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與實體經濟的連結 | 投資隨筆#3

2021/07/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認為這是最基本以及同時最難解釋的一個問題。
然而有天自己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它也構成我對與投資與股票信仰的核心。
最最最純粹的核心觀念。

學習經驗

了解這些知識的起緣,首先是來自財報狗的新手上路文章,透過買雞排系列,簡明生動的比喻,架構淺顯的財務往來的基礎概念,也十分推薦給大家閱讀。
不過光是這樣還是不夠,充其量這些只是堆積等待起火的柴堆,點火後才會絢爛地燃燒。
2019年開始在YouTube聽了好一陣子Miula大大的節目,逐漸明白了一些資本主義的核心概念,認識到經濟這門學問是有邏輯的,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並不只是書本上的學科或理論,開始貪婪的想要學習更多。
這就好比鋪上柴堆的細枝枯葉,也就是引火物,剩下就是丟上小小的火種。
東看西看的東西收集到一個程度,火就自己燒起來了,其實我完全想不起來火到底是因為什麼契機放的,等到回神的時候,柴堆上已經是熊熊大火,我只是繼續加新柴就好。
因此我從此對自己的投資邏輯有一套中心思想,核心已經有了,後續就是修正、擴充、完善。
上面的廢話那麼多,想表達的有兩個重點:
  1. 因為有核心思想,才得以成長,並且逐漸系統規模化。對於沒有自己核心投資邏輯的朋友,實在很難分享與深入的交流一些概念。想要認真了解投資和資本主義的世界,勢必要養成自己一套的概念,除此之外我並不知道有什麼其他方法,至少目前還沒看過有人可以沒有一套中心思想,又可以很有實力。
  2. 一個系統網路,需要許多節點組成,學習一門新學問,我們也許一開始只能一個一個知識點囫圇吞棗的吸收,無法連貫起來。但只要節點累積的夠多,慢慢就會發現有些點可以開始連成一線,等到串連的線夠多,慢慢的一個系統就會建構起來。

股票與現實的連結

股票,聽起來就是一個很虛擬的東西,也因此對常規認知的理解會稍為複雜一點。
談股票之前,先拿同樣很多人使用的理財工具:外幣和黃金的漲跌來說。
外幣本身有實體,如美元、日幣,台幣換外幣,或者外幣換台幣的比例會根據時空背景有所變動,如果能夠從其中賺取價差,獲利的方式很直觀。
黃金也是,就我們從小教育下的認知,黃金是很有價值的東西,價格會隨著供需變動,如果買低賣高,一樣能賺取利益。
台幣或外幣,以及黃金在我們的認知上本身就等同於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給它價格,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換句話說,當你懂了
股票代表的價值
給它一個價格,以及價格會因為供需而變動,這件事也會變得理所當然不過。
講基本定義的時候,我喜歡先去除某些東西來看,一切從最簡單的部分理解。
一棟房子實價登錄1000萬,當你擁有那間房子的所有權狀,基本上可以說那張房契,價值1000萬對吧。
一間公司,它的設備資產有500萬,公司戶頭有500萬元,不要管員工其它什麼,就看他的設備和戶頭現金,500萬+500萬=1000萬,可以說擁有這間公司,就擁有1000萬對吧。
股票就像切割成好幾等分的房子所有權狀,假設切成10等分,也就是用10張股票代表整個公司。
換句話說,每拿到一個等分,也就是一張股票,擁有這間公司1/10的權利,也就是100萬。
如果我手上有這間公司3張股票,也就是這間公司3/10的權利,也就是300萬。
我隨時可以把這個公司的戶頭拿走300萬的現金,或者價值300萬的設備,因為那是我的權利。
或者,我可以賣給某人,跟他收 300萬元
因為明眼人都知道,我手上的三張股票,等同於300萬的價值。
如果我願意用290萬元賣出,會吸引其他人想跟我買,因為他們知道賣290萬的東西,實際上的價值是300萬元,可以賺取價差10萬的利益。
股票的買賣,基礎原理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影響買賣的意願

如果大家都很清楚東西的價值,一切資訊都是透明,標出的價格等於本身價值,除了有需求之外,那麼其實很難促成買賣的動機。
除了資訊的不透明,一個公司的資產和價值其實很難評估,每個人認知的價值不同,價格就會不同,交易的價格雙方都覺得對自己有利,那麼就會促成交易。
資訊不透明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情,就上述的例子,假設今年公司預期會賺了1000萬,這間公司的價值應該就會是2000萬(500萬的資產+1500萬的現金)。
但我這個股票持有人(股東),不管世事,當我沒認知到公司今年會賺1000萬元(假設),因為還沒跟客戶收款(1000萬還沒有入帳),我的認知手上股票價值還是300萬。
此時路人甲,要用350萬跟我買手上3張股票,就很爽的賣給他了,現賺50萬。
可是半年後公司扣除成本,真的賺到了1000萬,公司整體價值變成2000萬,那麼握有3/10權利公司的3張股票,這時應該變成2000 * 3 /10 = 600萬的價值。
買股票的路人甲,擁有的3張股票價值已經變成600萬,減掉跟我購買股票成本的350萬,會是:
600萬-350萬=250萬
他老兄賺到了250萬
以上雙方的交易都是雙方合意,都覺得自己賺到錢。
公司也是賺錢,員工也有領到薪水可以養家餬口,大家都是贏家。

資訊不對稱的後面更多的是風險

現實上很多的報酬背面,是冒著風險去下注。
錢入口袋之前,誰都沒有辦法保證什麼,即使錢入了口袋,經營一間公司的各方面問題,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同樣沒人知道,譬如說廠房失火之類的慘案。
延續上面的例子,即使先知道了公司會賺錢,若收帳的時候遇到被客戶倒帳,公司不賺反賠的案例也不是沒發生過,那買股票的350萬元付出,損失價值可能就不只是50萬而已,因為公司的總資產是縮水的。
以上面這麼簡單的原理來解釋,在市場經濟理面,能夠透過資本(資金)獲得報酬,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並非一定要透過勞務的方式主動付出,獲取報酬才是正正當當的管道。
如果你覺得用心力付出什麼,或者在某職位願意承擔什麼,非物質可以量化的方式也獲得報酬。
那麼在經濟市場裡面透過資本利得的方式賺錢,應該要覺得坦然。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的世界!
即使我們所生活在的資本主義世界,也有不少齷齪爛事。
以單純的本質和原理來看,依舊是促進人類發展最強的動力,理解它,多認識它的規則,那麼我們可以參與它的正向循環,一起享受人類美好的勞動果實。

所以股價會上漲下跌

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懂了,股價上漲下跌,背後的意涵最簡單解釋,就是公司的總資產被評估的價值變多,或者變少。
大家獲得的資訊管道和判讀一定會有落差,所以理想的價格上上下下,理所當然不過。
覺得有利益,市場就會出現交易。
然而,加上『時間』的因素,公司的價值評估起來又更困難了,繼續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你覺得每年公司都會賺1000萬以上,公司所在的產業至少有這樣5年的光景,也就是說1000萬*未來5年 + 現在有1000萬的資產,5年後的時間點來看,總計就會是6000萬。
6000萬*3/10 = 1800萬,又有路人乙向原本買股票的路人甲,願意以1200萬購入,你說那個路人甲會不會有可能想賣?
非常有可能啊,同樣也是大家都受益,不過同時也是風險自負,並不是每次買賣,每個人都會有happy ending。

虎斑貓
虎斑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