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與預言家 | 投資隨筆#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當遇到像是轉折的行情,當天大漲或大跌時候,總會有人出來『預測』一下。
『逃命波』、『死貓跳』、『會套在山頂』等等字眼,看久了來來去去就那樣。
喊的人有的是基於好心,擔心有人受傷慘重,遭逢不可逆的損失。
另外有的人,好像是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如果結果與他預測的一樣,是一種肯定,也許還會受人崇拜。
有的人是沒安好心,心理其實沒那麼認真看待,或者酸葡萄心理,瞎起哄一把。

短期漲跌的解釋和預測

在這邊先聲明,技術面和籌碼面的東西,自己目前還是不太了解。可不可以解釋或預測短期的漲跌,個人也非全面地否定其可能性,自己的立場是不相信。
短期的統計結果,量大的遲滯,量價的心理因素,有些東西是有道理的,不過自己還沒有辦法將這些知識統整,整理出一個合理的交易系統。
這也是『交易者』的世界,零和遊戲的戰場,本質上雖然自己會投機一下,但還是以『投資者』的角度去看待資本市場的世界。
投資看長期,因此短期除非發生動搖整個系統環境的大事件,也就是黑天鵝,不然短期的漲跌意義並不大。
黑天鵝之所以黑天鵝,是因為發生了人類想像不到,或未曾有處理過的經驗。
自己不是最聰明的那群人,但可以知道上面有很多更聰明的人,他們的天賦和努力不是我們所能企及,時時推算和觀察經濟市場的狀況,並隨時準備和調整對策。
例如聯準會和美國政府撒下的政策,不可能是憑著自己喜好或情緒做決定,需要數據與各項評估而下的決定,即使有政治或理念因素參與,終歸也是在利益上做判斷,怎麼樣可以在有限的風險之下,爭取到最大利益?就是用數據去推算。
而然夠推算的東西,是需要樣本數,與時間的累積,或者過去經驗作參考。
短暫的時間區間,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或許有人會說,之前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像當年什麼什麼。
但問題是,你怎麼知道是不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什麼原因而導致這個時間點重現了類似當年的狀況?

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和預言家最大的差異,一個是看現狀,一個是看未來。
科學家給出的東西需要有邏輯推論,因為有A,而推導出B。並且所謂的A是有意義的,而且對於觀察的命題確實是重要的因子,不然得到的結果B,實質上根本無意義。
科學家關心的是找出A,並且確保推導出B的過程沒有出錯,如果日後驗證B是有問題,那麼到時候再繼續找出哪個環節出差錯,或者有更多的因子沒有發現或考慮進去。
有對於正確的現狀理解,才能夠得到趨勢方向。
情況照趨勢的發展,進入到不可逆的狀態的時候,科學家可能才會說,未來在某個時間範圍內,應該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預言家的要求就很高,一定在什麼時間點會發生什麼事情。

人類的荒謬心理

本質上,絕大部分的人天生無法接受,未知與無法確定的事情。
小小部分可以接受的人,大多也是經由後天訓練而來,也因為本性如此,股票市場賠錢的人是多數好像十分合理。
對於未知的東西,就容易寄託在預言或消息面的資訊。
看了很多平常想法很有邏輯的朋友,同樣也是工程師或者從事理工類方面職業的朋友,一進到股市竟然會盲目的相信這些。
好像當年剛進股市的自己XXD
當遇到什麼都不清楚的領域,如果眼前有容易理解、可靠的做法指引,人就不由自主把手伸過去,以為是指引前方的明燈。

