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於動漫畫遊戲題材的電影很多,有一些忠於原作有些則是大幅改編,例如最近獲好評的《碧藍之海》就是以原作基底改編的良作,甚至玩笑尺度原比動漫畫都來得高。當然也有自成一格與原作漸行漸遠的改編作,例如超能力大戰的《惡靈古堡》電影版,但最慘的莫過於披著原作的皮卻改編的一蹋糊塗也就是動漫迷俗稱的:慘被真人化。
改編日本2003年相當經典以黑暗人性與心裡變態為主軸的漫畫作品《異變者》,故事敘述以車為家的邊緣人名越進遇到一位以研究為由的醫科學生伊藤學,進行金錢交易的鑽洞實驗,實驗過後明越卻發現每當自己遮住右眼用左眼看人時,這個人就會發生恐怖的變異,這也讓明越走向無盡的自我與人性的深淵。
由於ACG作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跟作品的可玩性,在面對許多改編計劃時,原作的粉絲向來也已經麻痺,雖然不期待會更好總希望不要毀了原作,有著這個底線粉絲都會希望改編成真人版的作品可以在及格邊緣,差邊而過。
但仍被《七龍珠》、《鋼之煉金術師》、《進擊的巨人》等眾多作品被導演賞了狠狠一巴掌,成了不應該被提起的黑歷史。當然良作也是有,例如近期《神劍闖江湖》和《銀魂》的改編作品就抓作原作的精華在動漫與真人的風格中作出平衡,讓原作與第一次接觸的觀眾都看得津津有味。
但很可惜的2003年的經典漫畫作品《異變者》的真人電影正是最慘的那種,不只劇情魔改,連角色關係也變得莫名其妙。甚至連原作的精隨都被完全忽略。漫畫原作故事主角名越進有著一個神秘且黑暗的過去,而周遭接觸的人除了自我的病態與陰影外,在某方面也間接觸及主角的黑暗面和逃避心理。
不管是黑道老大、情趣店女高中生、甚至醫學生伊藤學都有著值得探討的過去陰暗心理,而主角透過反覆的摸索跟眼裡所見的異變,抽絲剝繭的找到問題的原因和自我相似的心理異變的問題點,敘述看見異變者的自己可能本身也是個異變者。
不談原作後期暴走的劇情,真人電影版的《異變者》將原作改編的既呆版又無聊還充滿日劇公式。簡化配角的戲份,撇開細節直搗主線這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將伊藤學和主角名越進兩人那邊最主要的戲份作出莫名其妙的改變。
甚至牽扯到後期的劇情讓主角成為流浪漢最重要的人物登場,整部電影的節奏開始變得奇怪。彷彿前半部跟後半部是不同部電影一般,後半部如同狗血偶像劇甚至直接毀掉在原作《異變者》中伊藤學和名越進那層「特殊關係」。
有許多作品也因為作品篇幅太長或是未完結而不得不做出改編,但需要在不毀壞原作的狀況下合理的解釋與收尾。
真人電影的《異變者》讓人詬病之處大幅度的改編原作故事與人物關係還不是最主要的,會讓觀看過原作的那麼反彈是因為他並沒有善終故事,和給予原創腳本一個合理解釋,人物弱智化甚至呆版化還突然變成戀愛腦,最關鍵的異變者變成可有可無,一個翻轉變成解救絕症少女般的戀愛苦情劇?與原作安排的層層連結枷鎖的劇情差異太大,讓人無法承認這種改編方式。
雖然在選角上《異變者》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且主角樣貌也有高還原度,但在血腥和裸露的尺度看出來還是有所顧慮。並且將主角卑劣跟陰暗的一面全數刪除,與原作中主角那善惡一線的真實感相比,電影的主角就真的是扁平的邊緣人蟹居車上的流浪漢,且也因為刪除了一些細節和主角性格的改編,讓整個故事變得完全不合邏輯。
主題「異變者」完全在後面劇情被放置,可以看出導演並不太能控制這部作品,且原創也不知道如何善終這個故事,自以為打出安全牌反而毀掉整部作品。
《異變者》電影前期做出漫畫中有趣的觀點,甚至還原主角所見異變人事物的視角,探討心理陰影與自我投射,前期有著原作劇本加持引人入勝,但後期原創故事卻是一樁慘案。魔改如果可以改得通順就是與原作不同的良作,而自顧自不管原作的大暴走,等同於自我作死。
這也表示ACG作品慘被真人化的作死傳統依舊在如今日本電影裡正常發揮,如果歐美改編作是把握壽司放上酪梨,那麼日本這次的《異變者》改編作就是在兩貫壽司上藏著不新鮮的食材,偷工減料吃了沒事就妄想顧客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