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搶購疫苗的同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編輯部

#疫苗接種態意願 #疫苗遲疑與溝通

5月27日最新一批41萬劑AZ疫苗通過檢驗封緘,其中15萬劑立即配送到全台,希望能儘速提供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保護力。這兩日媒體與記者會重點也是首批15萬劑的莫德納(Moderna)運抵台灣。疫苗指揮中心也在之前的記者會說明,六月與八月會有更多疫苗可供民眾接種,預計六成民眾可以打到第一劑。

後續疫苗取得的政治與疫情風險一直是台灣各界討論疫苗的熱門話題時,較少被關注的是:民眾對於接種新冠疫苗的態度如何?考量的因素又是什麼?衛政部門等相關組織該如何回應這些考量?如果我們以為疫情爆發,眾多民眾就會馬上轉變成願意施打疫苗,然後達到集體免疫,這或許是低估了疫苗信心/疫苗遲疑這個複雜的議題,涉及了科學數據理解、民眾風險認知與集體情緒等面向的交互影響。

一、台灣民眾新冠疫苗接種意願

整合筆記整理了從去年底開始,台灣各單位進行民眾接種疫苗意願的民調結果。

raw-image

從這個表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民眾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意願本來在六成以上,但自從AZ疫苗大規模施打後的國內外報導(一般副作用、罕見副作用、「保護力」沒有其他疫苗高等訊息),影響民眾信心;在第一批AZ疫苗抵台後,施打意願甚至降到四成。直到五月中本土個案增加,才慢慢回升到五成。

台灣民眾對於新冠疫苗施打意願算是高還是低呢?我們可以參考YouGov這個國際資料分析的集團所收集到的比較資料。從今年一月到五月初,台灣受訪者願意施打比例大約在四成,比國內的民調相比稍低,跟香港不相上下。接續有境內感染潮的新加坡,民眾施打意願從一月底的六成升到五月初的八成,越南則是從有記錄開始的一月底,都維持八成的施打意願。(也可以順便看一下疫情嚴重的英國跟對疫苗一向冷感的法國的數字)

raw-image

二、 對於新冠疫苗,民眾擔心什麼?

台灣成年人口施打比例低這件事已有許多國內外媒體報導,受限於疫苗數量是主因。但四月時因為願意接種者少,疫苗恐會過期、浪費的擔心也是事實,卻少有資料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民眾不想接種的考慮。倒是新冠疫苗陸續上市後,透過社群媒體或新聞,時有所聞台灣醫護人員和民眾「挑疫苗」、「等更好的疫苗」的想法與行為,畢竟台灣防疫成功,多為境外感染,境內相對安全,有這個餘裕。五月以來疫情吃緊,又有人批評低施打率是因為台灣人「太傲嬌」。

如果我們從健康溝通的角度來想,這些都是「疫苗遲疑」的不同面貌。本來民眾就會因為個人健康狀況、安全感知、對疫苗保護力與安全性的知識等等因素,影響其接種各式疫苗的意願,也是衛政機構要回應的問題。

但因為新冠病毒的感染力、對個人健康傷害、對整個醫療體系的衝擊太強大,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接種比例,成為各國防疫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此時,我們需要做的,遠多於只是指責或是卸責於民眾「挑」與「等」疫苗的行為,而是如何讓民眾正確認識、理解新冠疫苗的保護力與安全性,而真正感知到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的---不管是因為確保個人健康的權益,或是保護社群裡因健康因素不適合施打疫苗的其他成員的照護展現。

《遠見》雜誌今年二月較為詳細的民調或許可以參考:各有約三成的受訪民眾擔心疫苗的保護力與安全性,這與沒有接種意願的比例近似。同份調查也顯示,堅持不打者在五十歲以上年齡層佔五成以上。這跟目前台灣確診者重症率的年齡群重疊,不可不重視。

當被問及政府疫苗政策有何需要加強之處?有五成六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降低民眾對於疫苗安全性的疑慮,兩成強調疫苗採購決策及流程透明化;其他建議包括:加強接種疫苗保護力的知識、提升接種疫苗的便利性、清楚告知接種的時間安排。

受訪民眾的回應點出了疫苗覆蓋率,除了研發生產、分配、可負擔面向之外,政府的「部署能力」也是關鍵。疫苗部署涉及從全國到地方、從公費到自費施打對象,疫苗有效配發與執行接種的基礎建設,還有公眾對於疫苗接種計畫的信心與執行施打率。

在政府積極爭取更多疫苗之際,也要準備大量接種時,疫苗部署的諸多面向,特別是一直沒有被認真對應的疫苗遲疑問題。製作與適當管道播映像Vox這類正確又清楚的衛教溝通影片,或許是第一步。在此同時,國內施打者的保護力與安全性監測也需要強化,才有更多資料可以調查罕見副作用,進行風險管控與溝通。

(感謝成大施欣怡醫師提供資訊,國衛院疫苗溝通資源)

