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疫情增加了多少環境污染?歐盟《一次性塑膠報告》重點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台灣自今年 5 月中疫情再度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如今已屆滿一個月。因為疫情升級,口罩、塑膠手套、醫療用品等一次性塑膠用具的用量又快速提升,再加上各地餐廳外帶、叫外賣、使用網購的次數增加,也使得外帶用、電商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大增。這些防疫新生活,如何改變人類的塑膠使用習慣,進而導致環境影響呢?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日前公佈了「COVID-19 對歐洲環境中一次性塑膠的影響」的報告,顯示:儘管口罩能夠保護人們的生活、一次性塑膠容器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但若不好好回收處理,這些不易分解的塑膠用品不僅會危害生態環境,也可能產生額外的溫室氣體。

疫情再起的台灣,可以以歐洲的統計數據作為參考,除重新思考可行的減塑措施、更好的垃圾管理模式,也能幫助台灣應對未來其他無法預測的流行病或緊急狀況。

口罩和手套需求量大增,歐盟境內產量成長、進口量增加超過一倍

raw-image

由圖表可發現,跟疫情前的口罩進口量相比,疫情爆發後歐盟多進口了 17 萬噸的口罩,超過一倍。這還是歐盟境內的口罩製造商也同樣再增加產量的情況下,進口量就增加了這麼多,換算下來這樣的進口量可供應所有歐洲人每天 0.75 個口罩。

口罩的用量增加是相當合理的,因為各國在疫情爆發後皆陸續實施戴口罩的規定,但塑膠手套的用量不在政府強制規範下也大量成長。在 2020 年的 4 月至 9 月,歐盟進口的塑膠手套也比疫情前的進口量整整增加 8 成,超過 10 萬噸。

這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口罩的塑膠材質跟塑膠手套,對於環境跟氣候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它們從製造到丟棄都與環境相關,包含:原料取得、製造過程、物資運送、垃圾處理與隨地丟棄,都會對環境產生不同影響。

根據調查,人口超過 200 萬的法國有 5% 的人承認他們曾在路上隨手丟掉不用的口罩。這些遭亂丟的口罩除了破壞市容,也可能流入河流、海裡。進入自然環境中的口罩,可能被動物吃下、纏繞在動物身上,也可能分解成更細微的塑膠微粒,破壞自然環境,最終在人們食用海鮮時被吞下肚。

延伸閱讀:疫情升級下,廢棄口罩成為海洋污染新危機

此外,口罩與手套也會造成溫室氣體。以口罩為例,在口罩製造過程中、運送過程中、與回收處理時,一噸的口罩會產生 14-33.5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其中製造跟運送過程佔最大原因(尤其歐洲許多口罩是從中國進口),而歐盟在疫情期間,預估多增加了 240-570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報告中也有提到若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棉質口罩對環境較友善,但就無法提供跟醫療用口罩一樣的保護力。

歐盟塑膠包裝產量持續下降,但塑膠包裝用量因電商、外送大增

由於許多城鎮祭出封城措施,飲食與消費習慣也改變了塑膠包裝的使用。歐洲的外送、外帶、跟網購次數大增,使得包裹、食物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提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境內的塑膠包裝產量卻是減少的。

raw-image

觀察圖表可發現,歐盟的塑膠包裝產量持續下降,而在疫情爆發後更是產量迅速減少,直到 2020 年 10 月,各國陸續解封,塑膠包裝產量才回到疫情前水準。事實上,歐盟的塑膠包裝自 2017 年就逐漸下降(推測是歐盟實施的減塑政策),而在疫情期間更是大減(可能是工廠停工而導致減產),使得塑膠包裝的產量減少了 22.7 萬噸,也讓歐盟在這段期間降低了 77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 2020 年 3-9 月期間,歐洲電商的收入與疫情前相比增加了 16%,包裹遞送服務也達到該年的最新高。根據全世界最大的運輸公司德國郵政集團 DHL 統計,DHL 在 2020 年運送了約 18 億個包裹,比前一年還高出 15%。電商的蓬勃發展也導致了塑膠包裝的用量大增,專家預估,該年 3-9 月期間與之前相比約多消耗了 1.14-1.76 萬噸的塑膠包裝

