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你問我是否該打新冠疫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如果你問我是否該打新冠疫苗...
我必須坦白的告訴你,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基因疫苗,並且在人體身上只測試了短短數月的時間,臨床試驗還在進行中,目前僅通過緊急授權,非FDA核准,目前美國接種疫苗的人們,數據都將納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做統計分析,因此都是臨床試驗的一部分。

由於尚在臨床試驗階段,還有許多“未知”。
其中,AZ新冠疫苗在巴西因孕婦接種後死亡,即禁用,今年五月BMJ報導丹麥與挪威的研究顯示接種AZ新冠疫苗與血栓, 出血事件增加有關, 英國研究也發現AZ新冠疫苗與年輕族群中風有關聯。而被許多國家捨棄不用。https://www.bmj.com/content/373/bmj.n1114 https://jnnp.bmj.com/content/early/2021/06/03/jnnp-2021-326984

那麼mRNA疫苗呢?根據Pfizer與Moderna向美國FDA提交申請EUA所提供的資料中,提到相對風險降低RRR 在Pfizer 為95%, 在Moderna為94%, 此數據應為人們所熟知。
https://www.fda.gov/media/144245/download
https://www.fda.gov/media/144434/download

raw-image
raw-image

在某次Fauci醫師的訪談,主持人問:“新聞報導Moderna與Pfizer疫苗有95%效力, 這表示如果我打了疫苗我就不會被SARS-COV-2感染嗎?”

Fauci : “這表示有95%的機會你不會得到“有症狀的感染” , 也就是你不會被感染到你會有症狀的程度, 我們現在還不確定有哪些保護可以對抗這個感染, 因為可能, 你打了疫苗, 暴露於病毒, 受到感染而不知道, 因為疫苗是保護你不產生症狀, 你可能在鼻腔咽喉有病毒,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 直到我們證實疫苗可阻止傳播之前, 那些接種了疫苗的人們, 當他們在那些容易受感染的人附近時都應該要戴口罩。”
因此,Fauci醫師告訴我們現在還不確定哪些方法能夠保護不受感染。接種疫苗的人們,還是有可能產生無症狀感染

raw-image

那麼你會問,這疫苗能夠保護我不得到COVID-19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去看絕對風險下降率ARR
根據美國FDA的EUA資料中,
Pfizer的ARR為0.88%,未達統計顯著。
Moderna的ARR為1.25%,未達統計顯著。

當outcome event結果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低時,相對風險下降率指標RRR容易高估治療療效。

raw-image
raw-image

那麼你又會問,這疫苗能夠預防我得到COVID-19而死亡嗎?
根據美國FDA的EUA資料中:

Pfizer EUA 第41頁, 有打疫苗組:確診死亡2人,沒打疫苗組:確診死亡4人,沒有統計上的差異,這代表在一般群體中預期的情形。

Moderna EUA第42-43頁:
6個確診死亡在接種疫苗組,7個確診死亡在未接種疫苗組。
沒有統計上的差異。這代表在一般群體中預期的情形。

raw-image
raw-image

以上Pfizer與Moderna完成二劑接種的分析。均是根據美國EUA文件中呈現的數據。

那麼,幾個人接種疫苗可以預防一個人免於有症狀的新冠感染呢?
NNV: 要預防一個有症狀感染所需要接種的病人數目。
Lacet 分析NNV:Pfizer : 117, Moderna : 76, AZ : 78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mic/article/PIIS2666-5247(21)00069-0/fulltext

raw-image

如果我已經得過COVID-19了,打疫苗還有益處嗎?
根據FDA的EUA文件:目前證據不足。

raw-image

此外,美國CDC, 也持續地搜集並釐清此新型疫苗可能的不良反應與風險,從疫苗不良反應通報系統VAERS來得知可能的疫苗風險。

raw-image

歷年來所搜集的VAERS不良反應死亡案例請見圖表。

raw-image

過去大規模的疫苗注射,也未曾見過如此高的死亡人數。 即便如此,也未必能真實呈現實際情形,由過去的研究文獻可知,電子通報系統可能只能呈現實際狀態的1%-13%。 https://digital.ahrq.gov/sites/default/files/docs/publication/r18hs017045-lazarus-final-report-2011.pdf

