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戰略物資

疫苗是戰略物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疫苗是戰略物資,所以呢…?當然要從國家安全的高度來思考,而不是只從醫藥的角度而已。

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說,疫苗生產出來之後要如何分配,有政治考慮,就是要考慮優先性。

我們當然知道,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要優先打疫苗,然後有負責公共安全的警察與軍人,然後重症患者,等等等等,輪到一般民眾的時候,那也是重災區的民眾優先打。

接下來,如果你是美國、德國、英國等等有研發與生產疫苗的國家,你知道產量有限,你知道本國人打完了之後剩下的才會出口到其他國家,那麼你會先送到哪些國家呢?從人道救助的考量,當然是災區相對嚴重的國家會優先,對吧?

台灣的疫情是在五月才爆發的,在這個之前台灣的疫情控制得很好。所以,幾個月前在分配疫苗的時候,台灣肯定不會在別人名單的前半部,而是後半部。現在,台灣疫情有惡化,沒錯,可是認真說來,相比於其他國家,還是相對好很多。

我們姑且假設台灣一天的確診人數是 600 個好了,美國的人口是台灣的 15 倍,請問美國一天的確診人數有 900 0個那麼少嗎?!日本的人口是台灣的 6 倍左右,請問日本的確診人數有在 3600 個左右嗎?德國的人口是台灣的 3.6 倍左右,請問德國的確診人數有在 2160 個左右嗎?韓國的人口是台灣的 2 倍左右,請問韓國的確診人數有在 1200 個左右嗎?顯然都是大大的超過啊。所以,別的國家的疫情比台灣嚴重很多,為什麼不能在台灣之前拿到疫苗呢?

疫苗是戰略物資,不是純粹商品,所以要用戰略物資的角度來思考。台灣的疫情相對輕微,所以分配少一點疫苗給台灣完全是正常的,但是因為台灣的重要性,美國、德國仍然會配送疫苗給台灣,但也只能有多少送多少,分批送來完全是正常的。

前一陣子,德國經濟部長不是有寫信給我們的經濟部長,希望我們在車用晶片的供給上能幫忙一下嗎?那麽,如果我們想要德國的疫苗,先不管醫療效果如何,德國難道不會想配合一下嗎?國際上講利益,而利益是互相的,不是嗎?

由於臨床三期試驗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也需要比較多的數據,所以理論上來說,現在國際上的所有疫苗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完整的臨床三期試驗,因為後者大約要用上四到五年的時間。不過,至少他們已經在展開臨床三期試驗,只是還沒有做完而已。

台灣的國產疫苗如果沒有做完臨床三期試驗,坦白說是有高度的風險。我對國產疫苗有信心,但是覺得不要倉促上陣,會比較好。

在國產疫苗可以打之前,如果民間可以從國外原廠拿到疫苗,那麼我希望政府能用特例處理與個案審查,開放進來,而不是用行政上的處理來變相刁難。台灣人做事不是都很有彈性,能因地制宜嗎?

不是什麼事情都要由中央政府來出面簽約,因為其他國家的表面理由很快就有,就是我沒有跟你有正式邦交。所以為了避開這些政治上的表面文章,如果民間可以拿到原廠疫苗,那麼政府相關部門再來做相關的檢查就可以了,不需要堅持由中央政府出面來簽約。

我的意思是,不需要因為要支持國產疫苗,而去給外國疫苗設關卡,讓別人猜測你是在保護高端與聯亞這兩家做國產疫苗的公司的股價。

現在大家都在搶疫苗,所以能拿到多少算多少,早一點給那些要優先施打的人打到疫苗,總是好事!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