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知識 l 美國經濟史簡述-邁科攻美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歡迎回到!邁科攻美股

邁科. Mike,認為投資理財從知識累積到技巧到資產配置,其實沒有捷徑,過去的經驗告訴邁科. Mike,唯有建立厚實的財經知識才有辦法理解廣大的經濟訊號。尤其面對現在各類經濟市場、不同的經濟體、不同的產業。

然而邁科. Mike自學投資理財的路上,連同各樣形態的發展過程也都進行考察,簡言之對於各項的歷史都進行不一樣程度的考察。今日來聊聊美國經濟史簡述!
十六世紀由殖民經濟開啟這個序曲,期間發展演變成小規模的獨立農場經濟,直到1776年成為美利堅合眾國(U.S.A.)是50個州和一個特區組成。
50州及一個特區組成美利堅合眾國(1776 AD)
<攝影師:Brett Sayles,連結:Pexels>
發展簡述:
1861 - 1865
美國南北戰爭,關鍵上體制的調整為奴隸制度變革、農業產業的變化,尤其棉花、鐵路新建、增建及奠定工業化基礎的概念。
1890 - 1920
自由放任、工人運動。
1920 - 1929
回歸常態、新興電力行業、汽車業及石化燃料業。
1929 - 1941
經濟大蕭條、農產品價格低落、投機熱錢自歐返美、暴跌華爾街及失業率達20%。
可以觀察看出美國經濟來自開墾、勞力衝突、人權革新、物料及不當短時投機的經驗。。等,路線是透過經驗學習而逐步走向更為穩定或說較為成熟經濟市場。

邁科. Mike 2021.06.29
(保持修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 投資 l 理財 l 股票 l 基金 l 財經 l  邁科攻美股 Blog、YOUTUBE Hi, 我是邁科. Mike📢。 一篇文章開啟投資理財的門,歡迎來到 l投資 l 理財 l 股票 l 基金 l 財經 l  邁科攻美股,來到這邊增加財經知識,對於股票、基金、被動收入、賺錢工具更加瞭解。
l 投資 l 理財 l 股票 l 基金 l 財經 l  邁科攻美股 Blog、YOUTUBE Hi, 我是邁科. Mike📢。 一篇文章開啟投資理財的門,歡迎來到 l投資 l 理財 l 股票 l 基金 l 財經 l  邁科攻美股,來到這邊增加財經知識,對於股票、基金、被動收入、賺錢工具更加瞭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國,這個在全球舞臺上佔據主導地位的超級大國,其工業製造業的崛起過程堪稱商業史上的一段傳奇。從農業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美國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力和創新精神。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探索美國工業製造業是如何從無到有,再到後來居上的。 故事要從十八世紀末說起。當時的美國剛剛獨立,百廢待興。以
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究竟是如何從一片荒蕪的新大陸發展成為今天的超級大國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美國最早的「國家級生意」說起。 在美國獨立之前,北美殖民地的經濟命脈掌握在英國手中。當時,英國對北美殖民地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嚴格控制著殖民地的對外貿易。在這種背景下,北美殖民地的經濟
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商業發展史。從早期的種植園經濟到如今的科技巨頭,美國的國家級生意不斷迭代,推動著這個國家走向繁榮。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美國商業史的演變,並思考其對現代企業的啟示。 回顧美國商業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個關鍵階段: 種植園經濟時期: 在北美殖民地時代直至19世紀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簡單分個兩個部分,投資和生活,喜歡閱讀哪部分就直接讀。 投資: 這周五公開了5月美國經濟數據報告(非農與失業率),但在禮拜二和三的時候,我卻選擇把美債認賠殺出,先來說一句禮拜五的數據公布,非農就業人口:272k ,失業率:4%,因為有這種美國瘋狂升息的因緣際會之下,我跑去開始研究總經,但我不得不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
Thumbnail
在美國有位神人叫做麥可·塞勒 (Michael Saylor),他是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的創辦人。2024年2月比特幣大漲,3月甚至創下新高,他接受彭博社記者採訪,問到是否考慮獲利了結,他表示自己曾說過「將永遠在高點進場」,而「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微策略的不敗策略。」
Thumbnail
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法國藉的Thomas Phillipon 透過自己和廣泛閱讀產業經濟學的學術研究,針對他個人來往美國、法國和西歐兩地觀察到的詭異現像-美國類似的的商品、服務比經濟發展程度接近的西歐高很多,提出了嚴謹的經濟學解釋,因此寫成了《大逆轉:美國如何放棄自由市場》這本重要著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國,這個在全球舞臺上佔據主導地位的超級大國,其工業製造業的崛起過程堪稱商業史上的一段傳奇。從農業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美國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力和創新精神。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探索美國工業製造業是如何從無到有,再到後來居上的。 故事要從十八世紀末說起。當時的美國剛剛獨立,百廢待興。以
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究竟是如何從一片荒蕪的新大陸發展成為今天的超級大國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美國最早的「國家級生意」說起。 在美國獨立之前,北美殖民地的經濟命脈掌握在英國手中。當時,英國對北美殖民地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嚴格控制著殖民地的對外貿易。在這種背景下,北美殖民地的經濟
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商業發展史。從早期的種植園經濟到如今的科技巨頭,美國的國家級生意不斷迭代,推動著這個國家走向繁榮。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美國商業史的演變,並思考其對現代企業的啟示。 回顧美國商業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個關鍵階段: 種植園經濟時期: 在北美殖民地時代直至19世紀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簡單分個兩個部分,投資和生活,喜歡閱讀哪部分就直接讀。 投資: 這周五公開了5月美國經濟數據報告(非農與失業率),但在禮拜二和三的時候,我卻選擇把美債認賠殺出,先來說一句禮拜五的數據公布,非農就業人口:272k ,失業率:4%,因為有這種美國瘋狂升息的因緣際會之下,我跑去開始研究總經,但我不得不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
Thumbnail
在美國有位神人叫做麥可·塞勒 (Michael Saylor),他是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的創辦人。2024年2月比特幣大漲,3月甚至創下新高,他接受彭博社記者採訪,問到是否考慮獲利了結,他表示自己曾說過「將永遠在高點進場」,而「持續買進比特幣就是微策略的不敗策略。」
Thumbnail
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法國藉的Thomas Phillipon 透過自己和廣泛閱讀產業經濟學的學術研究,針對他個人來往美國、法國和西歐兩地觀察到的詭異現像-美國類似的的商品、服務比經濟發展程度接近的西歐高很多,提出了嚴謹的經濟學解釋,因此寫成了《大逆轉:美國如何放棄自由市場》這本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