗎?年輕父母與年長父母關心的事情會不同,結婚與未婚、結婚沒孩子與有孩子,所關注的事也會不同。他喜歡和一大群朋友聚會,還是喜歡與少數朋友談心?他通常參加或經營投入什麼樣子的社群,是專業聚會還是興趣團體?他幾歲?處在的社會角色是什麼?身邊的人都會做什麼樣的事?這個社群的文化是什麼樣子的?人往往會因為同儕的影響而有從眾的行為,希望融入所處的群體。

過去與未來

他過去在什麼樣子的環境中成長?經歷過什麼歷史事件?什麼共同回憶是同樣年紀的人會有的?這個時代對於他專業、興趣與各種相關事物的未來趨勢是什麼?


每個人身上都會不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任務與發生場景都會帶來不同的需求。上篇我們從作為人都會有的需求層次來切入,可以知道每個人都有從自己的角色、與價值觀延伸出來的期待,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切入思考的需求。除了這些之外,也包含了每個人幾乎每天要做的事,這是很大的剛性需求。

在商業與行銷上,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切入思考需求的角度。在行銷上,什麼樣的場景能夠引發人的共鳴,思考得越詳細,越能讓人帶入而引發缺乏感與認同感。在溝通與說服上,更深入地去了解一個人的不同面向,能夠幫助你理解他在意與重視的事情是什麼。

透過角色模型,精準掌握輪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艾兒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2
每次我看著賈伯斯(apple創辦人)、貝佐斯(Amazon創辦人)這些人的故事,都是因為他們能從無到有的開始自己的事業,就備受激發、心裡滿腔熱血的,好期待自己有天也這樣從0開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2021/12/02
每次我看著賈伯斯(apple創辦人)、貝佐斯(Amazon創辦人)這些人的故事,都是因為他們能從無到有的開始自己的事業,就備受激發、心裡滿腔熱血的,好期待自己有天也這樣從0開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2021/09/16
當我開始創業以後,發現很多創業家都看起來很”迷信“,公司行號一定要跟著拜拜、個人一定要去求發財金或是金雞母,更是很多創業者本身在無法下抉擇,或面對到一些跟以往不同的局面時,會選擇去問”老師“。但我卻慢慢發現,追求運氣,好像是種科學的作法,而不是迷信!
Thumbnail
2021/09/16
當我開始創業以後,發現很多創業家都看起來很”迷信“,公司行號一定要跟著拜拜、個人一定要去求發財金或是金雞母,更是很多創業者本身在無法下抉擇,或面對到一些跟以往不同的局面時,會選擇去問”老師“。但我卻慢慢發現,追求運氣,好像是種科學的作法,而不是迷信!
Thumbnail
2020/06/01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想了好久才願意在肯面對自己的錯誤、愚蠢時,願意寫出來的。 在這次拆夥之糾紛時,從頭到尾我想爭取回來的,就是我悉心呵護、經營之“娘孃”面膜品牌,到後來,因為在法律上,我一直都無法完全站得住腳,最後,我忍痛放棄,只能自己重新創建新品牌。
Thumbnail
2020/06/01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想了好久才願意在肯面對自己的錯誤、愚蠢時,願意寫出來的。 在這次拆夥之糾紛時,從頭到尾我想爭取回來的,就是我悉心呵護、經營之“娘孃”面膜品牌,到後來,因為在法律上,我一直都無法完全站得住腳,最後,我忍痛放棄,只能自己重新創建新品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發覺自己的優勢 沈澱了一些時日,我開啟商業思維學院的「成為自己的CEO」這堂課,我慢慢地隨著每周功課做完大約8-10周的自我梳理,我想知道我心裡想做什麼,在行銷的世界中,有沒有我喜歡的事情呢? 雖然我的專業是行銷,不過我的物欲很低,對於折扣優惠也不太敏感(購物時我都是「需要」大於「想要」很多才會購買
Thumbnail
我們時常在《商科PM》的文章裡提到滿足「對方的需求」,我們自己的需求還算好釐清,誠實面對自己都能察覺個脈絡。 可是對方的需求,除了要有點天分跟技巧,還需要對方的自我察覺以及願意透漏自我需求,才有機會讓我們能成為一位「知心」的人。
Thumbnail
我們時常在《商科PM》的文章裡提到滿足「對方的需求」,我們自己的需求還算好釐清,誠實面對自己都能察覺個脈絡。 可是對方的需求,除了要有點天分跟技巧,還需要對方的自我察覺以及願意透漏自我需求,才有機會讓我們能成為一位「知心」的人。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參考」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你有做功課,此外,適度包裝自己也很重要,畢竟面試官先前完全不了解你這個人。然而,曾有人資主管向我分享,在適度包裝下,還是要盡量真實的向面試官表達你的需求、期望,才好讓對方更能判斷你適不適合他們,以免耽誤了雙方寶貴的時間。
Thumbnail
「參考」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你有做功課,此外,適度包裝自己也很重要,畢竟面試官先前完全不了解你這個人。然而,曾有人資主管向我分享,在適度包裝下,還是要盡量真實的向面試官表達你的需求、期望,才好讓對方更能判斷你適不適合他們,以免耽誤了雙方寶貴的時間。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不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任務與發生場景都會帶來不同的需求。上篇我們從作為人都會有的需求層次來切入,可以知道每個人都有從自己的角色、與價值觀延伸出來的期待,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切入思考的需求。在行銷上,什麼樣的場景能夠引發人的共鳴,思考得越詳細,越能讓人帶入而引發缺乏感與認同感。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會不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任務與發生場景都會帶來不同的需求。上篇我們從作為人都會有的需求層次來切入,可以知道每個人都有從自己的角色、與價值觀延伸出來的期待,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切入思考的需求。在行銷上,什麼樣的場景能夠引發人的共鳴,思考得越詳細,越能讓人帶入而引發缺乏感與認同感。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Thumbnail
運用商業模式的九大領域來規劃人生方向,我覺得非常適合盤點自己目前的能力,認清自己有哪些資源,同時找到自己缺乏需要加強的部分,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運用商業模式的九大領域來規劃人生方向,我覺得非常適合盤點自己目前的能力,認清自己有哪些資源,同時找到自己缺乏需要加強的部分,一起來看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