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可以出門的那天──小乖的 十日記

2021/06/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五月,新冠疫情急速翻轉了臺灣的日常生活,三級警戒轉變了人與人的距離,病毒與確診人數使我們在家隔離,足不出戶。在這充滿恐懼的新型態生活下,註異文庫邀請本社作家、出版人紀錄防疫期間的生活日記,寫成二十一世紀的十日談,也與你分享他的日常閱讀。
文 / 厭世會社 陳小乖
等到可以出門的那天,希望我們都會變成更好的人。

Day1 生存焦慮

終於下雨了。在停電、缺水、疫難和民不聊生之際,同時有三、四千個人無所事事在看石門水庫直播,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面對日常的中斷,限時動態上出現標記好友的照片接龍、各種挑戰、新的濾鏡效果和心理測驗…。那天大家都在分享他們是什麼顏色。
我想當垃圾呀。悲觀和理性分析告訴我,當個什麼都不做的垃圾,好過去去賣便當燒更多錢。
但垃圾也難免會有點生存焦慮,只能安慰自己,反正像這樣的下雨天,即使開店也不會有什麼人吧。

Day2 日常

「有的人忙東忙西,家裡亂七八糟,沒在廚房做過一頓飯,那也是他的人生。——《廚房》」
說的就是我。
打開冰箱:打開不屬於我的日常感知。
把從店裡帶回準備過期的食材給拿出來,
還有兩個月前自己買的,早就過期的雞蛋。
我很少在家,煎蛋這種平凡的事於我反而顯得有趣。
每當有機會和人家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附上一句:「我完全不會下廚,只會吃,沒想到開了一間餐館。」
疫情讓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與室友相處的機會也變多了。
在銀行上班的室友和我作息完全顛倒,即使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平常也不太有機會見到面。直到才有了一些日常的對話。
啊!原來是這樣子的感覺。
望著成天叫外送所堆積的垃圾,她告訴了我垃圾車的時間,「沒想到有一天我們會一起倒垃圾。」

Day3 流浪

不喝酒可以,但受不了沒有咖啡喝的日子。
走到了家附近還有開的咖啡廳買咖啡。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間店,平常大家都不說話做自己的事,甚至連音樂也小聲得聽不到;雖嚮往,但我沒有把自己的店經營成這個樣子,一來我不喜歡限制別人做任何事,二來上班會睡著。
在市府禁止內用前,我在這裡看完了三本都滿好看的書,分別是赫塞的流浪者之歌、昆德拉的賦別曲,還有Juan José Millás的這就是孤獨,彷彿我即將告別這世界一樣。
是呀,要不是害怕成為防疫破口,我多想就這樣離開,去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
回到家後,發現一個名為想念酒吧的連結,可以調整人們的交談聲、冰塊碰撞聲,和酒杯送上來的聲音…等等,想起有那麼幾天,在一段沈殿的時光後,把新生成的想法在夜晚觥籌交錯之間分享給另一個人,又激盪出新想法的愉悅。可這情境又該如何在缺乏場域的場域重現呢?

Day4 噁心

清晨不到5點就醒來了,出門流浪到家後面山上。住這裡一段時間了,卻是第一次來。入山口的地方有一個廢棄的山洞,荒煙蔓草。
在一片大姑婆芋上,有一隻蝸牛努力伸展著觸角但沒發現我,而我像是外星人一樣特地拿出手機拍了照。
自然界中所有能夠蔓延出去的東西,都是最有活力的,就好像那些離鄉背井移動到陌生城市的年輕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接受命運給予的安排。
「都準備好了嗎?」
令我反感的是,大城市聚居了上百萬人,貪婪地吸引人們,然後又無情地把他們毀掉。好像下水道裡的蟑螂老鼠,大雨一來,就把他們逼得在光天化日之下四處亂竄,被眾人分享又被嫌棄。
回家後,看到可憐的網友分享,好不容易找到新工作,在台北租房子了,卻因為疫情突然不用上班,還沒有機會適應台北的物價,就被命運擊垮了。