至於在餐飲產業方面,2020 年 3-8 月期間,餐飲業與疫情前相比營業額減少了 45%,近乎一半。若更詳細分析,可發現因為多數人都遠距工作、上課,路邊攤販這種可以「邊走邊吃」的食物或飲料店家生意變差;而許多餐廳因為轉型成提供外帶或外送服務,則導致一次性的塑膠食物包裝的用量增加。

疫情下,我們該如何減塑?

這次 COVID-19 疫情的經驗,人們發現到要面對未來的更多傳染病或是其他未知的緊急狀況,我們必須要了解更多人類對於一次性塑膠產品的使用。在疫情發生早期,多數的醫療防護用品(如口罩跟手套)的研究都會聚焦在它們的衛生清潔方面或是保護力;但在確認這些醫療用品的保護力後,人們也應該將注意力轉往其他面向,如:這些醫療用品對於環境、氣候、甚至社會的影響

每個人都應該做好垃圾處理的工作,同時政府與企業也應該善用大型組織的資源,提供人們能夠妥善處理垃圾、醫療用品回收的服務。面對未來的潛在疾病或緊急狀況,EEA 也提供了企業、政府、與個人等不同角色可以做的準備。

首先,要降低對環境或氣候的影響,人們應該要進一步研究更多的應變措施,研發並了解:更環保的塑膠用品材質跟設計、如何鼓勵人們使用口罩等醫療用品並避免隨便丟棄、隨地丟棄塑膠用品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研發可重複使用的塑膠用品、一次性塑膠用品的回收方式。

此外,人們也應該要更全面地監督一次性塑膠用品的處理,如:更明確追蹤塑膠用品的製造與消耗、隨手丟棄的狀況。

藉由以上更清楚的研究與監督,政府可以訂定出更好的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規範,以避免環境與氣候影響。以歐盟而言,歐盟便可以透過政策鼓勵大眾改變既有使用習慣、鼓勵企業採取循環經濟模式、並找出更好的回收機制與廢棄物處理管理辦法。

對企業而言,則是需要採取循環經濟的經營模式,如:可重複使用的食品包裝或是包裹包裝、包裝的回收再利用系統、以及回收過程中這些包裝的清理方式,以確保包裝的衛生安全;也可以使用可回收、環境友善的包裝材質,讓包裝在生命週期的最後時也能夠更容易地處理。不過,要讓企業改變現存的經營模式,則需要有更多的誘因促使企業改變。

參考資料

EEA》Impacts of COVID-19 on single-use plastic in Europe’s environment
EEA》COVID-19 in Europe: increased pollution from masks, gloves and other single-use plastics
環境資訊中心》疫情期間增加了多少環境污染? 歐盟一次性塑膠報告出爐

