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系列:新冠肺炎19(武漢肺炎)之「疫調」到底有什麼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0703發布的文章,有提到這個問題,但想要說得更多,所以就再打一篇)

最近在臉書和新聞媒體看到不少同為醫師職業的人,火力都在轟炸柯市府防疫做得很爛,「疫調、匡列、隔離、篩檢」都沒有做確實,導致台北至今還是不斷有群聚感染的事情發生。

其他還有拿高雄、屏東的案例,說人家靠著「疫調、匡列、隔離、篩檢」,很完美地就清零了潛在感染源。

上述批評者的粉絲專頁的各種留言,既然是追蹤該粉絲專頁的,自然和當事人說同樣風向的話。

再回頭看看柯文哲、北市府的粉絲專頁及其留言者的內容。


看著看著,覺得有點人格分裂,心裡也真的很納悶,有好幾個疑問。




一、疑問一:高雄+屏東delta群聚案例,在高雄市的總人口是277萬左右+枋山枋寮總人口約5萬不到的前提下,這樣比較有意義嗎?(雙北市總人口約664萬)

其他還有「人流移動性」的問題:枋山及枋寮,沒認知錯誤應該只是一個鄉下,人流很單純;至於高雄市雖為六都之一,總人口也不少,「人流移動性」也可以頗複雜。但比較的立基點還是很奇怪───

高雄市在看到雙北火燒屋燒了好旺的時候,自己尚未有確診者發生,提前好多時間準備。

而這就是納悶所在了,因為高雄市有好多時間可以針對「疫調」,「慢慢做」、「做完整」,把「可能潛在的感染者」「匡列」、「隔離」及「篩檢」。

而接下來就衍生出第二個疑問了。


二、疑問二:「疫調」本身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確診者仍不多的時候,並不是個問題。

(一)人力和時間的負擔:

這點詳細不知道怎麼衡量。但疫情炸鍋的情形下,雙北的行政人力真的負擔的過來嗎,而且,還有(二)的問題。

(二)資料真確性:

就自己已知的資訊,「疫調」資料的最主要來源是「詢問」,這點就神奇了。大家都知道不可能100%記得過去去過哪些地方、接觸到哪些人、接觸了多久、停留了多少時間。

但以這個資料去「匡列」、「隔離」和「篩檢」相關人士,對於疫情的消彌,真的是「有效方式」嗎?(還是疫情的緩和,從頭到尾就只是人民的「落實衛生管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三)確認資料的真實性:

這點是(一)和(二)延伸出來的問題,常常看新聞,都要人力和警力去「double check」(主要是看監視器?),再次「確認」「詢問到的疫調資料」的真實性。

一樣地,在疫情確診數還是個位數很少的時候,這樣做對「人力和時間的負擔」不大,但在幾百例確診爆發後(還是塞車下的數字),「人力和時間的負擔」可以多大?如果壓力很大,光是「詢問」就耗費不少時間,那更不論「確認資料真實性」是否能第一時間做到(是否能做到)了。


PS:關於「疫調」的其他問題,網路上還看到一個很愛督政府的人,前兩天剛吐槽了政府的「實聯制」(用來「確認資料的真實性」的管道之一)根本就沒有什麼幫助。(影片如下)




承上,既然疫調存在這麼多問題,北市府也說自己一直都還有在做疫調,但群聚疫情還是陸續有爆發。

那代表的,到底是北市府疫調沒做確實?還是就真的「疫調」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



三、疑問三: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性,讓非常多的染疫人員,都幾乎沒什麼症狀;而這也導致人口密集的雙北,一旦發現有群聚感染了,就已經是很多人中標了。(沒覺得自己生病,怎麼會去檢查)

加上上面說的「疫調」本身看來就很難「100%」「匡列」到「全部」感疫的人(疫情多的時候,尤其是)。

那這樣子「疫調」一旦有的漏網之魚,是「無症狀感染者」,不用太多,他只要傳染到幾個人,那幾個人又再傳染到幾個人,加上現在疫情期間大家比較少出門,那家族群聚感染也在預期之中了(像現在台北市爆發了虎林街疫情?)。



四、疑問四:大規模PCR篩檢,是否是解方?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7668

林韋地醫生在「林韋地:林昶佐被嗆背後隱藏的嚴肅問題」一文有提到,

「台灣現在的PCR量能已經到一天可以做十二萬,已經追上馬來西亞。但實際上參考通報案例,每天台灣可能只做了四萬多而已,週末更少,只有一萬多兩萬。…」


這個篩檢量能,以萬為單位,看起來很多,但在本土大爆發之後,貌似各處都有潛在感染者之前提下,極端假設(當然不可能這樣)以雙北市人口664萬來說,為了抓出潛在傳播者(畢竟台北都炸鍋了,一定到處都有),全部人都做個PCR,然後量能全開,那也要做664/4=166天。

這166天中,前面篩檢到陰性的(假設還做兩次),難道就可保證後面天數就不會感疫嗎?