這些資料讓我們知道COVID-19疫苗跟過去的疫苗,存在很多不同。

然而,在疫情險峻,以及變種病毒株的威脅之下,尚無確認有效阻止疫情傳播的方法,因此政府特別緊急授權新冠疫苗的使用。 醫師的職責為提供好處與風險資訊, 最後的決定還是在你自己。

棘蛋白帶來的風險
過去科學家認為棘蛋白對人體無害,選定棘蛋白用來當作疫苗的抗原呈現標的,不過今年四月底已有研究指出,棘蛋白很有可能是COVID-19疾病的重要致病機轉。 https://vocus.cc/article/60c3feabfd8978000101f4ff

Richard Fleming 醫師於2021年6月5日演說當中展示了棘蛋白的結構:
(基因定序由成功分離了HIV而得諾貝爾獎的病毒學家 Luc Montagnier所提供。)
1. HIV gp120 - 此為HIV病毒讓人體抑癌基因p53沈默的機制。
2. PRRA嵌入片段 - 此為Furin 蛋白酶切位點所在,也是SARS-COV-2 侵犯人體細胞的關鍵步驟之一。PRRA專利為美國NIH所有, SARS-COV-2是目前唯一擁有PRRA的冠狀病毒。
3. 受器接合位有類似Prion結構,在兩個動物實驗中顯示,擬人化小鼠與恆河猴腦部呈現海綿狀病變,腦部發炎與路易氏體沉澱。
4. NRP1 : 神經纖毛蛋白1。

raw-image

1. HIV gp120 - 此為HIV病毒讓人體抑癌基因p53沈默的機制。

raw-image

2. PRRA嵌入片段 - 此為Furin 蛋白酶切位點所在,也是SARS-COV-2 侵犯人體細胞的關鍵步驟之一。PRRA專利為美國NIH所有, SARS-COV-2是目前唯一擁有PRRA的冠狀病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3. 受器接合位有類似Prion結構,在兩個動物實驗中顯示,擬人化小鼠與恆河猴腦部呈現海綿狀病變,腦部發炎與路易氏體沉澱。

raw-image

因此,讓病毒棘蛋白的遺傳訊息(DNA 或 mRNA)進入人體細胞,讓人體細胞自行製造棘蛋白,除了讓人體產生保護抗體之外,是否還對人體產生進一步影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來確認其安全性。

