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神話的終結:從擴張的邊疆到美墨邊境牆,直視美國歷史的黑暗根源》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葛雷‧格倫丁
閱讀評分: 3.5 / 5

💡前言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raw-image


📌西進、擴張與安全閥


在美國,一樣有著擁擠不堪的城市,也有奮力反抗不願讓生命屈從於機械性例行公事、飢寒交迫的工人。但他們不是向上——向貴族和企業主——發動階級戰爭,而是向外——在邊疆上——發動種族戰爭。學徒男孩們並沒有到街壘那兒與貴族軍官們對戰,而是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西征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


  十八世紀末期,所謂的「美國」,領土範圍僅有東部海岸地區。隨著經濟發展,美國開始面臨一些種族與社會矛盾,例如,勞工的貧窮、奴隸制廢除後黑人的社會融入、工資水平競爭、失業與工作位置的保衛、犯罪率上升等問題。

  而美國對此的策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送他們往西邊去,給予他們土地。

  西部土地在此作為了一種安全閥,用以轉移與延緩社會矛盾。例如:如何避免工人階級形成勢力?如何緩解反對者的政治鬥爭?統治階級的這些問題,西進策略幾乎提供了方案,即透過將人們散落於廣大的西部土地,分散抗議者的團體連結與力量匯聚。

  於是,誠如作者所說:勞工們不是向貴族與資本家抗議,而是跟著一起西征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


📌「自由」背後的資本家勢力

  同時,人們開始相信,只要抱持殖民者流傳下來的冒險拓荒精神,只要向外出走、獨自前行、努力奮鬥即可獲得成就。這於是也逐漸使得人們形成某種崇尚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傾向。

  至於政府,則是被認為無需設法改革貧窮,也不應介入企業與社會運作,如此才可維護個人「自由」。

  然而這不過是一個說詞。因為任何政府與政策必然有它的立場。與其說拘泥於政策是不是「自由」放任,不如討論政策究竟是由哪個階級群體在主政,並且對哪個階級群體有利?

  作者提醒我們,西部的拓展是資本家與政府共同主導的產物。早在拓荒者西進之前,資本家及其政府為了替西進政策鋪平道路,就已先投入資金並派出軍隊驅逐當地的美洲原住民與墨西哥人。

  美墨的邊境問題甚至也一直延續至今。上世紀末,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後,導致墨西哥勞工與農民工資惡化甚至失業。部分墨西哥人民北漂至美國。美國政府則是將邊境快速軍事化,限制墨西哥民眾進入,甚至讓新納粹團體在邊境活動,四處殺害、虐待中美洲移民。

  於是,美國企業在墨西哥使用廉價勞動力,因此得以腰纏萬貫。而墨西哥勞工農民則持續受到壓榨,甚至流離失所或遭到邊境新納粹的攻擊而喪失生命。

  因此,美國所謂的「自由」,正如作者所言:那通常指的是資本家在國內外剝削勞工、奪取資源的自由。

  一如日後我們所看到的,美國也將透過軍事行動佔領或介入中南美洲、中東地區國家,以爭奪當地資源,並確保資本家能夠奪取利益。


📌「自由」與戰爭

  十九世紀末期,西部已沒有土地可供進發。於是,焦點被轉移至向海外擴張。例如: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佔領菲律賓,插足海地、厄瓜多等中南美洲。

  二戰後的冷戰局勢,更為美國提供了輸出「自由」的藉口。美國勢力擴及日本、南韓、台灣、越南與東南亞,進而擴張所謂「自由」的邊疆,也就是資本家投資與壓榨的自由,及其遏制勞工權力與社會主義的自由。

  這些軍事行動甚至被包裝成社會流動的管道:工人、黑人、底層人民被整合進戰爭體制,但他們可獲得住房權、醫療權。美國又再次透過軍事擴張轉移美國社會內部貧窮與種族矛盾問題。

  而為了維繫資本家的利益,美國也在一些地區操縱局勢。

  例如,一九七〇年代的智利人民選出了阿連德總統的類社會主義政府,主張提高工資、土地改革、國有化政策。隨後,美國為了自身資本家的利益,遂在當地扶持軍方及獨裁政權發起政變,致使阿連德政府垮台。其後,智利歷經十餘年獨裁統治,許多反抗人士也遭到拘捕甚至殺害。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小結

 📌一些小問題

  本書主要從歷史描述方面展開討論。不過有幾個小問題或可補充。

  其一是社會各階層的關係。美國社會內部不同階級群體究竟形成什麼樣的關係?而這些階級或群體勢力的對比,又如何影響擴張政策的形成?

