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耐玩的遊戲系統中,天賦與技能總是不可或缺的一項設計,搭配了什麼樣的天賦,投資了哪些技能點數,往往會決定這個角色會成為什麼樣的專家。
我在大學時主修教育、雙主修國文,研究所又念了教育行政政策,邊念還邊去兼職新聞與雜誌攝影,後來進了攝影藝廊擔任展場經理、又分別到了兩家新創公司做了活動企劃與App/Web PM,期間還向工業局申請了資料應用的補助計畫,現在我在AI與專利數據公司擔任產品經理。(我們稱Product Owner)
聽起來很神奇,不是嗎?
不論在面試、交流中,這些過往的經歷往往是最容易被開啟的話題之一,像是要準備哪些東西、學習哪些技能?又或是花費了大半時間在教育領域,會不會覺得離開很可惜?
一點也不!
軟體與數據產業實在是太好玩了,高速變動,充滿挑戰,每天都有著學不完的東西等著你,如果當你覺得無法再成長時,就轉換到新的跑道,但是,這一切要如何起頭才好…
相信大家都看過其他人成為PM的故事,裡面詳細敘述了各種需要的技能、特質,在這裡就都暫不贅述,就只先談談我當初想要轉職為軟體PM之前,為自己訂下的幾個學習方向。
先從規劃專案或是某個負責的項目開始吧。
產品領域,奇大無比(而且還不是只有軟體而已…),在你沒有任何成績或經驗之前,不會有任何人放心把產品交到你手上的,所以我們先從一些小型的專案著手,不論你在什麼行業,肯定都沾得上邊,一旦有任何機會,就努力幫自己累積經驗吧!
像是在藝廊可以學習辦展跟佈展(我在三個月內辦了四個展..),在科學教育品牌可以規劃手作產品、大型活動、數位內容、社群經營等等,後來開始接觸軟體開發,做了一堆網站、APP與聊天機器人,甚至趁著有空檔的時間,去申請了工業局的開放資料補助專案(申請時有五個人,後來工程師們跟老闆吵架離職,最後自己一個人去結案報告),隨著你完成的專案越多,也就越得心應手。
當然,你也一定會在過程中領悟出些個什麼來。
弄清楚自己做了 / 可以做些什麼有價值的事?
決定要學習什麼樣的技能與天賦,往往是最花時間的一件事!
許多人在面試或寫履歷的時候,往往為了好看,把整個專案的成果都攬在自己身上,彷彿救世主一般,但細問到真正做了哪些事項時卻又支吾其詞,加上履歷教學往往叫大家要強調數字成效(我以前也是這樣被教大的..),像是提高了3000%流量、註冊人數暴增500倍,只要動一下膝蓋就可以了解,這些「成果」真能是一個人弄出來的嗎?而實際上,在產生這些結果的同時,有哪些是真正因你而起?
工作時要是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就問吧!去了解開發的流程、設計團隊如何規劃介面、資料在後端如何串接,甚至是銷售團隊在Pitch、Demo時候的說法,你懂得越多,你對產品整個生命週期與銷售流程就越能清楚的掌握,也才能用你的角度給出更多的建議與洞察。你有你的觀點和解決方案,因此絕對不要成為只能打雜或傳聲的PM。
當你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的時候,你才能有意識的去強化並練習,像是你在規格書可以開到非常完整詳盡、能畫出近乎擬真的mockup,又或是讓大家都願意為你加班趕工的領袖魅力等等,既然PM的技能樹這麼多,你肯定有一些可以做得比別人好的,把這些技能練起來後再開始延伸,絕對比每個都只點一點還要實在,這些價值就是你成為一個PM的籌碼。
至於該學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看看你想去的公司在PM職缺上的Job Description,裡面往往都詳盡記載了他們希望你長成的樣子。
持續學習、保持彈性,發揮影響力!
如果你喜歡開口,那就去問;如果你不喜歡開口,那就看書吧(不過PM好像都得開口..
在剛入職的時候有個非常深刻的事情,一般在試用期的時候看的是你能做哪些事、做得好不好,來決定是否續留或調整薪資。但由於公司的產品特殊,我則是獲得了一長串的書單、文章和影片,除了一些熟悉產品的任務之外,幾乎都是在唸書!
不論你在哪個領域,都有必須學習的領域知識,這句話套用到PM身上就更適合了,作為一個產品的資訊匯流中心,你幾乎會接觸所有的部門,從行銷、銷售、BD、設計、開發、資料、演算法,甚至還有老闆和外部夥伴等等。如果你沒有對產品有足夠的Ownership,或是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你要如何在與他們同步的時候說出、聽懂行話呢,並給出可行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你要如何融入一個新的團隊,熟悉一個全新的工作流程,並讓團隊願意與你合作,深入了解你的想法和對產品發展的規劃,而不是那種常常聽到有人抱怨只會開一些在天上飛的規格,並加上信口開河時程的PM。
保持彈性、謙卑學習,有空多去了解行銷趨勢、銷售技巧、設計概念、商業邏輯、開發流程等,在需要派上用場的時候,往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若是這篇文章對你有點幫助,或是有任何有興趣了解的主題,也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