然而,在疫情險峻,以及變種病毒株的威脅之下,尚無確認有效阻止疫情傳播的方法,因此政府特別緊急授權新冠疫苗的使用。

醫師的職責為提供好處與風險資訊, 最後的決定還是在你自己。

鼓勵你做更多的研究, 獲取更多資訊, 最後做出你覺得最好的決定。

參考文獻:
1. Arterial event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thrombocytopenia, and bleeding after vaccination with Oxford-AstraZeneca ChAdOx1-S in Denmark and Norwa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https://www.bmj.com/content/373/bmj.n1114
2. Ischaemic stroke as a presenting feature of ChAdOx1 nCoV-19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https://jnnp.bmj.com/content/early/2021/06/03/jnnp-2021-326984
3.FDA Briefing Document 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 https://www.fda.gov/media/144245/download
4.FDA Briefing Document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https://www.fda.gov/media/144434/download
5.實證醫學常用統計
https://wd.vghtpe.gov.tw/fdc/Fpage.action?muid=7565&fid=7919
6.Olliaro P, Torreele E, Vaillant M. COVID-19 vaccin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 the elephant (not) in the room. Lancet Microbe 202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mic/article/PIIS2666-5247(21)00069-0/fulltext
7.Electronic Support for Public Health–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ESP:VAERS) https://digital.ahrq.gov/sites/default/files/docs/publication/r18hs017045-lazarus-final-report-2011.pdf
8.至2021/4/19 VAERS 累積68,347件不良反應含2,602例死亡與8,285例嚴重傷害 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latest-vaers-data-show-reports-of-blood-clotting-disorders-after-all-three-emergency-use-authorization-vaccines
9.至2021/4/23 VAERS 累積118,902件不良反應含3,544例死亡與12,619例嚴重傷害https://childrenshealthdefense.org /defender/vaers-significant-jump-reported-injuries-deaths-after-covid-vaccine/
10. 至2021/5/07 VAERS 累積192,954件不良反應含4,057例死亡與17,190例嚴重傷害 https://childrenshealthdefense.org /defender/vaers-cdc-data-reported-deaths-covid-vaccines-kids-12-now-eligible/
11. EVENT 2021 Richard Fleming醫師演說投影片 https://www.flemingmethod.com/pdf-of-event-2021-presentation
12. EVENT 2021 Richard Fleming 醫師演說影片
https://www.flemingmethod.com/recorded-event-2021-presentation-series
13. Carossino M, et al. Fatal neuroinvasion of SARS-C 1 oV-2 in K18-hACE2 mice is partially dependent on hACE2 expression. https://doi.org/10.1101/2021.01.13.425144
14. Philippens I, et al. SARS-CoV-2 causes brain inflammation and induces Lewy body 1 formation in macaques. https://doi.org/10.1101/2021.02.23.4324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 Ya 生命之光-讓光進入生命的沙龍
75會員
25內容數
萊威專利穿戴式光波貼片, X39 提升體內藍銅胜肽, GSH 提升體內谷胱甘肽濃度, 此專題分享如何應用萊威光波科技來做體內保養, 淨化排毒, 回復健康與青春。
2024/10/10
X39 全球專利 - 透過光 提升藍銅胜肽 重設4000組基因到年輕健康的狀態。 透過光可以觸發特定生物調節作用 沒有給任何化合物,因此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GHK/GHK-Cu 調控幹細胞活性
Thumbnail
2024/10/10
X39 全球專利 - 透過光 提升藍銅胜肽 重設4000組基因到年輕健康的狀態。 透過光可以觸發特定生物調節作用 沒有給任何化合物,因此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GHK/GHK-Cu 調控幹細胞活性
Thumbnail
2024/08/07
2024/07/27 直銷新聞雜誌專訪萊威創辦人兼執行長 David Shmidt 大衛 史密特 先生 萊威的過去 現在 與令人振奮的未來 健康科技公司 - > 生命科技公司 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Thumbnail
2024/08/07