  其二,本書論述綿密,但對美國基礎歷史較不熟悉的讀者,閱讀時會有點難以進入本書的敘事。若搭配美國大事年表服用,或可更加釐清前後內容。

  其三,在資本主義市場飽和、利潤率日趨下滑時,通常需要更新投資或向外擴張市場,而後者有時也伴隨著軍事行動。如果再將資本市場的運行規律加入討論,或許可以更加探析政治與經濟的關係。

 📌結語

  本書有些段落的討論,總令人想到台灣。例如關於美國的拓荒者、個人主義及其「自由」主張,以及參考資料中提到,個人主義與資本主義相互交織,而導致人們帶有的「社會主義精神官能症」。

  今天,當勞工出來爭取權益時,台灣有些人還是會不明究理地批評勞工,然後一看到社會主義的理念就急跳腳。在這些人看來,一切都只是個人的問題,沒必要抗議,不爽可以不要做,自己出來當老闆就好了。

  上述這類觀點的形成,也與先前台灣曾經的某種拓荒有關。我們當然不是向外拓荒。我們「拓荒」的場所在於小型工商業,譬如工業化時期一些勞工為了躲避壓榨與管控,於是出外開設小工廠、黑手變頭家,或擺攤、小販與夜市,以及後來的各種創業神話與各式各樣的商家。

  這些當然都是勞動者維生的方式。但假如我們仔細檢視相關政策的研議,或許也不難發現有關單位對於創業背後的安全閥考量:遏止勞工形成獨立的勢力,避免勞工在職場與政治上對資方進行反制,進而讓大小資本家、企業主的思維得以擴張至社會各層面。於是,在這方面,我們與美國的發展似乎也有某種程度的相似。

  只不過,美國走向戰爭,或扶持地區集團為美國在前線代理戰爭(俗稱炮灰),導致許多民眾家破人亡。而半個多世紀以來經常被美國牽著走的我們,又將走向何方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龍]知識拼圖:Z的閱讀紀錄
1會員
21內容數
2024/07/02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2024/07/02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2024/07/01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立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對德國勞工與社會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書概述討論它的發展歷程,包括成立背景、組織運作、黨員及群眾基礎的變化、黨的性質及其綱領路線的轉向。
Thumbnail
2024/07/01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立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對德國勞工與社會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書概述討論它的發展歷程,包括成立背景、組織運作、黨員及群眾基礎的變化、黨的性質及其綱領路線的轉向。
Thumbnail
2024/06/30
  友誼與未來,兩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份友誼已不存在未來,那它所留下的又是什麼?影評、論文、種族主義的探討,日記裡那些再也無法傳達給對方的想法,終將成為給自身的提問:記憶究竟是過去的牢籠,還是通往未來的合唱?
Thumbnail
2024/06/30
  友誼與未來,兩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份友誼已不存在未來,那它所留下的又是什麼?影評、論文、種族主義的探討,日記裡那些再也無法傳達給對方的想法,終將成為給自身的提問:記憶究竟是過去的牢籠,還是通往未來的合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美國多次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干預,直接或間接改變拉美各國政府政策,使其維持親美反共立場,確保美國在拉美的利益。
Thumbnail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美國多次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干預,直接或間接改變拉美各國政府政策,使其維持親美反共立場,確保美國在拉美的利益。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Thumbnail
【余案:正如我一直以來認知的,美國墮落遠非自今日始。赤納所鼓吹的東昇西降,也不是什麽無稽之談。衹要這種局面有機會持續下去,而不再有上主所樂用的勇士(是否衆數)挺身而出撥亂反正,則美國一定會跟太陽底下的雪人一樣,再如何巨大再看上去怎樣不可一世,冰消雪化的終局,一定會出現。那時候,再說什麽早知今日何必當
Thumbnail
The Hell of Good Intentions: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Elite and the Decline of U.S. Primacy 作者: 史蒂芬.華特  原文作者: Stephen M. Walt 譯者: 林詠心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
Thumbnail
The Hell of Good Intentions: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Elite and the Decline of U.S. Primacy 作者: 史蒂芬.華特  原文作者: Stephen M. Walt 譯者: 林詠心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2002/11/02 不經由歷史的追溯梳理,「中國」時而被感嘆為一盤散沙,時而被畏懼為霸權黃禍。其行止雖竭力仿效西方列強,卻又偶有疏離挑戰,往往令人難以理解。遂至各取所好,強加於人,真正變成偏執的霸權性話語。但是假若論者能理解概念意涵的流變,則在眾聲喧嘩的概念專斷下,或能保有幾許寬闊的澄明。
Thumbnail
2002/11/02 不經由歷史的追溯梳理,「中國」時而被感嘆為一盤散沙,時而被畏懼為霸權黃禍。其行止雖竭力仿效西方列強,卻又偶有疏離挑戰,往往令人難以理解。遂至各取所好,強加於人,真正變成偏執的霸權性話語。但是假若論者能理解概念意涵的流變,則在眾聲喧嘩的概念專斷下,或能保有幾許寬闊的澄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