Day5 活著

什麼也沒發生,還活著。

Day6 存在

書看完了,傍晚回到店裡找書看,收到了遲未收到的包裹(生奶的《捨入誤差》),包裝上寫著「上次用注音輸入打成顏射><」。
看到燈亮著,一位碰巧路過的朋友搬著一箱東西走了進來,問道「可以調幾杯酒給我嗎?」
「我現在不能營業喔,不要檢舉我。」
雖然他來過很多次,但這是第一次他坐在吧檯和我好好聊聊天。他準備要離開台北了,在這種時候還有機會來道別,真是有幸。聽他說起第一次走進來的低潮,中間比較好的幾個月發生了什麼事,還有前陣子試圖自殺又再度陷入的低潮,最後醉到不省人事跟我說聲謝謝。
我一直以來都不會去安慰人,或講一些雞湯的話,不過那天剛讀完沙特的《噁心》,我想說裡面這一段想法挺好的:
生命是偶然的,即沒有意義的;自殺也是偶然的,所以這個行為也是沒有意義的。當你覺得活得沒有意義,即是死了,又何必再去殺了自己?

Day7 旁觀他人之痛苦

我們發現這社會上只要是神情沮喪的人,就完全不受尊重,就像我常垂喪著臉參加派對,大部分時間都受到冷落。
這幾天不斷有人大聲斥責,這種非常時期還出門的人,也好不容易開始有人同情起那些社會底層,讓大家知道,他們可能沒有手機,沒有第一手消息,不出門討生活就活不下去。
「旁觀他人的痛苦之時,絕不能不假思索地把「我們」這個主體視為理所當然。」
蘇珊桑格塔如是寫著。
BTW,這本書的翻譯讓人充滿問號。

Day8悲傷五部曲

在系統開放的半夜,騎了腳踏車回店裡,準備繳交紓困的申請文件。
有什麼理由讓人覺得這場疫情不會持續超過兩個禮拜、一個月、一年,又或是更久?
有一群有勇氣的人,吃力地藉由一些媒體影片、文章分享、巧遇的對談來凝聚信念,相信這一切都不會持續太久。好不容易激起了士氣,卻又被菜市場群聚的人、出遊返鄉的人給打擊信心,於是開始了批鬥和抱怨。但在一般情況下,感到不幸和抱怨並不會孳生出烏托邦,而只會產出可憐的法律和政治,以及法律和政治所帶來的可悲結果。接著,一再延期的警戒和疫苗抵達時間讓人失去了信心,對於社會感到無奈,自負的人徹底崩潰,處驚不變的人也開始慌了陣腳,意志與耐心瓦解,市井小民只能獨自待在家裡祈求,面對天意,毫無理由的期待。這病毒讓人們頓失生活的方向,感到毫無價值,看著戶頭束手無策,生離死別但來不及見面。
最後只好接受這一切,再也不去想解脫的期限。我們已經身處地獄,接受這個事實。與痛苦並存(適用於疫情的痛苦與憂鬱症的痛苦),是一種有益健康的絕望,以保持鎮定,過一天算一天。
這就是悲傷五部曲:否認、憤怒、祈求、沮喪、接受
《論死亡與臨終》- Elizabeth Kubler-Ross

Day9 困獸

下起雨,我抓了一隻白蟻,放進Rufous的透明塑膠杯裡。
朋友傳訊息來說,她為了拍了兩隻蝸牛疊在一起結果被男朋友罵。
我傳了前幾天拍的蝸牛給他,世界上還是有懂你的人。
無所事事的日子裡容易多想一些事情而感到悲傷。
看著那隻白蟻在杯裡爬行,突然浮現那句歌詞:
回憶如困獸 / 寂寞太久而漸漸溫柔

Day10 無題

其實過了這麼多天沒有上班的日子,
也記不清哪天是哪天了。
有一天出版社大大上晏突然邀請我寫點東西,介紹幾本書,
我就回想了一下,
隨便標上天數,反正也不太重要,
防疫的廢文十日談。
唯一想說的是,
希望再見面的那一天,
我們都會變成了更好的人(或一家店)。
    註異文庫
    註異文庫
    以「關注、為異於大眾者註解、釋義與發聲」命名之,期待透過文學及出版品的力量,對弱勢群體進行觀察與倡議,達到社會關懷之目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