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你有犯錯機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講兩個故事吧。曾看過一個案例,某公司有位年輕職員因為情緒失控,摔杯將咖啡潑到客戶身上,一筆可能的上億訂單就此飛走。另外也不只一次看到,網路商品標錯價,差個零,產品被搶購一空。以上,就是員工犯錯造成企業損失慘重的例子。
所以,關於職場上犯錯這個問題挺複雜,必須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站在企業與管理者的立場,理論上根本不容許員工出錯。畢竟,員工應該對工作負責、以交換等值的薪水與福利。多數企業,沒理由放任錯誤發生。
員工的大小錯誤,都是成本。先不論犯錯後如何補救,有時一個小錯,代價就是天文數字。部屬出錯,你要主管如何容忍呢?許多管理者惹人厭,是因為他預知到可能發生的錯誤、儘早提醒。這些糾錯警告聽在部屬耳裡,當然不爽。但是,管理者的防錯責任與能力,不就是企業興衰的關鍵之一嗎?
如果管理者被部屬認為在挑毛病,那部屬往往得等到真正犯下大錯才會覺悟。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甚至釀下大禍都學不到教訓。我看,你鋪蓋該準備一下了。不過事前預知與事後補救,不在今天的討論,我想講的是正在發生中的錯誤。畢竟要說主管都能預知每個人發生的大小事,也不完全。除了上述「事先防錯」派的管理者,另一派相對願意接受錯誤的發生。但這派人又分兩類,一是心存惡念、故意設局修理部屬。一是心存善念型,有其計畫。這種主管,刻意讓部屬體驗犯錯的因果。目的是給他們機會、栽培人才,希望部屬從錯誤中將經驗內化成核心本能。這種主管,我稱之為「大器型」。他們願意在權限資源內,下重本訓練幹才。但經過這種重量訓練的部屬,往往可以看到能力的迅速提升。
有不少理論認為,犯錯就是學習的機會,所以企業應該保留年輕人犯錯的空間。乍聽之下,有道理呀!但現實上,怎麼可能所有企業都願意接受這樣的觀念呢。所以,年輕人應該認知到,擁有「犯錯的空間」是多麽難得的事。以我過去的管理經驗而言,很願意給予年輕人犯錯的機會。錯了又怎樣?公司的若干損失又怎樣?如果公司具有長遠發展潛力、損失可接受、又能夠訓練出能力極強的幹才,那這種投資非常划算。但前提是,管理者與企業必須承受得起部屬的錯誤。
有些企業文化保守膽小、有些錯誤代價極高,所以,管理者的智慧與判斷力至關重要。如果管理者個性錙銖必較、分不清輕重,那員工就別對「從錯誤中學習成長」帶有幻想了。拜託,想保住飯碗的,請先把事情做對。有本事掌握全盤大局的管理者,才能評估錯誤、成長與損失之間的利弊得失。主管無力判斷時,不可能看著同仁出錯的。
犯錯空間,行業有別。研究型產業多半在嘗試,比較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在創意產業裡,失敗可說是常態。尤其文創媒體領域的複雜度、工作者的「自由靈魂」度、不服從度相對都高。有時,還可能出現犯大錯卻造成好結果的意外。但如果是工廠生產線SOP一旦出錯,就是大災難。所以,關於犯錯空間,年輕人要有所警覺。
現代工業社會節奏快、競爭激烈。或許,年輕人應該認真面對一個事實—並非每家公司都願意容許員工犯錯。就算容許犯錯空間,也未必可以把你培養成優秀人才。我這篇文的關鍵點除了產業有別,面對部屬犯錯,主管的腦袋與能力堪稱最大關鍵。企業裡,人事物的排列、團隊的強弱組合、大小錯的意義與代價,問題與答案都不同。所以,年輕人踏入社會後,千萬不要天真認為主管都該讓你從錯誤中學習。上班,是以能力專業換得報酬。工作做好、盡少犯錯算是本分,而非公司該給的福利。認真不犯錯的態度,才更該被讚揚。我想,企業容許犯錯,給的是讓員工自我檢討與精進的空間。當你的公司屬於此類,請好好珍惜、並嚴格要求自己。
所以,從犯錯、少犯錯到不犯錯,就是你的職涯指標。
avatar-img
0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狼王張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進入社會,人多少需要一張名片。但這名片該如何打造?該如何務實經營,端看個人態度了。領導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是說..
70 後的讀者,可能對於有線電視出現前的台灣電視史還有點印象。30歲以下的人,或許不知道老三台時代看電視是怎樣的經驗。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狼王張平,一話老三台如何直播拍戲。
職場靠關係能長久嗎?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狼王看過後台嗎?後台往哪走?此門一開,真的好嗎?
中年門檻職場倦怠、退休後空有武功無處發揮。這時,想創業又膽小;想追求理想,卻不敢脫離溫飽舒適圈。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此這般說..
進入社會,人多少需要一張名片。但這名片該如何打造?該如何務實經營,端看個人態度了。領導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是說..
70 後的讀者,可能對於有線電視出現前的台灣電視史還有點印象。30歲以下的人,或許不知道老三台時代看電視是怎樣的經驗。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狼王張平,一話老三台如何直播拍戲。
職場靠關係能長久嗎?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狼王看過後台嗎?後台往哪走?此門一開,真的好嗎?
中年門檻職場倦怠、退休後空有武功無處發揮。這時,想創業又膽小;想追求理想,卻不敢脫離溫飽舒適圈。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此這般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完美的社會中,犯錯似乎成了一種不可原諒的罪過。然而,你有沒有注意到,職場上總有那麼幾個人,即使犯了錯,卻依然能得到大家的喜愛和支持?這到底是什麼樣的魔力呢? 讓我們來看看小明的故事。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公司中明星人才不遵守制度引發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在管理上犯過的錯誤,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啟示,避免重蹈我的覆轍。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和我分享! 1.同事私接外包,沒有證據該怎麼辦呢? 你遇過同事在公司私接外包的情況嗎? 若沒證據,你會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完美的社會中,犯錯似乎成了一種不可原諒的罪過。然而,你有沒有注意到,職場上總有那麼幾個人,即使犯了錯,卻依然能得到大家的喜愛和支持?這到底是什麼樣的魔力呢? 讓我們來看看小明的故事。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公司中明星人才不遵守制度引發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在管理上犯過的錯誤,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啟示,避免重蹈我的覆轍。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和我分享! 1.同事私接外包,沒有證據該怎麼辦呢? 你遇過同事在公司私接外包的情況嗎? 若沒證據,你會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