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疫情升級、電影院被迫停業前的晚上,一個人獨自享受了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游牧人生》。對於喜歡聲光效果及武打動作的觀眾來說,這部平鋪直敘的片子恐怕會看到睡著;但對於人生與未來開始有點憂心甚至焦慮的人們來說,建議可以看一下這部實境秀,因為導演可以讓你看到你可能面對的未來。
這部電影有點像韓國電視實境秀《一日三餐》,該節目由一群帥哥美女實境體驗農漁村自給自足的趣味生活。然而,《游牧人生》卻是由一位真正的影星Frances McDormand與多位素人游牧族共同呈現(而不是演出)「車居族」的生活紋理。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車居族」有不同的理由,但每個理由卻又是這麼的合情合理,合理到我們甚至可以為他們的「聰明抉擇」按個讚。
如果臺灣導演拍街頭「遊民」的紀錄片,可能沒有太多觀眾想看。比較接近的作品如導演黃信堯拍出的《大佛普拉斯》及《同學麥娜絲》,透過黑色幽默的步調,一加一減拍出臺灣社會底層的心聲。不管是肚財的破厝、閉結的紙紮屋、電風貸款買的新房含車位,甚至罐頭查戶口時遇到的各種型態的「房屋」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臺灣人習以為常的底層日常。但如果是富庶的美國呢?他們會有「Homeless-遊民」嗎?有的,而且他們都在全世界最強大的企業巨人亞馬遜公司所轄倉庫工作,然而亞馬遜沒有提供員工宿舍,他們只是臨時工,下班後的生活必須自理。所幸,美國有曾經強大過的汽車工業,買車成本相較於臺灣「合理」,卡車、露營車、旅行車、旅行拖車甚至普通的轎車,取代了房地產這一筆最大的消費支出,換得了更多的自由與生存空間,喔不,他們不是無家可歸的遊民,只是沒有房屋的「Houseless-車居族」。
Frances McDormand所飾演的主角芬恩,他是這麼地堅強,參與了車居族的角色扮演,我們當然可以認為有部分的車居族確實如同芬恩這麼勇敢面對漂泊的人生,始終保持著心中所相信的理念。但這絕對是少數,如果可以舒適地在真正的不動產中如廁、盥洗及烹調,又有何人願意漂泊不定的當起崇尚「自然」、率性而為的游牧民族呢?有的,我腦中突然閃過前一年度剛得獎過的電影《寄生上流》,人生勝利組朴社長一家人崇尚戶外露營以及樂於扮演印地安人的風雅趣味,或許他們可以相互「穿越」分享交流彼此的車居生活。
臺灣地狹人稠,先天條件不如美國,即使締造了「臺灣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但在反攻大陸尚未成功之前,3萬6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總面積終究是固定不變,從而由稀缺的「地價」為始,推升了房地產的「總價」。無奈的是,臺灣受薪階級不僅買不起房,甚至連中古露營車也買不起,從而車居族在臺灣相對少見,說不定還會被警察臨檢驅離;時下比較受歡迎的仍舊是車站廣場、公園涼亭或地下連通道,只要到連鎖量販店索取免費的紙箱,立馬就升格為真愛鄉土的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