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美國嗎?|《美利堅國度:十一個相互對立的地區文化史》不負責任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相仇視對方,美國曾經歷好幾次瀕臨撕裂解體的危機,過去如此,未來也是,作者是這樣認為。

這種分裂危機根源於獨立戰爭前的殖民時代,不同的群體移民陸續來到美洲大陸,建立不同的殖民地,每個殖民地就像一個獨立的國家,帶來原本家鄉的信仰,文化傳統,打造出不同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結構,雖然政治經濟制度會隨著工業化民主化而改變,但文化結構根深蒂固,即使政治上廢除了種族隔離,但文化與心裡上的隔離仍存在。後來的移民不是要融入這結構,就是要遠走他方。

本書是2011年出版,雖然當時政治正確性爭議已經炎燒多年,但三普危機還沒出現,不過根據本書的立論,三普當選衝擊的並不是美國價值,而是以洋基之國為核心的某個價值,主導這幾十年來美國主流輿論,而三普代表的是美國另一個根深蒂固價值反撲洋基價值的霸權地位。

raw-image

矛盾的根源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當時北美13州殖民地已經存在六個文化區,強調自治、平等但道德要求嚴格的清教徒主導的洋基之國,喜歡在全世界賺錢,沒有道德的荷蘭商人所主導的新尼德蘭,注重平等寬容且崇尚和平的貴格派主導的中部地方,階級嚴明且傳統的英國封建貴族所主導的潮水地區,從中美洲移植黑人奴隸制大農場體系的深南地方、剽悍好戰且崇尚個人自由的阿帕拉契區,這個區域移民主要是長期以來就在跟英格蘭打戰的愛爾蘭與蘇格蘭人(書中稱他們是梅爾吉勃遜威廉·華勒斯的後代),他們大多位處各殖民州的邊境,在政治經濟上備受其他中心文化區的歧視與打壓,除了這六個,北美另一個沒有涉入獨立戰爭的文化區是寬容且唯一會與原住民和平共處,甚至融入原住民文化的新法蘭西地區,後來這成為加拿大的核心價值。

這六個文化區對於脫離英國意見紛歧,裡面參雜了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等各種利益考量,主戰的是洋基之國一般民眾與潮水地區貴族菁英,所以獨立軍是由潮水地區出身有軍事訓練的菁英如華盛頓帶領大量洋基兵跟英國軍打戰。

新尼德蘭因為對外貿易的考量不想脫離英國,是最效忠英國國王的區域,中部地區想維持和平中立,不想跟英國打戰,其實等同於支持英國,深南地區原本一開始支持英國,後來因各種複雜情勢轉向獨立軍,不過邊疆阿帕拉契區還要看他們與鄰近文化區的關係,會有不同的態度。

即使打贏了,十三州對於是否共同成立一個國家也很多意見,所以才有邦聯跟聯邦之爭,最後在聯邦黨人使用很多暗黑手段後,聯邦制才勝出,這也種下了美國分裂的種子。

洋基之國強調個人平等,政治制度上強調自治,反對階級與威權,具有強烈公共事務參與與社會改革的精神,但想要把所有人都改造城清教徒的熱忱很讓人討厭,簡單講是很雞婆很愛管別人家事情,中部地方則是愛好平等且具多元寬容性格,很多因宗教與戰爭而逃來美國的德國移民都偏好中部地方,這些人自然很討厭洋基之國愛好同化別人的性格,不過更討厭階級森嚴的南方地區,洋基與中部地方兩個區域就成為美國內戰廢奴支持者。潮水地方沿襲英國階級身份制度,支持奴隸制度,但奴隸制度相對寬容,奴隸不是永久的,可以買回人身自由,而且一開始帶來美洲的奴隸是白人,後來才引進黑人奴隸,因此在內戰前已經有不少從奴隸身份解放的自由黑人。深南地區則是完全移植加勒比海殘暴的黑人奴隸殖民主義,黑人終生只能為奴,後代永世都為奴。

阿帕拉契區則是極端崇尚個人主義,反對政府權威,現在新聞上那些會拿著槍跟聯邦政府對抗的農場主就是這個地區的居民,早期立場是偏向北方佬反對南方的階級威權制度,不過隨著聯邦政府在20世紀職權的大幅擴張,現在改跟南方地區站在一起。

看到這裡,就大概知道為何美國政治制度是這樣設計,參眾二院與選舉人制度,其實都根源於建國時期各州之間的矛盾,衝突與不信任。如果沒有這些政治制度上的妥協設計,現在的美國聯邦也不會出現。

矛盾對立的激化

隨著美國西部的開拓,各文化區也積極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因為誰掌握的州多,誰就能控制聯邦政府,各文化區之間也出現各種衝突,甚至些有些州幾乎因此而脫離聯邦。

