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並沒有一個所謂最棒最賺錢的方法,只有最適合你自己當下需求的最佳對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這段話是拍攝自我的書最後封面的內頁,現在我還是這樣認為,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美的適用於所有人與所有狀況,你必須要先釐清你當下的狀況與需求,然後尋求比較適合你的相對較佳對策。


雖然我在粉絲團裡主要都在提議指數化投資,不只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作為核心投資方式,我也認為這個方式可適用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民眾,但我不敢說每個人都一定要用這個方法。


指數化投資有兩個關鍵因子,一個是本金,另一個是時間,指數化投資要獲得不錯的獲利,第一最好本金要多,而且可以源源不絕的持續投入,第二是投資時間要夠長,10年都還算短的,最好是從20年起跳來看投資績效。


所以指數化投資最常被用來舉例的就是準備退休金,因為對於45歲以下的人來說,距離退休還有好一段時間,但如果是現在已經60歲的人,他也同樣適合用指數化投資來規劃退休金跟退休後的資金需求嗎?


我認為可以,但也未必是唯一方法,如果他現在是大量投資個股或基金,甚至還玩一點指數選擇權,我會建議指數化投資會是比較好的方式,只是需要把債券比例設定高一點。


但他若想要將大部分的資金都拿來買債券,甚至是投資等級的公司債,我也不會認為不可以,畢竟現在的情況,債券利率至少能買到4%以上,若本金夠多,穩定的4%~5%報酬並不差,而且這是幾乎保障收得到的,並非是高股息ETF。


而為了抵銷通膨對本金價值帶來的影響,用一些比例資金投資股市大盤即可,譬如3成資金買追蹤大盤指數的ETF,7%年化報酬率就可以為整體資產帶來2.1%的總資產成長,就等於可以抵消2.1%的通貨膨脹了,而債券的部分就安心領利息就好。


如果年屆退休的人可以買到年配息5%以上的美金儲蓄險或分紅保單,我認為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保本又長期提供5%利息的金融產品,對於退休人士需要的現金流來源是很有幫助的,不需要將大比例資產放進股市承受波動。


除了年齡,手上資產的多寡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許多投資股市的人都是想用更好的報酬率創造更多的財富,而很高比例的人其實都是資金不多、本業收入少的人,期望靠股市幫他翻身,可是對於比較保守的高資產族群,股市是他們比較不想接觸的,即使是指數化投資方法。


我所謂高資產族群,不是已經有擁幾千萬資產的人,而是身家已有好幾億甚至數十億,有的可能是靠創業賺來的,有的可能是祖傳很多筆精華區的土地,他們需要的並非7%年化報酬率,而是穩定不虧本的保值商品。


對於從事土地開發的人來說,他們的營業利益可能只有2%,但是30億的2%(6千萬),3%的債券配息對他們來說已非常吸引人,甚麼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賺3%,還不怕賠掉本金,也不用看著帳上資產波動睡不著覺,這已經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方式了。


我們一般人或許覺得10%的帳上跌幅是可以接受的,可能了不起就是2千萬虧掉2百萬,但30億要虧掉3億,對於保守的人來說,可能會要他的命,他無法忍耐2年等他再漲回來。


所以你應該能理解,有許多保險商品,其實是很有錢的人的投資方式,他們只想要保值而已,因為要賺更多錢,他有的是其他方法,隨便一筆訂單或土地轉手,就夠我們吃一輩子,投資收益不會是他的主要考量。保險業務員最想要的也是這些人的單,一次買就是幾千萬,而不是一般民眾每年3~5萬的壽險醫療險。


指數化投資還是適合大多數人想從股市增加資產的方式,至少我目前還是這樣認為,但它不會是唯一一種最好的方式,有錢人的世界,很多是我們一時還想像不到的,至少我還無法深刻體會,因為我還不夠有錢。



博客來線上購買連結:《聰明的ETF投資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ndsome loner-avatar-img
2022/11/04
時間是大家的好朋友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5會員
384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段話是拍攝自我的書最後封面的內頁,現在我還是這樣認為,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美的適用於所有人與所有狀況,你必須要先釐清你當下的狀況與需求,然後尋求比較適合你的相對較佳對策。 雖然我在粉絲團裡主要都在提議指數化投資,不只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作為核心投資方式,我也認為這個方式可適用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民眾,
Thumbnail
這段話是拍攝自我的書最後封面的內頁,現在我還是這樣認為,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美的適用於所有人與所有狀況,你必須要先釐清你當下的狀況與需求,然後尋求比較適合你的相對較佳對策。 雖然我在粉絲團裡主要都在提議指數化投資,不只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作為核心投資方式,我也認為這個方式可適用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民眾,
Thumbnail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人也要這樣一直紀錄投資績效,資產成長幅度。明明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 其實我會這麼做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指數化投資所追求的並非是單一次投資過程的表現,而是整體資產的長期成長表現。 我上半年的投資報酬率就是-17.13%。資產成長率為-1.78%。
Thumbnail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人也要這樣一直紀錄投資績效,資產成長幅度。明明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 其實我會這麼做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指數化投資所追求的並非是單一次投資過程的表現,而是整體資產的長期成長表現。 我上半年的投資報酬率就是-17.13%。資產成長率為-1.78%。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以前在研讀比爾.蘇西斯所寫的『不看盤,我才能賺大錢』,此書在第六章節中道出了這段文字: 如果我們不能在儲蓄和消費之間求得平衡,所有跟投資有關的大事,如資產配置,指數化,分散投資,租稅緩課,複利效果,紀錄成果,調整資產配置和過日子,對我們都不會有太大實質意義,更遑論好處。 我知道很多人是想要進行投
Thumbnail
以前在研讀比爾.蘇西斯所寫的『不看盤,我才能賺大錢』,此書在第六章節中道出了這段文字: 如果我們不能在儲蓄和消費之間求得平衡,所有跟投資有關的大事,如資產配置,指數化,分散投資,租稅緩課,複利效果,紀錄成果,調整資產配置和過日子,對我們都不會有太大實質意義,更遑論好處。 我知道很多人是想要進行投
Thumbnail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Thumbnail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Thumbnail
「我對於投資很有興趣,目前手頭有X萬的閒錢可以運用,預計每年扣除各種開銷花費後,可以多投入Y萬作加碼…」 這個X萬的初始本金(和之後每年Y萬持續注入的現金流),決定了你與財富自由之間的距離,以及你所適合的投資標的選項清單。
Thumbnail
「我對於投資很有興趣,目前手頭有X萬的閒錢可以運用,預計每年扣除各種開銷花費後,可以多投入Y萬作加碼…」 這個X萬的初始本金(和之後每年Y萬持續注入的現金流),決定了你與財富自由之間的距離,以及你所適合的投資標的選項清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