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防禦策略的投入方式 | 投資隨筆#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投資利益,保護投機風險。

以投機利益,保護槓桿風險。

這篇是隨記2020以來的操作經驗。


raw-image



投資



2020下半年迎來疫情後的景氣復甦期,在聯準會無限QE和降息的策略生效下,經濟發展前景被大家期待。

2020年初因為改變想法,把持股全砍,換了一些營收比較穩定,但沒有什麼特別前景的傳產股和金融股。

是以穩定收股利的想法去參與市場。

如果公司能夠穩定賺錢,股票又不短期買賣賺價差,別再說股利是左手換右手了,零和遊戲當然是左右互換,但是正和遊戲下,就是隨著時間定時領取公司的一小部分利潤。

後來又加入了一些大盤相關的指數ETF。

到了2021年初,除了進到帳戶的現金股利發放,帳面上大部分的未實現損益都是紅字,並且多數都有10%以上的獲益。



投機



如果早認識到要撐21年,才會有機會達到初步的財富自由,那麼多等一年又如何?

基於這個想法和理由,考慮如果進行投機的行為失敗了,損失的金額和之前的收益相抵,安全邊際可以多廣?

因為還能投入的資金已經有限,算一算,不論買什麼,投機的標的要跌到30%,才會跟投資的損益正負持平。

要跌到30%,可能要嚴重看錯,或者是看錯硬凹單,才會-30%,所以這個階段基本上沒什麼心理負擔。

投機的第一批標的是買街口銅,但看到了航運股有更好的機會,立刻把投機用的資金全換成航運。

航運自買入後有如期的上漲,因為股價上漲,未實現損益獲利那邊,就增加了可以拿來抵銷虧損的金額。

於是再東湊西湊地的籌措資金,加碼買入航運。

不貸款,不融資,而是用薪水,縮減現金部位,賣掉部分個股的方式,硬湊這部分的資金。

所以心裡也沒負擔,只是投資信念會在腦中打架和修正而已。



槓桿



自己沒有期貨帳戶和期貨操作經驗,那想到的槓桿方式,還有融資和信用貸款這兩個選擇。

要不要融資或信貸,那個時候其實掙扎了好一陣子,既然未實現損益的收益,已經提供出乎以往的安全邊際額度,代表著我更有底氣的加大投入力度。

可是手邊已經幾乎擠不出資金,由於持續看好標的,不使用槓桿這項工具太可惜了,到底怎麼辦?

那陣子剛好聽到股癌大大的分享:

『想法和趨勢可能是看對的,但時機剛好不對。像大賣空的Micheal Barry差點被嘎到ㄘㄨㄚˋ賽。』

自己也是看過大賣空的電影,明明是對的推論,但時機還沒到來,那個壓力大到破表,主演Micheal Barry大大的演員在劇情裡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一路走來,都是因為自己的風險控管策略心安理得,而能夠堅定的投入,為什麼要因為借貸而搞瘋自己。

或者中間遇到連續的跌停拉回,因為本來手邊就沒多餘資金了,無法去補保證金下場就是斷頭。

也許我對於航運賺錢的看法是對的,但市場可能是半年後才會認同,或者一年後大家才接受,甚至因為這個投資是時間財,時機錯過了市場還是不看好,股價最終一落千丈。

對的看法,錯誤的時勢,這也沒辦法。

最後決定是買15%以上的價外認購權證。

雖然我也知道權證這種東西很不好、不公平、負和遊戲、龜苓膏、時間價值流逝週末照常扣血的東西。

好像也只有這個選擇。

權證其實對我而言不陌生,2017年第一次買權證就幾乎吃了龜苓膏,結果以投資總資產極短時間內噴掉7成多收場。

如果這次標的的權證也吃了龜苓膏。

假設航運股自從買入那天之後,股價就一路電梯向下,崩了30%,整體還是有小賺,甚至還不會吃到投資那部分的損益,那麼結論是我願意嘗試看看。

做好心理準備就實際行動。

後續解定存和定期定額,把最後的一點資金灑出去也是買權證,因為前面的安全金額已經夠深夠廣。



後記


現在想來,這些操作一環扣一環,如果一開始的投資階段就失敗了,大不了認命繼續工作,持續累積資金,等待景氣變好,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自己本身是比較偏防禦型的思考方式,也慶幸很早就持續開始嘗試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本質,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點,理直氣壯地執行和實際行動。