在西部擴張期間,以及美墨戰爭獲得的新領土上,美國也出現新的文化區,包括洋基人建立的左岸地區,深受墨西哥北部文化影響的北部地方(加州、新墨西哥與德州的南部),以及原本仰賴聯邦支援,最後受反對聯邦管制的大財團主導的遠西地區,還有由美洲原住民主導的第一國度,主要在加拿大,形成北美十一個文化區。

各州之間矛盾持續的積累最終釀成美國內戰,這時美國明顯出現三個區域文化聯盟,一個是廢奴洋基之國主導的聯盟,一個是支持奴隸制的深南地方聯盟,另外一個就屬於現在的搖擺州,會因為議題性質而選擇與不同陣營結盟的州,兩方勢力都想拉攏他們。

洋基與深南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因內戰結束而結束,而是更加強化,二者明顯對立,但兩聯盟又無法單獨佔主導地位,必須拉攏搖擺洲的支持,這種兩強拉攏小弟爭當老大的策略就變成為美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主旋律。

二者不只在內政立場上不同,如性平、民權、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議題均針鋒相對,外交政策上一樣也針鋒相對,總而言之,南方就是支持對外戰爭,反對社會改革,北方就是反對對外戰爭,支持社會改革。支持美墨、美西戰爭、參加歐戰、越戰甚至到伊拉克戰爭都是深南地方跟阿帕拉契地區的政治人物,反對的都是洋基佬跟中部地區政治人物,民間反戰聲量最大的地區都在北方聯盟。兩大聯盟勢力消長就決定了美國內政外交政策的走向。近半世紀,洋基佬比較佔優勢。

當然個別文化區也不是鐵板一塊,畢竟也參雜樂複雜利益考量,同一文化區會有光譜上的程度分布,再加上文化區分布並非沿著州界線發展,一個州可能會有好幾個文化圈貫穿。

但文化區確實明顯存在,所以政治人物不得不重視,書中舉了布希父子為例,老布希明顯是洋基人,所以做出的政策都偏北方聯盟利益,小布希雖出身洋基,但根據地是在德州的深南文化區,所以做的決策也偏南方聯盟的利益。小布希當總統時期也是將近五十年來,南方聯盟首次在參議院,眾議院與白宮都取得主導地位。

多瞭解美國多一點

看完本書,會對美國有多點理解,美國的分裂不單純是鄉村與城市的對立,沿岸與內陸的對立,或宗教信仰上的對立,而是有複雜的地域歷史根源,也比較能理解為何學校教不教聖經的創世論會在美國很多州成為很大爭議,更別說墮胎,為何有些州會反對,有些州會支持,這都可追溯到殖民時代所形成的文化差異。

然後也解開心中長期的謎團,為何原本屬於南方聯盟的民主黨會變成北方聯盟支持的政黨,而洋基人長期以來支持的共和黨會變成南方聯盟的主流政黨。

當然用文化圈不能完全解釋美國所有政治上的對立衝突,但還是能提供一些不同視角,如本書的文案所說,如果對於今年米帝總統大選有興趣的,這本書應該可以一看。

不過看本書時最大訝異,突然意識到原來紐約市跟紐約州很不同,一個是重商荷蘭人開創的貿易城市,一個是嚴格清教徒建立的新烏托邦。19世紀因戰爭飢荒逃難的歐洲移民可能會移民到紐約市,而不會移民到紐約州,因為會受不了嚴格清教徒紀律。所謂的美國是一個民族熔爐,其實是一個假象,大家都會選擇適合自己文化傳統的文化區移民,德國人會選擇中部,愛爾蘭蘇格蘭會選擇阿帕拉契區,在殖民時代這裡就是窮白人地盤,到現在依舊是,然而有些地方因為階級制度嚴厲根本不會有啥移民,如深南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像美國、德國這樣的聯邦制國家確實是相當有趣,也能感受到各州的文化、宗教、種族、思想上的差異,現在因為加州本身的問題,不少加州人逃難到其他州,我想也會造成不少投票上的改變喔~
avatar-img
菜有蟲的沙龍
91會員
144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菜有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我們看到了勝利的真相與代價─一個國家的內部分裂。導演兼編劇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沒有特別交代是什麼導致無可挽回的內戰,可能有很多原因,更可能真正的原因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笑話─光看去年至今台灣政壇上演的鬧劇,政客如何拿選民當令箭、玩著丑角的把戲,道盡了野心者如何操弄國家分
Thumbnail
我們看到了勝利的真相與代價─一個國家的內部分裂。導演兼編劇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沒有特別交代是什麼導致無可挽回的內戰,可能有很多原因,更可能真正的原因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笑話─光看去年至今台灣政壇上演的鬧劇,政客如何拿選民當令箭、玩著丑角的把戲,道盡了野心者如何操弄國家分
Thumbnail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美國多次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干預,直接或間接改變拉美各國政府政策,使其維持親美反共立場,確保美國在拉美的利益。
Thumbnail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美國多次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干預,直接或間接改變拉美各國政府政策,使其維持親美反共立場,確保美國在拉美的利益。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