結果,大規模PCR篩檢,也只是徒勞而已。



<後記>

「疫調->匡列->隔離->篩檢」這個流程看起來很合理,但在疫情大爆發,「疫調」本身的問題被「放大」更多之後,其實也產生了更多漏洞。

既然都還是有人陸陸續續會感染,那是否回到最基本面來思考:「防疫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答案應該是「減少人民死傷、經濟正常運作」。

那這樣,可以減少重症乃至死亡,以及讓人民不用邊做好「個人自主衛生管理」邊膽戰心驚怕染疫,影響到經濟生活的「疫苗」,就是很重要解方。


所以看到柯P一直被罵只會幫人民打疫苗,卻清零不了確診數,覺得很納悶。


「確診數這種數量化的東西,減少甚至歸零,執政者可以很具體地說是自己的功勞和效率;但減少死亡數這種預防性的作為,卻是比較隱晦的表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仔.憨吉的沙龍
8會員
78內容數
黑仔.憨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5
外送行業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關於外送員權益的保障,最常被拿來討論的是「外送員和平台之間成立的到底是僱傭關係or承攬關係」,這點在外送平台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參酌以往實務見解和釋字740出來,暫時先定調為:「外送員和平台,是僱傭關係」。 公司這一年裡面到底做了什麼,沒做了什麼,真是耐人尋味。
2022/06/05
外送行業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關於外送員權益的保障,最常被拿來討論的是「外送員和平台之間成立的到底是僱傭關係or承攬關係」,這點在外送平台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參酌以往實務見解和釋字740出來,暫時先定調為:「外送員和平台,是僱傭關係」。 公司這一年裡面到底做了什麼,沒做了什麼,真是耐人尋味。
2022/06/05
實際朋友在這行業中,作法也都是新聞裡講的那樣,總歸幾句話, 「政府沒擔當,公文文字字面上解釋VS實務實際運作,就算沒有硬性寫上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實際運作起來根本相去不遠了。還巴著公文上的文字,就是不敢承認要叫人家趕快燒一燒,有夠沒肩膀」 VS
2022/06/05
實際朋友在這行業中,作法也都是新聞裡講的那樣,總歸幾句話, 「政府沒擔當,公文文字字面上解釋VS實務實際運作,就算沒有硬性寫上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實際運作起來根本相去不遠了。還巴著公文上的文字,就是不敢承認要叫人家趕快燒一燒,有夠沒肩膀」 VS
2022/06/04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2022/06/04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位在奮力的無名英雄都是推進這個疫情時代結束的幕後功臣。政治口水實在看到厭煩,期待恢復平靜的一日回來。
Thumbnail
每位在奮力的無名英雄都是推進這個疫情時代結束的幕後功臣。政治口水實在看到厭煩,期待恢復平靜的一日回來。
Thumbnail
omicron肆虐,已經從桃園一路到了新竹與雙北。
Thumbnail
omicron肆虐,已經從桃園一路到了新竹與雙北。
Thumbnail
今晚談話性節目沸沸揚揚議論高雄市府的防疫作為,當危機出現時,防疫決策需要明快也需要兼顧人權與公衛,真的很困難。如果雙北當時也是和高屏一樣的行政效能,此刻我們的日常生活應該很不一樣吧。
Thumbnail
今晚談話性節目沸沸揚揚議論高雄市府的防疫作為,當危機出現時,防疫決策需要明快也需要兼顧人權與公衛,真的很困難。如果雙北當時也是和高屏一樣的行政效能,此刻我們的日常生活應該很不一樣吧。
Thumbnail
自5/18爆發本土病例180例確診後,帶您快速了解今日的確診以及最新最中立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87例的本土確診。其中新北76例,台北71例共147例,其餘縣市為40例。 從整個數據來看,最近幾天數據都維持在200例以下,雙北數據也都維持在百例以下,代表著整個疫情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雙北也不再
Thumbnail
自5/18爆發本土病例180例確診後,帶您快速了解今日的確診以及最新最中立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87例的本土確診。其中新北76例,台北71例共147例,其餘縣市為40例。 從整個數據來看,最近幾天數據都維持在200例以下,雙北數據也都維持在百例以下,代表著整個疫情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雙北也不再
Thumbnail
在5/15爆發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的確診狀況以及最獨特觀點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75例的本土個案,其中新北87例,台北34例共121例。其餘54例為外縣市。         今天新北稍稍回升,台北則是回到30例上下,但也不用太驚慌。從一週的數據來看,雙北確實都有在
Thumbnail
在5/15爆發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的確診狀況以及最獨特觀點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75例的本土個案,其中新北87例,台北34例共121例。其餘54例為外縣市。         今天新北稍稍回升,台北則是回到30例上下,但也不用太驚慌。從一週的數據來看,雙北確實都有在
Thumbnail
自5/15爆發本土確診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最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數為167例,其中新北增加65例,台北50例共115例,其餘52例為外縣市。         今日確診數較昨日新增32例,新北沒有增加,台北增加24例。其餘縣市總和較昨日增加8例。
Thumbnail
自5/15爆發本土確診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最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數為167例,其中新北增加65例,台北50例共115例,其餘52例為外縣市。         今日確診數較昨日新增32例,新北沒有增加,台北增加24例。其餘縣市總和較昨日增加8例。
Thumbnail
5月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對於何處是疫情破口,就連新北副市長劉和然都指向台北市萬華區。而具有抗SARS經驗的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則替萬華居民喊冤,強調台北市沒有進行疫調,才是這波疫情破口,與萬華居民無關。
Thumbnail
5月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對於何處是疫情破口,就連新北副市長劉和然都指向台北市萬華區。而具有抗SARS經驗的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則替萬華居民喊冤,強調台北市沒有進行疫調,才是這波疫情破口,與萬華居民無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