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荷蘭眼中的亞洲風貌─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與其年度大展「亞洲在阿姆斯特丹」(上)

2021/05/3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圖一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外觀。 攝影:John Lewis Marshall。
2015年十月,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與美國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 in Salem)跨海合作的特展「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奢侈品文化(Asia > Amsterdam: The Culture of Luxury in the Golden Age)」,率先於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特展區(Philip Wing)進行展出至2016年一月中旬,再於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展出。
誠如展覽主題,此特展以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及美國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既有的典藏,輔以從其他歐洲皇室、博物館、私人收藏等商借而來的藏品共170件,試圖重現在十七世紀號稱「黃金時代」的低地國(當時荷蘭和比利時為同一國家,比利時於1830年脫離荷蘭的統治),如何透過遠洋貿易將亞洲文物帶回歐洲。而對「遠東」充滿各式想像的歐洲人,又如何在讚嘆這些展現財富地位並具有「異國情調」的奢侈品之餘,進而將這些元素挪用並呈現原有的藝術及工藝品之中。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過去與現在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為荷蘭最具代表性的國立博物館,其建築位於阿姆斯特丹市區的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與鄰近的梵谷美術館(Van Gogh Museum)和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相望。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前身,為1800年成立於海牙的國家藝廊(Nationale Kunstgalerij),主要的收藏為繪畫和歷史文物,1808年遷至首都水壩廣場上的阿姆斯特丹王宮(Koninklijk Paleis Amsterdam),1809年以皇家博物館(Koninklijk Museum)之名在王宮裡展示,爾後在1813年又易名為國家博物館。歷經了多次的內部重整及討論,荷蘭建築師Pierre Cuypers被賦予建造博物館的重責,將建築外觀融合了哥德與文藝復興風格,內部亦劃分一塊區域給全荷蘭最古老的藝術史圖書館(Curpersbibliotheek),終於在1885年於現址落成啟用,開放給大眾參觀。(圖一)最近一次的整修為期十年,自2003年進行內部建築的翻新,於2013年重新開幕。拍攝國家博物館整修過程的紀錄片《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也於2014年發行,呈現在這十年中,館方面臨的種種困難及挑戰。
博物館主建築共有四層樓,其豐富的常設館藏主要以年代與風格分類,上從羅馬時期的銅器、中古世紀的聖壇畫及其雕像、文藝復興和矯飾主義時期的油畫、版畫及工藝品、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繪畫、飾品及傢俱,下至印象派、海牙畫派、新藝術運動與眼鏡蛇畫派。館藏中為大眾熟知的荷蘭藝術家及其作品,包含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的〈夜巡〉(De Nachtwacht)、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倒牛奶的女僕〉(Het Melkmeisje)、〈讀信的女人〉(Brieflezende Vrouw)、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吃馬鈴薯的人〉(De aardappeleters)等等。
漂洋過海的亞洲藏品
除了以歐洲藝術史為脈絡的收藏之外,國家博物館亦有大量的亞洲文物館藏。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向亞洲拓展貿易的版圖,踏上了世界的另一端─亞洲─的偌大土地,印尼雅加達(舊稱巴達維亞)、中國南海一帶、臺灣(當時被稱作福爾摩沙)及日本長崎出島等等,皆有荷蘭人駐足和交易的蹤跡。而荷蘭東印度公司透過船隻帶回歐洲的貿易品,除了昂貴的香料和絲綢之外,亦有大量向當地訂製的青花瓷與傢俱。在博物館一樓的Special Collections常設展覽室,陳列了黃金時代從亞洲各地蒐集而來的食器、工藝品、織物和書信文本等等,並有當時由歐洲各國仿製、大量挪用圖像的藍陶、瓷器等奢侈品。
在博物館一樓還有一個獨特的展間,是這十年整修中由原有建築擴建出去的「亞洲館」(Aziatisch Paviljoen)。展場由一樓向下延伸,空間為明亮的白牆,並講究從窗戶往外看室外水塘景色的氛圍,主要展示從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越南、泰國等國的宗教雕像、銅器、瓷器、漆器、服飾、屏風、工藝品等等。
