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百無聊賴的現代人生:我讀《守門員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同步刊載於Pubu焦點話題

raw-image

自1966年出版《黃蜂》之後,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發揮驚人的創作能量,終於在半個世紀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一路走來,他是個極具爭議的作家,鮮少公開露面的他不僅公開批評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的行為、在2014年主張諾貝爾文學獎應該廢除、甚至批評鮑伯‧狄倫不夠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從過去推出的作品來看,漢德克不斷挑戰讀者極限,充滿細節而不推進情節,彷彿一幀一幀照片掠過眼前;或者以冷酷的筆調探索內在心理,突顯人類對外在環境的絕望掙扎。

從足球開始,用射門結尾



故事從曾任足球守門員的約瑟夫‧布洛赫被解雇開始,白天在城鎮漫遊,左閃右躲各種仍舊擋不住事件衝擊:捲入街頭鬥毆、殺害戲院售票小姐、遇見不同的死亡模樣。原本應該是綜觀球場的他,雖然他仍能推測地上水漬來自於濕透的傘、蒼蠅俯衝田野時的焦點、以及因為一枚硬幣掉落而驚醒,但他更在意小細節:「必須替每一件物品想出名稱」、「想知道所有東西的價格」等等,於是他不斷追問,展現對「知識」的渴求。

布洛赫反抗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是盡力描述眼前的細節,於是他看不見更大的災害:死亡。無論是他親手殺害的女售票員、失蹤的啞巴學生、被南瓜砸死的小孩等,布洛赫都輕描淡寫帶過,彷彿這些都與他無關。儘管守門員是比賽勝負的關鍵,更多時候他只能被動地等待命運降臨;於是,他將自己放逐到邊境小鎮,冷漠看著周遭發生的事物,卻也不時被牽扯其中。

存在主義的卑微面貌

「麥稈」總共出現兩次。第一次是布洛赫遇見暫居在餐廳老闆娘的小孩,「用麥稈戳著屋牆的灰泥」;第二次則是故事結尾,「守門員的無奈就好比試圖用一根麥稈來撬開一扇門」。布洛赫是個疲倦的現代人,他試圖理解這個世界,但眼前的事物就像底片,看似連續卻永遠存在斷裂的狀態;也像是麥稈,總是對抗比自己硬度還高的物體。

評論家把漢德克《守門員的焦慮》與卡謬《異鄉人》、貝克特《等待果陀》、以及卡夫卡《變形記》連結在一起,顯示主角的疏離、等待、以及無奈。的確,比賽開始的時候並不會有人注意到守門員,他只能等著球過來,在PK戰的時候判斷錯誤就會變成罪人。守門員的焦慮也與現代人相似,許多人似乎更在意生活瑣碎的事物,讓他人決定自己的未來,並且在面臨抉擇的時候慌亂。

彼得‧漢德克的書寫反映難以承受的時代壓力,人們顯得麻木而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只是漢德克在小說結尾偷偷點了一盞希望的燈,歷經流浪、追尋的守門員,終於接住迎面而來的命運:「射門球員忽然起跑,身穿豔黃頭套衫的守門員仍然不動如山,然後負責罰球的球員把球踢進他手裡。」


顏正裕

高雄人,目前與七隻貓一起生活,大學講師,在樂寫擔任「百年大業」新書總編。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零售時代,許多職位不復存在。 直接從原文翻譯的《過於喧囂的孤獨》, 問我們一個簡單的問題:「原本被珍貴以待的東西,現在該怎麼面對?」
Thumbnail
新零售時代,許多職位不復存在。 直接從原文翻譯的《過於喧囂的孤獨》, 問我們一個簡單的問題:「原本被珍貴以待的東西,現在該怎麼面對?」
Thumbnail
多次放下書本但又抵不過此書的盛名,大概是離那叛逆不諳世事的年紀一段時間了,起初看得很痛苦,不理解那無病呻吟憤世嫉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好像可以從中抓住些什麼卻又沒有。
Thumbnail
多次放下書本但又抵不過此書的盛名,大概是離那叛逆不諳世事的年紀一段時間了,起初看得很痛苦,不理解那無病呻吟憤世嫉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好像可以從中抓住些什麼卻又沒有。
Thumbnail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出生於奧地利的作家,創作以劇本、小說為主,其作品有劇本《冒犯觀眾》、小說《夢外之悲》等。彼得‧漢德克的作品雖在臺灣沒有引起廣大迴響,但卻是國際間重要的德文作家,在2019年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守門員的焦慮》則是彼得‧漢德克在1970年出版的小說。
Thumbnail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出生於奧地利的作家,創作以劇本、小說為主,其作品有劇本《冒犯觀眾》、小說《夢外之悲》等。彼得‧漢德克的作品雖在臺灣沒有引起廣大迴響,但卻是國際間重要的德文作家,在2019年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守門員的焦慮》則是彼得‧漢德克在1970年出版的小說。
Thumbnail
「中魔的人」是赫拉巴爾自創的詞,時常用來描述他小說中一種特殊的人物形象。他們通常生活在悲慘的處境中,卻能透過「靈感的鑽石孔眼」來觀看這個世界浪漫的一面。 正也因此,他們所看到的世界與他們所身處的環境產生衝突與反差,往往進一步強化了故事主人公的悲慘境地。
Thumbnail
「中魔的人」是赫拉巴爾自創的詞,時常用來描述他小說中一種特殊的人物形象。他們通常生活在悲慘的處境中,卻能透過「靈感的鑽石孔眼」來觀看這個世界浪漫的一面。 正也因此,他們所看到的世界與他們所身處的環境產生衝突與反差,往往進一步強化了故事主人公的悲慘境地。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私家偵探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不算是典型的一天,也不算反常。天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幹下去。發不了財,也不常遇見好玩的事。有時候會挨揍、挨槍、或者坐牢。搞不好還會送命。每隔一個月就想放棄,趁走路還不會搖頭晃腦的時候換個明智的職業。此時門鈴正好響起,打開通往會客室的內門,又來
Thumbnail
突然想回饋社會(?),臨時的在社交平台上徵求 5,000 字內的短篇作品,並承諾回饋 300 到 500 字不等的讀後感想,非常感謝以下願意出借作品的作者!另外,我個人的讀後感特色是除了描述感受性,還會有一些分析情節的部分,如果擔心會因此喪失閱讀樂趣,就麻煩先看作品了。
Thumbnail
突然想回饋社會(?),臨時的在社交平台上徵求 5,000 字內的短篇作品,並承諾回饋 300 到 500 字不等的讀後感想,非常感謝以下願意出借作品的作者!另外,我個人的讀後感特色是除了描述感受性,還會有一些分析情節的部分,如果擔心會因此喪失閱讀樂趣,就麻煩先看作品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一個愛字如癡的人,可以遇到最悲傷的事是什麼? 愛書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囤積癖。而我自身的癖在於,捨不得丟棄寫著文字的紙張--諸如國小的獎狀成績單;各類展覽手冊酷卡。當然,還有書、大量的、廣義上的書。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一個愛字如癡的人,可以遇到最悲傷的事是什麼? 愛書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囤積癖。而我自身的癖在於,捨不得丟棄寫著文字的紙張--諸如國小的獎狀成績單;各類展覽手冊酷卡。當然,還有書、大量的、廣義上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