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貓的姿態走出地圖誌:林瑞麟的《我們被孤獨起底》

用貓的姿態走出地圖誌:林瑞麟的《我們被孤獨起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林瑞麟的詩集《我們被孤獨起底》分成三個部分:「貓疑」、「涉入」、「跳離」。讀起來有種先是圍觀文字的感覺,翻頁如同貓步一樣輕柔,深怕驚動詩集營造的氛圍。接著跳進林瑞麟的世界,雖然這是一冊跨越多年的詩集,讀者還是能在詩句裡面找到自己的經驗。最後抽身,又回到旁觀視角,看著像散文又像詩的排列句,陌生感油然而生。

貓踏著無聲的步伐,走進人類的世界,像是〈貓疑〉裡面不懷好意的貓,「牠眼底豢養一座迷離花園 / 睥睨踞坐卻遮不住畏弱」。看透人心,但擺出毫不在意的姿態。我們能在詩集找到貓的蹤影,天空的雲也可以是貓,縮成一團的毛球,又或者是一絲一絲被貓爪傷過的痕跡。久而久之,我們好像也變成貓,「即使一身孑然 / 仍執意弓脊 / 演練一次豹撲」。

是誰化身成貓並不清楚,但隨著翻閱詩集,不知不覺就跳進來回擺盪的時空。前一步踏進幼時尚未解嚴的歲月,看見路邊「保密防諜」的標語(〈伏流〉),下一首也許踏上江戶時代的日本(〈拾光〉),或感受芥川龍之介的河童橋(〈看不見的在場證明〉)。當然,漫遊臺灣仍舊是重點,無論是巴陵高聳巨木、九份豎崎路的貓、太麻里的原民舞團,讀者踏遍世界,但未留下真實痕跡。

如同林瑞麟自序提到的,這是一本「內觀」的詩集。在「跳離」當中,作者刻意隔出與讀者的距離,書寫是夢囈、是喃喃自語、是無法為人所知的過程。而讀者,正冷眼看著詩人苦心挖掘的自我,攤開不可告人的秘密。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48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us 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埋香恨》寫出孝賢皇后的「愛」與香妃的「恨」:前者是在紫禁城備受尊重的皇后、後者是被迫定居京城的準噶爾女子;也因為乾隆皇帝無法真正永遠她們,只能轉化成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書名讓我想起小時候走路上學的習慣,總是喜歡踢石頭、鋁箔包、鐵罐等物品,像是自己不斷往目標邁進;長大後回想,反而覺得像一匹追著紅蘿蔔的驢子,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紅蘿蔔就飛走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生吞》被歸類在懸疑推理小說。10年之前的棄屍案早已偵破,沒想到10年後出現相同手法的悲劇,當年承辦案件的馮國金是否抓錯兇手?抽絲剝繭的過程是《生吞》的主線。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血清素是一種「和自尊、和在群體中感受自信有關的賀爾蒙。」
同樣書寫同志情感,《獨舞》顯得疏離與悲傷,《倒數五秒月牙》將感情更深層地隱藏,像是只露出指甲前段的白色彎月,也像是和服下擺欲拒還迎的小腿肚肌膚。
《埋香恨》寫出孝賢皇后的「愛」與香妃的「恨」:前者是在紫禁城備受尊重的皇后、後者是被迫定居京城的準噶爾女子;也因為乾隆皇帝無法真正永遠她們,只能轉化成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書名讓我想起小時候走路上學的習慣,總是喜歡踢石頭、鋁箔包、鐵罐等物品,像是自己不斷往目標邁進;長大後回想,反而覺得像一匹追著紅蘿蔔的驢子,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紅蘿蔔就飛走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生吞》被歸類在懸疑推理小說。10年之前的棄屍案早已偵破,沒想到10年後出現相同手法的悲劇,當年承辦案件的馮國金是否抓錯兇手?抽絲剝繭的過程是《生吞》的主線。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血清素是一種「和自尊、和在群體中感受自信有關的賀爾蒙。」
同樣書寫同志情感,《獨舞》顯得疏離與悲傷,《倒數五秒月牙》將感情更深層地隱藏,像是只露出指甲前段的白色彎月,也像是和服下擺欲拒還迎的小腿肚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