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的年化報酬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投資理財的第二階段是將存下來的錢投資,讓你的資產為你工作,為你創造被動收入,以圖中的綠線為代表。其實圖中的綠線是簡化版的示意圖,整個階段二應該是個相當長的區間 (通常是 20~40 年),而且綠線的斜率一開始很小 (比較平緩),愈到後來愈陡,有點像高中學過的指數型曲線。

我建議所有剛進入階段二的投資人應該把你辛苦存下來的錢全部放到指數型基金中,乍聽之下有點違背專家說的股債比 6:4 資產配置,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剛進入階段二的投資人應該是25~35 歲的年輕人,抗風險系數比較高,就算股票市場真的下跌 30~40%,總資產的損失不會太大,「來日方長」的年輕人也很容易東山再起。(如果你的年齡不在這個區間,可能還是要考慮股債的資產配置)

第二:債券的特色是定期配息,而且本金變動不大,這跟我們每個月領薪水的特質非常接近。正常而言,只要公司不倒,我們每個月都可以從公司那裡領到固定的薪資,若你還有二十年以上的工作時間,「你自己」就是一張至少配息二十年的債券,而且總金額應該遠大於你目前的股票部位。(假設你的月薪是五萬元,二十年下來至少可以領 1,200 萬,應該大於你目前持有的股票總價值) 所以,可以把你存下來的錢配置到股票裡。(如果你的薪資不穩定,或者接近退休階段,請自行評估)

第三:長期看來,股票的預期報酬率高於債券,而且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雖然開始升息,利率仍舊不高),股票的表現應該還是會比債券好。

當然,如果這樣的配置會讓你睡不好,建議還是要把部分資產移到現金或債券部位。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

報酬率的高低會影響財務自由的時間,也就是階段二的時間跨度;年化報酬低,資產幫你賺錢的速度就慢,到達財務自由的時間就會比較久;年化報酬高則會讓你提早抵達財務自由的里程碑。但是,如果你的理財顧問給了你一個不切實際的報酬率,你要如何判斷呢?也就是說,符合常識的年化報酬大概是多少?

我用之前提過的四個標的,美國 (VTI), 歐洲 (VGK), 亞太成熟市場(VPL) 及台灣 (0050)來做說明:

raw-image

上面這些數據都包含了每季或是每年的股利,也就是收到股利之後要繼續投入原本的標的中。其中 VTI、VGK、VPL 的數據皆來自 Vanguard 網站,0050 的數據來自台灣證券交易所。你可以發現,台灣是這四個區域過去二十年表現最佳的股市,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三年台股幾乎翻倍造成的結果;美國股市也是這十年來走大多頭,所以年化報酬也不錯;亞太區比較不意外,因為日本佔了大部分,而過去二十年日股的表現一般般;我對歐洲沒有太多研究,它的年化報酬比日本還低可能是歐豬幾國造成的結果。但是,這是過去二十年的資料,未來不保證依舊如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分散。

如果你將資產平均分配到這四個區域裡,每個區域的佔比都是 25%,你的預期報酬率在四捨五入後會是 7.02% (有沒有比你想像的低?)考量各地區未來可能的差異跟一些容錯空間,我覺得投資股票的年化報酬會落在 5~9% 之間,而且這個數字還沒有考慮通貨膨脹。所以,如果有人跟你推薦年化報酬 15~20% 的長期投資,要記得,那些聽起來太過美好的數字可能都不是真的。

多久才能財務自由?

之前我們提過 4% 的安全提領率,如果你一年需要36 萬的生活費,你至少要存到 900 萬才能退休 (900 萬的 4% 就是 36 萬)。對一個月薪五萬台幣的上班族來說,如果一個月的花費是三萬元,一年就需要 36 萬,那麼他多久可以存到退休所需的 900 萬呢?

月薪五萬,扣除生活費三萬元,代表一個月可以存兩萬元 (儲蓄率 40%),一年可以存 24 萬元。把這些錢平均分配到上述四個 ETF 中,在年化報酬率 7% 的情況下,大約需要 19 年可以累積 900 萬的退休金。如果從 25 歲開始執行這個計劃,45 歲之前就可以達標。

實際情況當然更複雜一些,好的因素 (可以提早達標)有:

  • 年終獎金也都存起來
  • 隨著年資與經驗的成長,薪資大幅調整,而且全部存下來
  • 經營副業或是得到意外之財

當然,有更多因素會延遲我們退休的時間:

  • 買房、生小孩
  • 三不五時出國旅遊度假犒賞自己
  • 購買許多會貶值的物品,例如汽車
  • 工作不順利被資遣
  • ...

