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想靠「4%法則」退休享受財務自由?萬萬不可![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歡迎加入學長的LINE群組,掌握賺錢契機:
美股長期投資討論區亞洲虛擬貨幣討論區
追蹤本專題理財學長的機密筆記;理財學長的Instagram

這篇學長想讓你知道

學長在上篇介紹了4%提領率的原始文獻及其計算邏輯,並提到至2017年回測退休提領的成功率仍有近100%,也提到了在不同債券的低實質報酬率情況下,4%提領率的失敗率有多少,沒有看過的朋友請從上篇開始看:
本篇將帶各位看看採用現代債券報酬率的投資組合,使用「4%法則」的失敗率,並引用不同專家建議符合現代低利率環境的提領率,也會提到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現代採用「4%法則」的失敗率如何?

用跟此研究採取一樣50%股票/50%債券的投資組合來看,在債券部位選擇不同債券的組合,假設未來30年股票部位報酬率一樣高於債券6%,今天開始退休的人採用4%提領率的失敗率有多高:

【第一種】投資組合中債券部位採用:5年期TIPS債券

與作者於情境三中試算的債券相同,2021年7月2日的TIPS債券的5年期收益率 為-1.63%,比作者試算時的5年期TIPS債券收益率更低,在這種情境下4%失敗率很可能是57%,或更高

【第二種】投資組合中債券部位採用:美國十年期公債

2021年7月2日的美國十年期公債ETF的實質報酬率為 -0.89%,介於第二點與第三點之間,也許失敗率將會介於33%-57%之間,這是未知數。
左到右依序為上篇提到的情境一至情境三,出自《The 4% Rule is Not Safe in a Low-Yield World》
由此可得知,「4%法則」有很高的機率不適用於現在或未來打算退休的朋友,如果硬要採取4%提領率,直接搬到公園住少了房屋成本,說不定還能成功提領30年。

符合現代的安全提領率是幾%?

關於現在退休人士應採用多少提領率才算安全,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論,在看各學者提出的建議安全提領率之前,我們要先知道影響提領率的變數有很多,且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投資標的、退休年齡、退休時機、是否想保留遺產等等都會不同,千萬千萬不可以貿然採用別人的提領率,接下來學長就帶各位來看幾篇研究。

Wade D. Pfau 的建議

在上面提到的研究《The 4% Rule is Not Safe in a Low-Yield World》中,Pfau教授以債券實質報酬率 -1.4%,並維持股票高於債券6%的歷史溢酬,以此條件採用蒙地卡羅方法試算,藉此找出適用於此情況的提領率。
根據其試算結果,在30年的提領區間,如果要讓成功率高達90%,最適的投資組合為股票44%、債券56%,提領率為2.5%

Larry Swedroe 及 Kevin Grogan 的建議

另外,《Your Complete Guide to a Successful and Secure Retirement》一書作者也指出,因為現在的債券利率實在是太差了,而且未來股票的報酬率也不會像過去那麼高,加上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們可能會輕易的在退休後繼續活超過30年,活得更長也代表著可能有更多的醫藥花費,使得傳統的4%提領率已不再適用。
他建議現在或近年打算退休的朋友,如果退休年齡為65歲,可採用3%提領率;如果為70歲,可採用3.5%;75歲可採用4.5%;80歲可採用6%。

William J. Bernstein 的建議

著有暢銷書的《投資金律》的William J. Bernstein,在《投資人宣言》中建議絕對安全的提領率是2%、3%也沒有問題、4%以上就開始有風險了。如果是採用2%提領率,退休儲備應是年花費的50倍;如果採用3%提領率則是33.4倍。

使用注意事項

認清現實

由這些研究的結論也能得知,這些在退休領域有所研究的學者,都一致認同4%提領率不再適用,較安全的提領率大概介於2.5%-3%之間,什麼只要存到年花費的25倍就能退休的法則,就忘了他吧。
這也代表著要存到足夠退休的錢是越來越困難了,但是我們總得認清現實,才能做出對的決策,執意採用4%提領率退休也只是害死未來的自己而已。
透過設定財務目標的步驟,可以一步步搞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學長在以下這篇文章有介紹幾個重點,就算是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小白,也能照著邏輯來設定財務目標,本篇有獲《股感StockFeel》刊登。

