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執行或滾動調整,究竟哪個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我模範生面對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看來會繼續鬧下去了。

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執政者總得在各方意見裡選出一個去做。採用哪種意見最有利,做決定的人當然必須有足夠的睿智。這就是我講的,是不是把所有方案都考慮清楚?有能不能考慮到個別狀態?老部屬說,睿智的決策者好像好久沒看到了。

最近,有個資深戲劇製作人跟我抱怨,說電視臺裡管戲的都沒有做戲的底子,簡直亂攪和。我跟他說別抱怨,不管怎樣他就是個頭,管戲的當然有權力說話。但假如像你說的不夠睿智,那八成完了。完了,也不完全是你的責任。頭頭的決定照作,萬一有問題是他的鍋。當然,很常見的生態是,照頭頭的話做,出亂子後他直接推諉卸責。真遇到了,要嘛只能翻臉或是嚥下去。幾乎只有兩個選擇。

我跟這個製作人說,商場上凡事都有風險,當官的不能因為單一事件就抹煞全部。你做了二十檔好戲壞了一檔,還不見得是你的錯,這在大企業是可接受的。做生意有賠有賺,做電視當然也有好有壞。

可怕的,就是最高領導一個意見,接著一層一層苛責下來。這可能放大瑕疵,也可能讓檢討失焦。一層層下來的指令好比總統閱兵。表定十點到,軍團九點就喊集合;到了師部,八點就位;下到旅營連部,那乾脆半夜三點起床待命算了。所以,最高層的話到了下級,效應往往很嚴重。會不會搞到大家不敢亂動、變得過分保守而Play Safe?會!

所以我說,從政策、疫情到企業決策,不管什麼問題,都務必先釐清重點,然後提出解決方案。各種方案都可討論,辯論一場後,就該盡快拍板。當頭頭的必須敢於負全責,有種扛責任,下面的人才敢講。許多邀功型的頭頭,好事攬成自己的政績,壞事就甩鍋丟包。認真想想,功勞怎可能全是頭頭的呢?點子不是頭頭想的,頭頭只是挑點子出來執行。決策,本來就是頭頭的責任。如果出點子的人不被尊重,大家一搶功就完了。

意見統合與決策是很重要的過程,有些頭頭喜歡「剛性執行」,決議通過就一路幹到底。甚或,不討論就直接自己決定;有些頭頭喜歡「滾動式調整」、且戰且走、根據情勢變化動態調整。剛性執行應是充分討論後由頭頭拍板,然後訂出方法去做。這種模式,團隊不能太多異議。真有意見,任務結束後再檢討。滾動模式,則得定期分階段檢討、調整後再往下走。

上面兩種模式都是辦法,並非得要二選一。不過,執行團隊心裡有沒有個底呢?事前如果不能決定幹到底或且戰且走,一遇挫折必亂,不可能完成任務。頭頭能夠說服團隊「為什麼」,反而是這兩種模式的關鍵。

意見不一本是必然現象,重點是怎麼辦。開會討論就是「辯證」,某個角度來說,沒能力辯證的就沒有發言權。因此,任何方案,討論者都該先認真研究資料。如果看都沒看、不懂裝懂、研究都沒研究,就請閉嘴。最糟糕的是,頭頭不懂裝懂,口沫橫飛講得跟真的一樣,那才真會亂。與會者詳讀資料與議程,真懂了,討論與決策才有意義。

