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路
職場中,貼心與否的拿捏,是專業成熟的展現,而非委曲求全的犧牲。本文探討如何在職場中平衡助人和保護自己的界線,避免成為別人的「止痛藥」。
但事實是:適得其反。我們可以貼心,但不是要去貼別人的冷屁股。
成熟是一種選擇,成長是一種底氣
懂得包容別人的不足,也許是一種成熟,但如果你總是默默收拾他人留下的爛攤子,只會讓人理所當然地把責任推給你。真正的成長,是在該適時拒絕的時候不再委屈自己微笑,而是勇敢說:這不是我的責任。
以前我有個下屬小珮,我想她應該算是辦公室裡最貼心的同事了,對於同事的請求協助,他幾乎來者不拒,雖然協助的過程中小珮也學到不少東西。但時間久了,大家開始「自動把麻煩推給她」。有次專案因為其他部門延誤,負責的同事直接要她「處理一下」。很意外地這次她沒有再默默吞下,而是平靜地回應:「我可以協助,但前提是該負責的部門也要承擔應有的責任,不能只靠我來補洞。」
這次她沒發火,也沒翻臉,但這次她用態度畫出一條線,也讓大家意識到她不是理所當然的救火隊。
配合,應該來自選擇,而不是討好
隨著資歷增長,我們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共事,也知道不是每個要求都要回絕。因為在職場中我們都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這次你協助同事,未來你需要協助時相信同事也會不吝伸出援手,但關鍵在於,我選擇配合,是因為我願意,而不是因為我害怕不配合會不被喜歡。
在這裡我提供個解方,當你下次面對一個不合理的請求,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有這個餘裕嗎?
2.我願意嗎?
3.我這麼做,是出於真心還是怕被貼標籤?
如果三個答案都讓你感到坦然,那麼配合沒問題;但如果心裡有個聲音在吶喊「我其實不願意」,那你得學會停下來、表達自己,而不是委曲求全。
誠實地喜歡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個健康的心態。
在職場中追求好人緣、好同事、好員工的過程中,很多人慢慢失去了「做自己」的勇氣。其實,只要不是刻意傷害別人,誠實地表達自己、喜歡自己,真的沒什麼好愧疚的。
真正讓人感到疲憊的,是明明不想笑還要硬笑,明明不想幫還要裝熱心──那不是善良,是壓抑,是偽裝成好人的自我消耗。
結語:請記得,你不是誰的備胎也不是誰的止痛藥
你可以是一個願意幫忙、懂得體諒、溫暖貼心的職場夥伴,但那應該建立在自願、界線清楚、彼此尊重的前提下。
你有權說「不」,你有權不背負別人的責任,因為真正成熟的職場人,不是拚命成全別人,而是懂得善待自己。
行動小提醒:你可以貼心,但不要貼別人的冷屁股
1.覺察內心
配合別人之前,先問自己:「我是真的願意,還是怕被說不合群?」
✔ 願意,就做;✘ 勉強,就說明白。
2.畫出責任邊界
當別人的失誤變成你的工作時,請先釐清:「這是我的責任嗎?還是我在幫忙擦屁股?」
學會說:「我願意協助,但這部分誰該負責?」
3.板起臉沒那麼可怕
適時的嚴肅不是為了對抗,而是為了理清自己的專業與底線。當你什麼都笑著接受,別人就看不出你的底線。
4.練習溫和但堅定的拒絕
例如:「這件事我目前手邊的工作還未完成可能無法承擔支援的項目,建議由負責的人處理較為妥當。」或是:「我可以幫忙,但需要大家分擔,不然我這邊也會壓力過大。」
好人不是免費的
幫忙可以,但不是每次都你。讓自己「只做好人,不當濫好人」,你的價值才會被看見、被尊重,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