對於好心勸誡的方式

個人的價值觀,是覺得『受傷也是寶貴經驗』的那個派別,所以我們不應該剝奪別人受傷的機會。
除非你想救的人,正在玩的人生只能玩一次的賭注,不然就讓他去吧。
打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加強大。
如果受傷不知道檢討,或者摸不著門路,那麼嘗試走別的方式吧!定期定額買大盤或者離開股票市場這條路。
方法總是有的,同一種方法不一定人人都擅長。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虎斑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投資利益,保護投機風險。 以投機利益,保護槓桿風險。 這篇是隨記2020以來的操作經驗。
這篇是記錄面對未知,而產生的心理恐懼。 因為最近有點失眠,而展開的自我探討。
了結的是一段你陪伴持股的旅程,而不是了結投資路上的收益。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
簡單名詞解釋 正和遊戲: 所有贏家所獲取的總和,比起輸家失去的總和還多。 例如,一場遊戲裡面,所有贏家的總收益是2000萬,輸家的總收益是-500萬。 甚至沒有輸家,大家都是贏家。
你想要在股票市場裡面做的是什麼呢? 投資 / 投機 / 賭博 大部分人並沒有辦法將這三個東西解釋出一個邏輯,也不曉得自己在做的是什麼。 那麽參與股票市場,就有必要搞清楚才能入場嗎? 其實也不一定,能夠在市場裡面賺到報酬都是方法,方法不分好壞貴賤,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我認為這是最基本以及同時最難解釋的一個問題。 然而有天自己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它也構成我對與投資與股票信仰的核心。 最最最純粹的核心觀念。
以投資利益,保護投機風險。 以投機利益,保護槓桿風險。 這篇是隨記2020以來的操作經驗。
這篇是記錄面對未知,而產生的心理恐懼。 因為最近有點失眠,而展開的自我探討。
了結的是一段你陪伴持股的旅程,而不是了結投資路上的收益。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
簡單名詞解釋 正和遊戲: 所有贏家所獲取的總和,比起輸家失去的總和還多。 例如,一場遊戲裡面,所有贏家的總收益是2000萬,輸家的總收益是-500萬。 甚至沒有輸家,大家都是贏家。
你想要在股票市場裡面做的是什麼呢? 投資 / 投機 / 賭博 大部分人並沒有辦法將這三個東西解釋出一個邏輯,也不曉得自己在做的是什麼。 那麽參與股票市場,就有必要搞清楚才能入場嗎? 其實也不一定,能夠在市場裡面賺到報酬都是方法,方法不分好壞貴賤,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我認為這是最基本以及同時最難解釋的一個問題。 然而有天自己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它也構成我對與投資與股票信仰的核心。 最最最純粹的核心觀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有位法國數學家認為:股價的漲幅,就像一名醉漢,他會邁出哪一步,往左往右、往上往下,根本沒辦法準確預測。 長期而言,股價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 🚩公司營運狀況 🚩經濟情勢 🚩產業趨勢 🚩政府政策 🚩投資人心理 這些因素都很複雜,而且相互交織,因此很難準確預測它們會如何影響股
Thumbnail
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希望中毀滅。行情創高時一定是有人認為前景樂觀才推升股價,但同時也有人擔心行情在希望中毀滅而賣出股票,各自不同的解讀,其間的差異是在時間,回顧過去及想像未來的時間長度不一樣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在「糟糕的投資方法」中,會看到投資人習慣透過「投資偏見」進行投資,這些偏見也是股票投資市場上的「迷信」。例如過度依賴技術線型、頻繁停損停利、研究總經、認為高風險高回報、或想靠多次進出迅速累積超額報酬 會說這些迷信與偏見的原因在於:這些方法雖然聽起來合理,但卻無法透過科學性的統計數據驗證是真的有效的
Thumbnail
歷史中經常出現一些無法預測且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事件,這就是所謂的"黑天鵝效應"。 這些罕見且極端的事件,如金融市場崩潰、自然災害或科技創新,往往在發生後才容易找到解釋,但卻難以事前預測。 在投資中,這些黑天鵝事件可能對我們的投資組合和策略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敏銳地洞察風險。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在市場行情越好時,投資人越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越容易做出更高風險的投資,而在市場高點作出高風險投資,虧損會被放大,一旦再配合操作的失誤,更可能讓投資的結果更糟,投資的結果甚至可能不如定存。 塔雷伯,風險工程學教授,探討了投資預測、黑天鵝效應和林迪效應,傳達不確定性下投資的危險性和風險預防策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有位法國數學家認為:股價的漲幅,就像一名醉漢,他會邁出哪一步,往左往右、往上往下,根本沒辦法準確預測。 長期而言,股價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 🚩公司營運狀況 🚩經濟情勢 🚩產業趨勢 🚩政府政策 🚩投資人心理 這些因素都很複雜,而且相互交織,因此很難準確預測它們會如何影響股
Thumbnail
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希望中毀滅。行情創高時一定是有人認為前景樂觀才推升股價,但同時也有人擔心行情在希望中毀滅而賣出股票,各自不同的解讀,其間的差異是在時間,回顧過去及想像未來的時間長度不一樣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在「糟糕的投資方法」中,會看到投資人習慣透過「投資偏見」進行投資,這些偏見也是股票投資市場上的「迷信」。例如過度依賴技術線型、頻繁停損停利、研究總經、認為高風險高回報、或想靠多次進出迅速累積超額報酬 會說這些迷信與偏見的原因在於:這些方法雖然聽起來合理,但卻無法透過科學性的統計數據驗證是真的有效的
Thumbnail
歷史中經常出現一些無法預測且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事件,這就是所謂的"黑天鵝效應"。 這些罕見且極端的事件,如金融市場崩潰、自然災害或科技創新,往往在發生後才容易找到解釋,但卻難以事前預測。 在投資中,這些黑天鵝事件可能對我們的投資組合和策略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敏銳地洞察風險。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在市場行情越好時,投資人越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越容易做出更高風險的投資,而在市場高點作出高風險投資,虧損會被放大,一旦再配合操作的失誤,更可能讓投資的結果更糟,投資的結果甚至可能不如定存。 塔雷伯,風險工程學教授,探討了投資預測、黑天鵝效應和林迪效應,傳達不確定性下投資的危險性和風險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