老頭我在電話裡認真分析半天,這製作人卻找我對賭下檔戲會是剛性執行還是滾動式調整?我說,我賭兩種都有,你跟不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狼王張平的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狼王張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2021/06/06
有人問我,為何自己的主管都是一些好高騖遠的人啊?我說你冷靜點,因為好高騖遠是常見的現象。先抖點歷史包袱吧!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的納粹大軍曾經橫掃歐陸。前期,直接聯軍逼到敦克爾克海邊,差點就要殲滅數十萬英法士兵了。不過,希特勒在天時、地利、人和下,卻始終存有一種稱霸歐亞的大頭病。
Thumbnail
2021/06/06
有人問我,為何自己的主管都是一些好高騖遠的人啊?我說你冷靜點,因為好高騖遠是常見的現象。先抖點歷史包袱吧!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的納粹大軍曾經橫掃歐陸。前期,直接聯軍逼到敦克爾克海邊,差點就要殲滅數十萬英法士兵了。不過,希特勒在天時、地利、人和下,卻始終存有一種稱霸歐亞的大頭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其實是常有的事情,我們共同做一個項目,在面臨決策,不要講這麼嚴重,我們說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意見相左的時候怎麼辦?投票?我們就兩個人,你一票我一票,又平手,『找主管裁決吧』,這就是很正常的情況吧。 阿我就問主管找你來解決問題,你又把問題丟給主管,那主管要你幹嘛?
Thumbnail
這其實是常有的事情,我們共同做一個項目,在面臨決策,不要講這麼嚴重,我們說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意見相左的時候怎麼辦?投票?我們就兩個人,你一票我一票,又平手,『找主管裁決吧』,這就是很正常的情況吧。 阿我就問主管找你來解決問題,你又把問題丟給主管,那主管要你幹嘛?
Thumbnail
一個公司或學校的行政團隊,就好像是大腦中樞神經,負責運籌帷幄與訊息傳達。好的領導人,具有大格局--以公司的最佳利益為考量,然後才是自己管理上的需求--選任適當的一級主管,在充分授權給一級主管,選任二級乃至三級主管。 不只是好的領導人可以選擇好的一級主管人才,好的一級主管也會選擇好的領導人。所以,行政
Thumbnail
一個公司或學校的行政團隊,就好像是大腦中樞神經,負責運籌帷幄與訊息傳達。好的領導人,具有大格局--以公司的最佳利益為考量,然後才是自己管理上的需求--選任適當的一級主管,在充分授權給一級主管,選任二級乃至三級主管。 不只是好的領導人可以選擇好的一級主管人才,好的一級主管也會選擇好的領導人。所以,行政
Thumbnail
各位職場新兵或老鳥,一定遇過老闆說:有關公司的建議,只要是「合理」的都會採納作為改進...。只是如何界定「合理」?還是老闆說了算。 合理、合理,多少的惡假汝之名! 日前開會時,聽到高層會中發表論點,很弔詭! 員工請補休盡量避免,應該自我奉獻,不能影響工作? 基層有意見時,要循正常管道,不該爆料*
Thumbnail
各位職場新兵或老鳥,一定遇過老闆說:有關公司的建議,只要是「合理」的都會採納作為改進...。只是如何界定「合理」?還是老闆說了算。 合理、合理,多少的惡假汝之名! 日前開會時,聽到高層會中發表論點,很弔詭! 員工請補休盡量避免,應該自我奉獻,不能影響工作? 基層有意見時,要循正常管道,不該爆料*
Thumbnail
「如果老闆要的東西是錯的怎麼辦?」這是我在教學時經常被問的問題。 因此在需求訪談的工作坊中,我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的情境劇,讓同學體驗為什麼決策者總是對於「執行者認為正確的要求」無動於衷。 ​ 最有趣的事情是,我都是現場指定一位同學擔任決策者,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扮演決策者的同學,目前他的目標以及處
Thumbnail
「如果老闆要的東西是錯的怎麼辦?」這是我在教學時經常被問的問題。 因此在需求訪談的工作坊中,我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的情境劇,讓同學體驗為什麼決策者總是對於「執行者認為正確的要求」無動於衷。 ​ 最有趣的事情是,我都是現場指定一位同學擔任決策者,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扮演決策者的同學,目前他的目標以及處
Thumbnail
政策與記者會實在不宜開玩笑或是用著奇怪的語言。
Thumbnail
政策與記者會實在不宜開玩笑或是用著奇怪的語言。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