這些藏品,事實上部份來自荷蘭亞洲藝術之友協會(The Vereniging van Vrienden der Aziatische Kunst)─由一群熱愛亞洲藝術的荷蘭收藏家所組成的私人組織。荷蘭亞洲藝術之友協會在1918年成立後,除了大量購藏亞洲文物之外,亦舉辦學術刊物及講座,甚至在1919年開始數次使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場地,由會員策畫展覽,以國家為主題,展示協會的收藏。在協會陸續購藏的過程中,因數度遷徙展示空間,加上文物的維護和修復所費不貲,故協會決定在1972年與國家博物館簽訂長期借展合約,納入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代為保管及展示至今。
以歐亞藝術交流為主題的大型特展
十七世紀,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崛起,有了荷蘭歷史上輝煌的黃金時代;也因著取得皇室的特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統治與經濟剝削,讓母國獲得前所未見的商業利益。在此同時,迥異於歐洲的工藝技法及藝術,也讓亞洲藝術進入了歐洲大陸,更進一步影響了日後歐洲中上層階級的藝術風格與品味。
歐亞藝術史的交流及其影響,對於歐洲各國擁有亞洲文物的博物館來說,隨著大量的史料出土翻譯及新的研究方法演進,博物館詮釋藝術交流的視角也在這數十年中不斷推陳出新,透過舉辦各大特展,試圖再現歐亞藝術交會的盛況。
然而,在藝術交流史逐漸成為風潮之一,各大博物館陸續推出的展覽裡,展件多半以貿易瓷為大宗,漆器、屏風、織物次之,偶見繪有亞洲人物及風土的繪畫;或是展示繪有青花瓷、土耳其地毯等象徵「東方」的油畫與版畫,和由歐洲模仿、改良或生產內銷的歐洲瓷等,這樣的展覽實際上在歐美各國數見不鮮,這兩年間就有大英博物館「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及大都會博物館「中國:鏡花水月」等等大型特展。而「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奢侈品文化」一展又有何具突破性的論述或觀點?本文將會以此做為觀察展覽的起點,再按照展覽的脈絡演進,就此展中重要的數件展品,深入討論。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奢侈品文化
圖二  荷蘭東印度公司訂製貿易瓷,1630,美國皮巴迪艾瑟克斯博物館典藏。
此展以十七世紀的阿姆斯特丹為時代背景,以荷蘭東印度公司接觸亞洲的時間點為脈絡,將展覽重點分為三個部份:一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運回阿姆斯特丹港口的亞洲商品,包括產自景德鎮及伊萬里的貿易瓷,和當時為歐洲權貴越洋訂製的工藝品與傢俱。(圖二)二為荷蘭藝術家如何在繪畫中賦予特殊定義給這些異國物件,並在展示上有何用意。(圖三)三為荷蘭工藝在接受亞洲藝術的刺激及滿足歐洲崇尚東方的狂熱之下,產生了什麼影響。
圖三  威廉.卡爾夫(Willem Kalf),1662,〈靜物與中國碗、鸚鵡螺杯和水果〉,油畫,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典藏。
參考展場照片時可見,展覽並不以展件的性質分類,一間展覽室裡同時陳列瓷器、漆器、掛毯等等器物,並懸掛與這些器物相關的人物肖像,給予觀眾對於當時貴族及富人居所裡的收藏,有更具體的想像。(圖四、圖五)
圖四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展場照片。攝影:Erik Smits。
圖五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展場照片。攝影:Erik Smits。
值得關注的是,此展覽在展示空間的視覺呈現,皆有別於常設展區Special Collections和亞洲館,而是在明亮的展間裡,於牆面上進行大型的壁畫彩繪。(圖六、七)此類壁畫的呈現,並非亞洲地區常見的裝飾方式,但又與歐洲當時盛行的壁紙樣式有所差異,故在觀察展件與空間的相互關係時,不禁會產生一些疑問:為何展覽會選擇做此安排?這些壁畫的圖像是否參考特定來源?當時荷蘭人是否也出自對亞洲的想像,而在室內進行類似的裝飾?抑或是純粹用視覺效果來吸引觀眾參觀展覽的目光?可惜的是,博物館在展覽的相關資料裡,並沒有針對這些圖像進行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觀眾無從確認壁畫的用意為何。
圖六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展場照片。攝影:Erik Smits。
圖七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展場照片。攝影:Erik Smits。
(原文〈⼗七世紀荷蘭眼中的亞洲風貌─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與其年度⼤展「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刊載於《 ⼤觀》雜誌,第76期,2016年1⽉號,⾴96-101。)
*本文照片皆為Rijksmuseum提供*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選愛心、分享或留言互動,這都是支持我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展覽並持續書寫的動力。若您想免費贊助,歡迎您點擊下方拍手按讚的小圖,連按最多五次,就可輕鬆達成免費贊助創作者的鼓勵。*

30會員
29內容數
這是關於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展覽敘事的觀察實錄,希望透過多元角度的討論,挖掘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將他們的論述與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