6月有看到Youtube頻道<<JG說真的>>,講述他的往上加碼策略,瞬間理解拿帳面上已得的獲益去加碼的做法,原來這種方式不是我發明的。

同樣也是6月,重新閱讀寰宇出版社的<<超級績效>>,後面講述風險的篇章,原來也有類似做法。

誤打誤撞地,做出了一個有前人成功經驗的策略,我把它歸功於平時軟體工程師職業的邏輯訓練。

總體的核心概念還是圍繞著『風險』控管為主軸,我相信這也是對於願意長期參與市場的人,一種值得參考的思考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虎斑貓的沙龍
5會員
19內容數
虎斑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9
學生時代、服兵役、出社會工作,一連串的過程,強烈的被社會化影響,並且被社會化所歸順和教育。 感受到挫折與痛苦之後就會思考,檢視和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2/07/19
學生時代、服兵役、出社會工作,一連串的過程,強烈的被社會化影響,並且被社會化所歸順和教育。 感受到挫折與痛苦之後就會思考,檢視和重新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2/07/11
但是令人上癮 最近想通了兩件事情: Q:投資的每一天,大多時間是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為什麼難以自拔地投入?
Thumbnail
2022/07/11
但是令人上癮 最近想通了兩件事情: Q:投資的每一天,大多時間是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為什麼難以自拔地投入?
Thumbnail
2021/09/23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2021/09/23
最近工作的關係,一直在學習資料科學。 分享一個今天有被震驚到的觀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1 月績效統計、聊聊何時可以借錢買股票與槓桿操作、一週交易摘要、選股地圖更新。
Thumbnail
11 月績效統計、聊聊何時可以借錢買股票與槓桿操作、一週交易摘要、選股地圖更新。
Thumbnail
這篇文章篇幅會較長,屬於未來季度投機方面的總整理,之後會不時回頭引用這篇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篇幅會較長,屬於未來季度投機方面的總整理,之後會不時回頭引用這篇的內容。
Thumbnail
沒有戰略的投資像艘沒有舵的船,只會在原地打轉 賠錢不捨停損,越套越牢 獲利一點點就跑,永遠小賠大賺 看著新聞做股票 沒有策略的架構 之前文章有提到,如果想了解可以看:波段策略 - 策略的架構 策略的組織   以下是自己使用回測的結果:     喜歡我的讀者,歡迎訂閱和追蹤
Thumbnail
沒有戰略的投資像艘沒有舵的船,只會在原地打轉 賠錢不捨停損,越套越牢 獲利一點點就跑,永遠小賠大賺 看著新聞做股票 沒有策略的架構 之前文章有提到,如果想了解可以看:波段策略 - 策略的架構 策略的組織   以下是自己使用回測的結果:     喜歡我的讀者,歡迎訂閱和追蹤
Thumbnail
股市一向最不缺的,就是開滿槓桿、重壓單一標的,然後短時間內財富自由的美好故事,尤其這十幾年來的大多頭行情。 可當真的這樣執行時,往往會發現自己不是天生神力的那個人,純粹是因為這類型的故事,充滿著倖存者偏差。少數人倖存,然後大多數人被偏差掉了。
Thumbnail
股市一向最不缺的,就是開滿槓桿、重壓單一標的,然後短時間內財富自由的美好故事,尤其這十幾年來的大多頭行情。 可當真的這樣執行時,往往會發現自己不是天生神力的那個人,純粹是因為這類型的故事,充滿著倖存者偏差。少數人倖存,然後大多數人被偏差掉了。
Thumbnail
運氣好時上賭桌贏錢容易,但要下賭桌兌籌碼離場,卻是無比的難,這是人性。 有時候,決定不做什麼,比決定做什麼重要,人生不能只催油門,還要時刻檢查煞車。
Thumbnail
運氣好時上賭桌贏錢容易,但要下賭桌兌籌碼離場,卻是無比的難,這是人性。 有時候,決定不做什麼,比決定做什麼重要,人生不能只催油門,還要時刻檢查煞車。
Thumbnail
你聽到這些人的名號時是在行情發展的哪個階段?他們能帶你一起賺這波行情,還是只是在預期這行情能延續下去,而沒做好行情可能將不利於己的準備? 和花鳥風月總不缺人吟詠一般,投資上的「倖存者偏差」多一人來聊聊也挺好的:)
Thumbnail
你聽到這些人的名號時是在行情發展的哪個階段?他們能帶你一起賺這波行情,還是只是在預期這行情能延續下去,而沒做好行情可能將不利於己的準備? 和花鳥風月總不缺人吟詠一般,投資上的「倖存者偏差」多一人來聊聊也挺好的:)
Thumbnail
2020年,是碩果豐收的一年,帳面上沒有賺個20%以上真的太掉漆。
Thumbnail
2020年,是碩果豐收的一年,帳面上沒有賺個20%以上真的太掉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