達到提領率門檻也只是能養活自己

一般來說,固定提領率是以現在的年花費作為計算基礎,頂多加上一些緩衝計算,是一個養活自己的基礎費用。基本上沒有計入意外花費,也沒有為未來的人生變化做儲備,甚至是忽略在老年時通常需要的醫療花費。
如果想保留更多老年時能自由運用的金錢,降低提領率是最直觀的作法。對學長來說,我只會把退休提領率當作一個基礎值,也就是財務自由的門檻,不會當作是唯一的養老金來源,除非你的錢夠多到一年可以只提領1-2%,那應該真的就夠了。
如學長在以下這篇文章提到,財務自由是指我們可以基礎養活自己的門檻,真的不是什麼神奇的魔法,財務自由讓你能選擇自己喜歡但可能薪水較低的工作,不代表不需要繼續賺錢,學長在以下這篇文章有列出四個簡單的心法,助各位更早達到目標。

4%提領率的基礎是美股美債

上篇提到4%提領率的原始文獻,都是以美國標普500及美國公債計算出來的,如果採用的是全球投資或是台灣大盤,那麼有更高的機率是行不通的。

尚未計入其它退休現金流

退休後還有各類現金流可以討論,例如勞退、生存年金、房租收入、以房養老等,當然在計算時暫不計入是好的。畢竟在估算未來財務時,一定要越保守越好,而離退休期越近則越能考量這些現金流的挹注。

提領率的議題還有很多尚未討論

提領率的議題很大,不是一篇文章能講完的,學長讀了無數篇退休提領率的英文文獻,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可以先追蹤學長。本篇文章充其量只是起個頭,礙於篇幅,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沒列上來,千萬不要根據本篇文章就貿然採用某%的提領率。

喜歡這篇的話,請分享本文給朋友。


追蹤學長,才不會錯過好文章!

追蹤理財學長的機密筆記; 理財學長的臉書Instagram

歡迎加入學長的LINE群組,掌握賺錢契機:
美股長期投資討論區亞洲虛擬貨幣討論區


學長帶你發財!歡迎無腦跟單

如果你喜歡低波動風險但長期成長驚人的ETF投資,歡迎來我的eToro跟單,2020年年化報酬率高達14.50%,這個投資組合的優點是穩定、波動不大,但長期報酬率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很適合大多數投資人持有,可以用這個連結辦帳號。