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是為了提早退休,但如果你希望早點離開職場,勢必要做出選擇,犧牲一些享樂的項目,或者在工作上更認真努力,但絕對不是把希望寄託在”更高的年化報酬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步步走向財富自由
67會員
67內容數
FIRE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的實踐者 歡迎來到我的部落格 http://ask-jj.com 逛逛 或是加入我的電子報 http://jjchou.substack.com
2024/06/21
前幾天一個小伙伴把我在 2020 年寫給全公司的信分享給我,蠻有意思的。那時新冠肺炎正在流行,整個世界好像按下了暫停鍵,一切看起來都很悲觀;而我根據過去的經驗寫了一封信鼓勵大家,現在回頭看來,很多建議仍然適用,在此分享給大家,也順便做一點解釋。
Thumbnail
2024/06/21
前幾天一個小伙伴把我在 2020 年寫給全公司的信分享給我,蠻有意思的。那時新冠肺炎正在流行,整個世界好像按下了暫停鍵,一切看起來都很悲觀;而我根據過去的經驗寫了一封信鼓勵大家,現在回頭看來,很多建議仍然適用,在此分享給大家,也順便做一點解釋。
Thumbnail
2024/03/08
臺北大縱走路線全新開幕,優化了原本的七段縱走路線,並新增第八段河濱自行車道,串連臺北綠帶與藍帶。本文記錄了作者的爬山經驗及所見所聞,並分享了對於購買市值型 ETF 的觀點。希望能給予投資者一些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3/08
臺北大縱走路線全新開幕,優化了原本的七段縱走路線,並新增第八段河濱自行車道,串連臺北綠帶與藍帶。本文記錄了作者的爬山經驗及所見所聞,並分享了對於購買市值型 ETF 的觀點。希望能給予投資者一些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2/23
分享我對健康生活的期許和努力。希望能夠活得健康快樂,攜家人一起旅遊,即使到了老年仍然保持運動習慣。對自己充滿信心,面對挑戰不放棄,以及提前計劃應對突發情況。
Thumbnail
2024/02/23
分享我對健康生活的期許和努力。希望能夠活得健康快樂,攜家人一起旅遊,即使到了老年仍然保持運動習慣。對自己充滿信心,面對挑戰不放棄,以及提前計劃應對突發情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退休規畫也許部分人不會把它當成緊急的事來做,畢竟如果你25歲、30歲,退休對你來講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幹嘛要急著現在做,每個月存5, 000元當退休金? 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倒不如把錢用來去日本看櫻花還實在點!
Thumbnail
退休規畫也許部分人不會把它當成緊急的事來做,畢竟如果你25歲、30歲,退休對你來講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幹嘛要急著現在做,每個月存5, 000元當退休金? 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倒不如把錢用來去日本看櫻花還實在點!
Thumbnail
我在《聰明的ETF投資法》這本書裡多次提到年化報酬率,也用這個為計算退休金的基礎,但似乎有些讀者對於年化報酬率並不清楚,以為年化報酬率是每年都一定要獲利7%,譬如現金股息5%+價差2%,然後要賣掉股票實際賺到這7%,否則怕會是紙上獲利。 舉例來說,請對照下表。
Thumbnail
我在《聰明的ETF投資法》這本書裡多次提到年化報酬率,也用這個為計算退休金的基礎,但似乎有些讀者對於年化報酬率並不清楚,以為年化報酬率是每年都一定要獲利7%,譬如現金股息5%+價差2%,然後要賣掉股票實際賺到這7%,否則怕會是紙上獲利。 舉例來說,請對照下表。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但是通常有時候會看到當天股價的拉抬 這些定期定額買進的客戶通常可能買到相對高點 另外因為是固定金額 所以有時候會有零散股的產生 只要先確定好每月固定投入的金額 但是有多的閒置資金時就可以加碼 (譬如說:年終獎金入袋時) 另外仍在配置期時 每年的配息金額都再做加碼 但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
Thumbnail
但是通常有時候會看到當天股價的拉抬 這些定期定額買進的客戶通常可能買到相對高點 另外因為是固定金額 所以有時候會有零散股的產生 只要先確定好每月固定投入的金額 但是有多的閒置資金時就可以加碼 (譬如說:年終獎金入袋時) 另外仍在配置期時 每年的配息金額都再做加碼 但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
Thumbnail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Thumbnail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Thumbnail
前兩篇講了許多,但我人微言輕,憑藉什麼讓人買單?網路上不也很多人做過討論了,這裡所說的又有什麼不一樣?以下,我們就來用數字說話,基於不同程度的簡化與假設,逐步做說明。開始之前先說一句:無誠勿試。
Thumbnail
前兩篇講了許多,但我人微言輕,憑藉什麼讓人買單?網路上不也很多人做過討論了,這裡所說的又有什麼不一樣?以下,我們就來用數字說話,基於不同程度的簡化與假設,逐步做說明。開始之前先說一句:無誠勿試。
Thumbnail
「我對於投資很有興趣,目前手頭有X萬的閒錢可以運用,預計每年扣除各種開銷花費後,可以多投入Y萬作加碼…」 這個X萬的初始本金(和之後每年Y萬持續注入的現金流),決定了你與財富自由之間的距離,以及你所適合的投資標的選項清單。
Thumbnail
「我對於投資很有興趣,目前手頭有X萬的閒錢可以運用,預計每年扣除各種開銷花費後,可以多投入Y萬作加碼…」 這個X萬的初始本金(和之後每年Y萬持續注入的現金流),決定了你與財富自由之間的距離,以及你所適合的投資標的選項清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