(類似疫苗政策討論也可參考台灣公衛專家這篇投書「疫苗對抗COVID19風險 守護台灣醫療體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的沙龍
49會員
41內容數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前幾天,我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追加劑,莫德納半劑。我這三劑疫苗,分別在不同地方接種;不同的醫療院所,有不同的流程,施打效率也各異其趣。
Thumbnail
前幾天,我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追加劑,莫德納半劑。我這三劑疫苗,分別在不同地方接種;不同的醫療院所,有不同的流程,施打效率也各異其趣。
Thumbnail
高端疫苗並未進行完整的三期試驗,而是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來取代第三期實驗上市,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尚未接受以免疫橋接實驗出來的疫苗,去申請美國EUA,高端疫苗未來恐怕難以通過國際認證?而造成許多爭議…
Thumbnail
高端疫苗並未進行完整的三期試驗,而是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來取代第三期實驗上市,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尚未接受以免疫橋接實驗出來的疫苗,去申請美國EUA,高端疫苗未來恐怕難以通過國際認證?而造成許多爭議…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有一說:若將此地的確診人數「校正回歸」之後,應當超過三萬多人,死亡率就正常了。這個說法迄今並無官方證實。不大規模做篩檢,得到漂亮的確診統計數字,一旦疫情爆發死亡率猛飆,顧此失彼所為何來,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防疫期間百姓「存」多少?屢屢締造的台灣「奇蹟」 ──凋敝的民生經濟篇2  台灣疫情已步入「低度流行」期,獲得國內外的讚揚。這一場COVID-19的防疫過程,被形容成「考試」、該如何「作答」(註1),可說過程曲折,實在是轟轟烈烈。現今各縣市都試圖衝高疫苗覆蓋率(註2),仍有施打兩劑疫苗者仍然染疫(註3
Thumbnail
防疫期間百姓「存」多少?屢屢締造的台灣「奇蹟」 ──凋敝的民生經濟篇2  台灣疫情已步入「低度流行」期,獲得國內外的讚揚。這一場COVID-19的防疫過程,被形容成「考試」、該如何「作答」(註1),可說過程曲折,實在是轟轟烈烈。現今各縣市都試圖衝高疫苗覆蓋率(註2),仍有施打兩劑疫苗者仍然染疫(註3
Thumbnail
疫情尚未結束,百姓防疫仍需努力 ──不可轉移的疫情焦點篇 台灣疫情趨勢趨緩,隨著奧運賽事開始進行,許多人的焦點轉移到每日的運動競賽上。雖然防疫政策上「降級不解封」,但路上可以看見百姓們開始疏於戴口罩。有些店家開始開放內用,有些仍是外帶,台灣內部仍然是各種不協調的光景。 現今疫苗仍是眾所焦慮之事。疫苗
Thumbnail
疫情尚未結束,百姓防疫仍需努力 ──不可轉移的疫情焦點篇 台灣疫情趨勢趨緩,隨著奧運賽事開始進行,許多人的焦點轉移到每日的運動競賽上。雖然防疫政策上「降級不解封」,但路上可以看見百姓們開始疏於戴口罩。有些店家開始開放內用,有些仍是外帶,台灣內部仍然是各種不協調的光景。 現今疫苗仍是眾所焦慮之事。疫苗
Thumbnail
疫苗接種和登錄並沒有什麼特別高的臨床和稽核門檻,更不存在協助接種人力不足和登錄稽核跨聯塞車的窘境~~ 特別是在各方面要都這麼自豪的台灣。 但中央就是慢慢配發疫苗,找足不是理由的藉口,拖慢全台或各縣市鄉鎮的接種速度,製造出另類疫苗備貨高的片面假象,相應不急企業捐贈BNT的迫切需求,為美技授台的高端聯亞
Thumbnail
疫苗接種和登錄並沒有什麼特別高的臨床和稽核門檻,更不存在協助接種人力不足和登錄稽核跨聯塞車的窘境~~ 特別是在各方面要都這麼自豪的台灣。 但中央就是慢慢配發疫苗,找足不是理由的藉口,拖慢全台或各縣市鄉鎮的接種速度,製造出另類疫苗備貨高的片面假象,相應不急企業捐贈BNT的迫切需求,為美技授台的高端聯亞
Thumbnail
雖然很多國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經開打,但因為疫苗數量並不是很足夠,而且疫苗又有很短的有效期限,加上保存條件很嚴苛,當台灣這波疫情爆發起,每天都會聽到某些小眾群體不斷抱怨政府,為什麼沒有疫苗,為什麼不直接接受對岸的疫苗等,甚至有人酸說之前朝前部署了一年半,到底是在部署什麼? 
Thumbnail
雖然很多國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經開打,但因為疫苗數量並不是很足夠,而且疫苗又有很短的有效期限,加上保存條件很嚴苛,當台灣這波疫情爆發起,每天都會聽到某些小眾群體不斷抱怨政府,為什麼沒有疫苗,為什麼不直接接受對岸的疫苗等,甚至有人酸說之前朝前部署了一年半,到底是在部署什麼? 
Thumbnail
延續上星期五(5/28)的發文,日本這次真的是超高效率地在一週內幾乎是毫無異議、毫無阻礙地確定「要把AZ疫苗給台灣」。在明天疫苗真的可以送到台灣之前,還是可以來檢視一下這段時間日本媒體的動向⋯⋯
Thumbnail
延續上星期五(5/28)的發文,日本這次真的是超高效率地在一週內幾乎是毫無異議、毫無阻礙地確定「要把AZ疫苗給台灣」。在明天疫苗真的可以送到台灣之前,還是可以來檢視一下這段時間日本媒體的動向⋯⋯
Thumbnail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因某些天时地利,侥幸躲过了疫情爆发,究其所以,大抵是“陆客来台”项目被提早冻结、台湾有过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防疫经验、初期防疫对象与台湾“反中”情绪相媒合、社会在戴口罩上具集体主义思
Thumbnail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因某些天时地利,侥幸躲过了疫情爆发,究其所以,大抵是“陆客来台”项目被提早冻结、台湾有过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防疫经验、初期防疫对象与台湾“反中”情绪相媒合、社会在戴口罩上具集体主义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