2024/07/27 直銷新聞雜誌專訪萊威創辦人兼執行長 David Shmidt 大衛 史密特 先生 萊威的過去 現在 與令人振奮的未來 健康科技公司 - > 生命科技公司 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Thumbnail
2024/04/29
適合所有人的營養配方,特別適合素食者,提供銅、Glycine和GHK-Cu銅肽的支持。配方中各成分對支持幹細胞健康活力有關及臨床科學研究基礎。此配方可與各款萊威日間貼片協同,提升作用。網站即將釋出更多信息,敬請期待!
Thumbnail
2024/04/29
適合所有人的營養配方,特別適合素食者,提供銅、Glycine和GHK-Cu銅肽的支持。配方中各成分對支持幹細胞健康活力有關及臨床科學研究基礎。此配方可與各款萊威日間貼片協同,提升作用。網站即將釋出更多信息,敬請期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認知,疫情下的社會,我們如何做出選擇?
Thumbnail
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認知,疫情下的社會,我們如何做出選擇?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展望理論」確認為人類對「損失」(如死亡)是非理性的敏感─即「損失厭惡性」,所以即使面臨巨大的機率差異,卻會因為微小的死亡機率,即使是十萬分之一,也會冒高風險拒打。臺灣指揮中心宣佈暫緩打疫苗,也算是順應民意之舉。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展望理論」確認為人類對「損失」(如死亡)是非理性的敏感─即「損失厭惡性」,所以即使面臨巨大的機率差異,卻會因為微小的死亡機率,即使是十萬分之一,也會冒高風險拒打。臺灣指揮中心宣佈暫緩打疫苗,也算是順應民意之舉。
Thumbnail
編輯部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 #疫苗溝通 #罕見副作用 台灣新冠疫苗接種政策忙亂中前進,疫苗遲疑、接種順位、安全性監測等等議題,擠在三個月間攪動社會關注力,也影響民眾對於疫苗的信心。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雷文玫副教授日前在報導者刊載好文一篇〈疫苗怎麼排序才符合全體利益?英美不只機制透明,還有提出證據取信於
Thumbnail
編輯部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 #疫苗溝通 #罕見副作用 台灣新冠疫苗接種政策忙亂中前進,疫苗遲疑、接種順位、安全性監測等等議題,擠在三個月間攪動社會關注力,也影響民眾對於疫苗的信心。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雷文玫副教授日前在報導者刊載好文一篇〈疫苗怎麼排序才符合全體利益?英美不只機制透明,還有提出證據取信於
Thumbnail
目前台灣共採購了三款新冠肺炎疫苗,分別為 AZ/牛津、BNT/輝瑞、莫德納。 3 款疫苗的適用接種年齡為 16 歲或 18 歲以上,接種劑次都是 2 劑。在台灣疫情警戒升級下,到底要不要施打?要去哪裡申請?施打前、後該注意什麼?副作用又有哪些?今天咖編一次幫大家解惑!
Thumbnail
目前台灣共採購了三款新冠肺炎疫苗,分別為 AZ/牛津、BNT/輝瑞、莫德納。 3 款疫苗的適用接種年齡為 16 歲或 18 歲以上,接種劑次都是 2 劑。在台灣疫情警戒升級下,到底要不要施打?要去哪裡申請?施打前、後該注意什麼?副作用又有哪些?今天咖編一次幫大家解惑!
Thumbnail
黃瑽寧醫師X柳子駿牧師~雙師相遇特別企劃!防新冠肺炎,到底要不要打AZ疫苗?│ 今天不講理SP【今天五四三】點評:黃瑽寧醫師的比喻「第一劑AZ+第二劑莫德納=被卡車撞兩次」太精闢!14日新增本土案例29例(聯合新聞網),台灣南北部皆傳確診案例,人心惶惶。指揮中心按照慣例,在下午召開記者會直播
Thumbnail
黃瑽寧醫師X柳子駿牧師~雙師相遇特別企劃!防新冠肺炎,到底要不要打AZ疫苗?│ 今天不講理SP【今天五四三】點評:黃瑽寧醫師的比喻「第一劑AZ+第二劑莫德納=被卡車撞兩次」太精闢!14日新增本土案例29例(聯合新聞網),台灣南北部皆傳確診案例,人心惶惶。指揮中心按照慣例,在下午召開記者會直播
Thumbnail
今天在打疫苗時,旁邊的路人說韓國研究 AZ 也有 86% 的防護力,我馬上去查新聞,然後發現這個結果有一些疑惑的地方... 可能是樣本偏差導致的差異... 「有去打疫苗,也有防疫觀念、落實防疫措施,以致確診率低」,結果說是因為打疫苗降低確診率,這就不一定了,也有可能是落實防疫措施以致確診率低。
Thumbnail
今天在打疫苗時,旁邊的路人說韓國研究 AZ 也有 86% 的防護力,我馬上去查新聞,然後發現這個結果有一些疑惑的地方... 可能是樣本偏差導致的差異... 「有去打疫苗,也有防疫觀念、落實防疫措施,以致確診率低」,結果說是因為打疫苗降低確診率,這就不一定了,也有可能是落實防疫措施以致確診率低。
Thumbnail
韓國:單劑 COVID-19 疫苗,有效率為86.6%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為5200萬人口中,的6.7%接種了covid 19疫苗。 韓國制定了目標,在今年的9月,會向全人囗70%的人注射疫苗,並期待在11月前,實現群體免疫。 從今年2月26日開始的兩個月內,針對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其中包括
Thumbnail
韓國:單劑 COVID-19 疫苗,有效率為86.6%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為5200萬人口中,的6.7%接種了covid 19疫苗。 韓國制定了目標,在今年的9月,會向全人囗70%的人注射疫苗,並期待在11月前,實現群體免疫。 從今年2月26日開始的兩個月內,針對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其中包括
Thumbnail
當時為了解決這個世級死亡傳染病 美國CDC決定,只要「疫苗接種有50%有效率」,就允美國政府可以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臨床實驗 在做臨床實驗,我們做到的 都是在完美假設下,可控範圍下所得做出來的實驗結果 例如,我們在做臨床實驗,要排除有慢性病患者,太老、太幼小的患者.患者..這些就是「可控環境」.
Thumbnail
當時為了解決這個世級死亡傳染病 美國CDC決定,只要「疫苗接種有50%有效率」,就允美國政府可以獲得緊急使用授權。 臨床實驗 在做臨床實驗,我們做到的 都是在完美假設下,可控範圍下所得做出來的實驗結果 例如,我們在做臨床實驗,要排除有慢性病患者,太老、太幼小的患者.患者..這些就是「可控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