近期將開設Podcast & Youtube,敬請期待,先按「追蹤」起來!
我是理財學長,讓你的財富穩定成長,我們下次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6會員
29內容數
文章多次登上《工商時報》《商周財富網》《股感》、《經貿透視 雙週刊》No.577期整頁人物專訪、多次入選方格子「投資理財」推薦閱讀,專長以白話分享深入但較少人分享的投資議題,主要資訊來源是英文,會引用更多數據與研究支持論點,FB及IG搜尋「理財學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財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指數投資何時才要賣出? 答案是「退休後」,退休後每年從投資組合提領 (賣出) 過生活,只要遵照一定原則,很可能可安然渡過30年的人生。 網路文章多是說明存到年花費的25倍並照4%提領即可退休,但現實是採用4%有很大機率在老年流落街頭。 本系列介紹「4%法則」、並說明為何不適用現代,列出可能的提領率。
你知道自己要多少錢才能退休、達到不工作就養活自己的門檻嗎?設定一個有效的退休財務目標,是每個人躲不開的議題,因為你總有一天會退休,到時得有相當的資產來支持生活。 還好目標設定不是只有專家才能做到,不懂數字的小白也能照著原則規劃。本篇文章學長將擔任你的財務嚮導,帶你試算退休門檻,以及指引你如何達成。
這是系列文章第三篇,在一二篇我們看到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了解到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本篇學長總結這幾支ETF前十大持股的類型,並給出投資建議。
上一篇我們搞懂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釐清現在電動車在創新採用的階段,本篇學長將帶各位繼續深掘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排行、介紹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並接著分析它們的前十大持股,勾勒出產業樣貌。
這兩年電動車領域開始熱起來,從各國政府宣佈明確的電動車目標,特斯拉、中國電動車三寶(蔚來、小鵬、理想)飆漲,到充電樁Chargepoints借殼上市的熱潮,都顯示這個行業有無比巨大的潛力,今天學長帶各位來深度分析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與數據,並搞懂有哪些市場值得關注,還有全球電動車品牌的銷售排行榜。
「財務自由」這個名詞似乎已經被玩的名聲很臭,很多詐騙都用這點欺騙善良的群眾。學長在這篇想回歸財務自由的初衷,也就是「自由」,不論什麼收入等級的人,絕對有資格用很務實的方法追求、或至少更靠近財務自由,學長在本篇就列出四個簡單的心法,與各位一起追逐財務自由。
指數投資何時才要賣出? 答案是「退休後」,退休後每年從投資組合提領 (賣出) 過生活,只要遵照一定原則,很可能可安然渡過30年的人生。 網路文章多是說明存到年花費的25倍並照4%提領即可退休,但現實是採用4%有很大機率在老年流落街頭。 本系列介紹「4%法則」、並說明為何不適用現代,列出可能的提領率。
你知道自己要多少錢才能退休、達到不工作就養活自己的門檻嗎?設定一個有效的退休財務目標,是每個人躲不開的議題,因為你總有一天會退休,到時得有相當的資產來支持生活。 還好目標設定不是只有專家才能做到,不懂數字的小白也能照著原則規劃。本篇文章學長將擔任你的財務嚮導,帶你試算退休門檻,以及指引你如何達成。
這是系列文章第三篇,在一二篇我們看到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了解到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本篇學長總結這幾支ETF前十大持股的類型,並給出投資建議。
上一篇我們搞懂了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各國政府與各大品牌的目標,並釐清現在電動車在創新採用的階段,本篇學長將帶各位繼續深掘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排行、介紹幾檔資產規模較大的電動車ETF,並接著分析它們的前十大持股,勾勒出產業樣貌。
這兩年電動車領域開始熱起來,從各國政府宣佈明確的電動車目標,特斯拉、中國電動車三寶(蔚來、小鵬、理想)飆漲,到充電樁Chargepoints借殼上市的熱潮,都顯示這個行業有無比巨大的潛力,今天學長帶各位來深度分析電動車產業的整體趨勢與數據,並搞懂有哪些市場值得關注,還有全球電動車品牌的銷售排行榜。
「財務自由」這個名詞似乎已經被玩的名聲很臭,很多詐騙都用這點欺騙善良的群眾。學長在這篇想回歸財務自由的初衷,也就是「自由」,不論什麼收入等級的人,絕對有資格用很務實的方法追求、或至少更靠近財務自由,學長在本篇就列出四個簡單的心法,與各位一起追逐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退休需要多少資產時,常聽到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退休時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之後每年提領金額就隨著通膨調整,但當初在1994年提出4%法則的威廉班根,是回測美股搭配美債的投資組合,搭配美國的通膨率,如果回到台灣市場的話結
Thumbnail
美債連載小說是不是已經到了尾聲? 終於要到了收割期了嗎? 接下來策略如何因應呢? 在美債殖利率大跌的情況下,之前持有美債的人該賣掉嗎? 還是持續持有? 怎麼做法才能保住獲利並安心持有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退休需要多少資產時,常聽到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退休時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之後每年提領金額就隨著通膨調整,但當初在1994年提出4%法則的威廉班根,是回測美股搭配美債的投資組合,搭配美國的通膨率,如果回到台灣市場的話結
Thumbnail
美債連載小說是不是已經到了尾聲? 終於要到了收割期了嗎? 接下來策略如何因應呢? 在美債殖利率大跌的情況下,之前持有美債的人該賣掉嗎? 還是持續持有? 怎麼做法才能保住獲利並安心持有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