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空窗期,也可以過出一個不一樣的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經歷過職場空窗期的煎熬、寂寞與難過的時光嗎?.

我想在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我們都有著一個空窗期,或許因為職業倦怠、被離職、轉職、健康因素或是剛從校園畢業求職不順,各種不同的因素,暫時離開職場,離開群體生活面對真正的自己,總會在夜深人靜時,想起在職場的種種,也許充滿期待,或許無奈、或許憤怒,也可能有一種深沉的挫折,不知何時才能再站起來的壓力。那種突然的寂寞、獨處,有時還真的讓人心裡發毛。

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結果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多年的職場內鬥,讓她喘不過氣而離開了努力多年的公司,飽受挫折的她,也的確低估這傷害帶來的後遺症,好一段時間她一蹶不振,沒有任何鬥志,身為朋友的我也只能陪伴她度過這人生的低潮,後來有好一段時間沒見,再見到她時,雖然她還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她告訴我,面對寂寞、消沉的確不好受,但也因為寂寞,讓她好好的面對了自己,那段時間她鮮少與人交際,積極的運用獨處時間,上課充實自己,也將她在職場上的經歷整理記錄,準備出書,在那段寂寞時光裡,平靜的努力著,終於她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另一個朋友在被解雇後,好一段時間也找不到工作,每天睡覺睡到日曬三桿,起來就是打開電視、是滑臉書或IG,要不就找朋友逛街喝咖啡,二年過去後,胖到我都快不認識了,而他存款花得差不多了。後來,他不得不離開台北,賣掉房子回到南部老家隨便找了個閒職。

我相信這些朋友都不是特例,很多人都是沒有利用好自己的寂寞時光,最終失去了改變自己的機會。此外,職場新鮮人應該也有這樣的感嘆吧,順利找到工作的,開始了朝九晚五的職場生活,白天沒時間學習,晚上沒力氣改變,漸漸的也習慣了平庸的生活狀態。許多人被問到大學四年最後悔的事情,大多的回答都是沒有好好學習。在我看來沒有善用寂寞及瑣碎的時間,這些時光,明明可以去學習及培養專長,但卻花在無用的社交上,明明可以拿來改變自己,卻廢在追劇、遊戲中……. 到頭來,在畢業後懷念起了這段無憂無慮的匆匆歲月。不過、現在的職場老鳥也不遑多讓,尤其你可看到上下班時搭乘的交通工具上,追劇、手遊、滑臉書IG的比比皆是,會運用”寂寞時光”看知識視頻及文章的人少之又少。

是啊,許多人在人生寂寞的時光中因為糾結、焦慮,最後浪費了最能讓自己升值的機會。我也曾錯過那寂寞可以帶給我升值的時間,現在、寂寞是我最好的增值時光。

其實,在職場成績斐然的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會利用寂寞的時光去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不會在寂寞的時間裡打開電視、臉書瘋狂的點讚、到社群去撻伐發洩一下。耐住了寂寞,自然也就能在今天享受得起繁華。

真的,人不應該怕寂寞,而應該怕浪費了寂寞的時光。

但願我們都能耐得住寂寞,好好增值,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哥的職場充電站
11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喜愛攝影的職場歐爸,不愛教條及框架,喜歡從生活及職場細微的觀察、去體驗生活的價值。 公部門、校園講座、企業內訓聯絡:chenyu777@gmail.com周宸羽
2025/05/04
我常在講座裡分享我們身在職場裡,為了所謂的人和,我們常被鼓勵要「善解人意」、「團隊合作」、「與人為善」。久而久之,我們把「貼心」變成了職場生存策略──看誰沒把事做好,就趕快補上,看誰臉色不好,就趕快道歉,彷彿多做、多忍、多讓,就是專業與成熟的表現。 
Thumbnail
2025/05/04
我常在講座裡分享我們身在職場裡,為了所謂的人和,我們常被鼓勵要「善解人意」、「團隊合作」、「與人為善」。久而久之,我們把「貼心」變成了職場生存策略──看誰沒把事做好,就趕快補上,看誰臉色不好,就趕快道歉,彷彿多做、多忍、多讓,就是專業與成熟的表現。 
Thumbnail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