(首圖來源:Photo by Elizabeth McDaniel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本住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前言: 現在不管是在夜市吃東西,還是在商場買任何商品,都會需要塑膠包裝,8550億個塑膠小包裝,這些很難回收的材料,會對地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現在有一種趨勢很多店家會開始拒絕提供包裝服務,接下來我會帶著你們看看兩個店家推出了哪些減塑方案。 舉例 德國漢堡無包裝商店 UNVERPACKT EI
Thumbnail
前言: 現在不管是在夜市吃東西,還是在商場買任何商品,都會需要塑膠包裝,8550億個塑膠小包裝,這些很難回收的材料,會對地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現在有一種趨勢很多店家會開始拒絕提供包裝服務,接下來我會帶著你們看看兩個店家推出了哪些減塑方案。 舉例 德國漢堡無包裝商店 UNVERPACKT EI
Thumbnail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塑戰速決」,旨在喚起人們正視塑料垃圾所帶來的危機。
Thumbnail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塑戰速決」,旨在喚起人們正視塑料垃圾所帶來的危機。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到底我們購買的商品會造成多少的廢棄物呢⁉️ 又是如何製成及回收的呢🤔其實「數位產品護照」都會告訴你哦😍 想了解這一連串的秘密嗎㊙️ 快點動動手指閱覽一下吧🫶🏻
Thumbnail
到底我們購買的商品會造成多少的廢棄物呢⁉️ 又是如何製成及回收的呢🤔其實「數位產品護照」都會告訴你哦😍 想了解這一連串的秘密嗎㊙️ 快點動動手指閱覽一下吧🫶🏻
Thumbnail
地球危機從氣候變遷到物種滅絕,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且持續面臨著人類過度使用的壓力,人造物的快速生產促進了生活的便利,卻也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Thumbnail
地球危機從氣候變遷到物種滅絕,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正在且持續面臨著人類過度使用的壓力,人造物的快速生產促進了生活的便利,卻也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Thumbnail
台灣自今年 5 月中疫情再度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如今已屆滿一個月。因為疫情升級,口罩、塑膠手套、醫療用品等一次性塑膠用具的用量又快速提升,再加上各地餐廳外帶、叫外賣、使用網購的次數增加,也使得外帶用、電商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大增。這些防疫新生活,如何改變人類的塑膠使用習慣,進而導致環境影響呢
Thumbnail
台灣自今年 5 月中疫情再度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如今已屆滿一個月。因為疫情升級,口罩、塑膠手套、醫療用品等一次性塑膠用具的用量又快速提升,再加上各地餐廳外帶、叫外賣、使用網購的次數增加,也使得外帶用、電商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用量大增。這些防疫新生活,如何改變人類的塑膠使用習慣,進而導致環境影響呢
Thumbnail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Thumbnail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Thumbnail
過去一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使得經濟也面臨重大衰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民眾反映人類被迫降低活動量後使得各地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環境的永續和經濟只能是反比嗎?維護環境就絕對無法兼顧經濟嗎? 歐盟的綠色政策 其實,就在2018年,歐盟的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了23%,
Thumbnail
過去一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使得經濟也面臨重大衰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民眾反映人類被迫降低活動量後使得各地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環境的永續和經濟只能是反比嗎?維護環境就絕對無法兼顧經濟嗎? 歐盟的綠色政策 其實,就在2018年,歐盟的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了23%,
Thumbnail
從一月下旬的亞洲,二月中旬的歐洲,三月上旬的美洲,中共病毒(aka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因為大規模的商業行為停止,以及肺炎與呼吸道個相關性,使得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加上空氣污染怎麼加劇肺炎的發生,變成2020上半年大氣科學、空氣污染研究專業的討論焦點。這
Thumbnail
從一月下旬的亞洲,二月中旬的歐洲,三月上旬的美洲,中共病毒(aka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因為大規模的商業行為停止,以及肺炎與呼吸道個相關性,使得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加上空氣污染怎麼加劇肺炎的發生,變成2020上半年大氣科學、空氣污染研究專業的討論焦點。這
Thumbnail
最近BBC的一篇訪問報導透露塑膠袋原先的發明動機,其實是為了替代造成大量森林砍伐、材質脆弱的傳統紙袋。然而人們的消費思維與習慣調適錯誤,而沒有將資源使用效率極高、方便耐用的塑膠製品循環利用,遂累積成如今的環境、生態危機。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塑膠,導入循環經濟的模型呢?
Thumbnail
最近BBC的一篇訪問報導透露塑膠袋原先的發明動機,其實是為了替代造成大量森林砍伐、材質脆弱的傳統紙袋。然而人們的消費思維與習慣調適錯誤,而沒有將資源使用效率極高、方便耐用的塑膠製品循環利用,遂累積成如今的環境、生態危機。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塑膠,導入循環經濟的模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